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以「乍」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2010/09/30 15:43
瀏覽1,485
迴響0
推薦7
引用0

以「乍」為字根衍生的字【國中適用精簡版】

※乍:ㄓㄚˋ找到23則。

(副詞)1.突然。

唐˙白居易˙琵琶行:「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2.初、剛剛。如:「乍暖還寒」、「新來乍到」、「霪雨乍晴」。

○乍暖還寒:ㄓㄚˋ ㄋㄨㄢˇ ㄏㄨㄢˊ ㄏㄢˊ氣候冷熱不定,忽冷忽熱。

宋˙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詞:「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新來乍到:ㄒㄧㄣ ㄌㄞˊ ㄓㄚˋ ㄉㄠˋ剛到一個地方。

金瓶梅˙第四十回:「好大膽丫頭!新來乍到,就恁少條失教的,大剌剌對著主子坐著。」

紅樓夢˙第九十九回:「老爺最聖明的,我們新來乍到,又不與別位老爺很來往,誰肯送信?」

3.暫時。

4.怎、哪。

(動詞)5.因害怕而顫抖。

6.壯著、放大。

參看:與「乍」有關的詞語

http://blog.udn.com/ku0315ku/4455372

 

※詐:找到64則。

()ㄓㄚˋ(動詞)1.欺騙、騙取。如:「詐騙」、「敲詐」。

○詐騙:ㄓㄚˋ ㄆㄧㄢˋ欺詐騙取。=棍騙、欺詐、欺騙。

如:「報上不時可見金光黨詐騙他人財物的消息。」

○敲詐:ㄑㄧㄠ ㄓㄚˋ假借事端或利用時機,用恐嚇的方法,勒索他人財物。=訛詐、欺詐、誆騙。

2.作假、偽裝。如:「詐降」。

○詐降:ㄓㄚˋ ㄒㄧㄤˊ假裝投降。

(形容詞)3.狡猾、虛偽。如:「奸詐」、「狡詐」、「詭詐」。

○奸詐:ㄐㄧㄢ ㄓㄚˋ虛偽詭詐。亦作「姦詐」。=刁猾、巧詐、奸巧、奸滑、奸險、狡猾、險詐、陰險、嚚猾←→赤誠、老實、忠實、誠懇、誠實。

○狡詐:ㄐㄧㄠˇ ㄓㄚˋ狡猾奸詐。←→老實、憨厚、忠實、誠懇。

○詭詐:ㄍㄨㄟˇ ㄓㄚˋ狡猾奸詐。

(副詞)4.忽然。通「乍」。

 ()ㄓㄚˇ(動詞)5.用言語試探他人。如:「他拿話詐我。」

參看:與「詐」有關的詞語

http://blog.udn.com/ku0315ku/4398570

 

※炸:找到42則。(動詞)

(一)ㄓㄚˋ1.用火藥、炸彈等進行爆破。如:「炸山」。

2.東西爆裂。如:「爆炸」、「熱水瓶突然炸了!」

3.突然發怒、生氣。如:「他聽見這話,登時炸了。」

(二)ㄓㄚˊ4.一種烹飪方法。把食物投入多量的沸油中,直至外皮成金黃色即可撈起。

參看:與「炸」有關的詞語

http://blog.udn.com/ku0315ku/4438902

 

※蚱:ㄓㄚˋ見「蚱蜢」、「蚱蟬」等條。

○蚱蜢:ㄓㄚˋ ㄇㄥˇ蝗蟲的俗稱。見「蝗蟲」條。

○蚱蟬:ㄓㄚˋ ㄔㄢˊ動物名。昆蟲綱蟬科。體長約四公分,色黑,翅膀透明。夏天早上始鳴,其聲直而長。喜歡棲息在橘子樹上。

○螞蚱:ㄇㄚˋ ˙ㄓㄚ(1)動物名。蝗類,節肢動物昆蟲綱。亦作「馬札」。

(2)北平方言。指蝗蟲,北方有人將其油炸,當成食品。

 

※咋:(一)ㄓㄚˋ(副詞)1.突然、忽然。

○咋唶:ㄓㄚˋ ㄐㄧㄝˋ(1)極短的時間。

(2)吵雜的聲音。

(動詞)2.爆發、激怒。

○嘵咋:ㄒㄧㄠ ㄓㄚˋ恐嚇。

(二)ㄗㄜˊ(副詞)3.大聲的。

○咋呼:ㄗㄜˊ ㄏㄨ 北平方言。指吆喝、虛張聲勢。

(動詞)4.囓、咬。

○咋舌:ㄗㄜˊ ㄕㄜˊ嚼咬舌頭。形容因害怕、悔恨而說不出話的樣子。=驚歎、齰舌。

 

※窄:(語音)ㄓㄞˇ(讀音)ㄗㄜˊ找到31則。(形容詞)

1.狹小的。如:「狹窄」、「窄小」。

○狹窄:ㄒㄧㄚˊ ㄓㄞˇ(1)寬度窄小。=狹小、狹隘、窄小←→宏大、空曠、寬敞、寬廣、寬闊、軒敞、遼闊、廣泛、廣闊。

三國志˙卷十八˙魏書˙李典傳:「賊無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狹窄,草木深,不可追也。」

(2)心胸狹小、眼光短淺。=狹小、狹隘、窄小←→宏大、空曠、寬敞、寬廣、寬闊、軒敞、遼闊、廣泛、廣闊。

如:「他的心胸狹窄,目光如豆,處理事情總是見樹不見林,不能顧到全局。」

2.窘迫的。

宋˙蘇軾˙雨後行菜圃詩:「艱難生理窄,一味敢專饗。」

參看:與「窄」有關的詞語

http://blog.udn.com/ku0315ku/4439488

 

※怎:ㄗㄣˇ(又音)ㄗㄜˇ找到21則。

(副詞)如何。表疑問、詢問之意。如:「怎麼」、「怎說」、「怎想」。

宋˙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詞:「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參看:與「怎」有關的詞語

http://blog.udn.com/ku0315ku/4453489

 

※舴:ㄗㄜˊ見「舴艋」條。

○舴艋:ㄗㄜˊ ㄇㄥˇ小船。或稱為「舴艋舟」。

唐˙張志和˙漁父˙霅溪灣裡釣魚翁詞:「霅溪灣裡釣魚翁,舴艋為家西復東。」

宋˙李清照˙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詞:「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酢:(一)ㄗㄨㄛˋ(動詞)1.客人以酒回敬主人。如:「酬酢」。

○酬酢:ㄔㄡˊ ㄗㄨㄛˋ筵席中主客互相敬酒。後泛指交際應酬。=交際、應酬。

○一酬一酢:ㄧ ㄔㄡˊ ㄧ ㄗㄨㄛˋ指一來一往的互相敬酒。酬,向客人敬酒。酢,向主人敬酒。

2.應答。

宋˙陸游˙書感詩:「對客輒坐睡,有問莫能酢。」

[辨似]「酢」與「醋」音同義近,然今多將「酢」作為「酬酢」用字,「醋」作為「醋酸」用字,音義已分。若究其源,說文解字:「酢,(+)也。」正為今之醋酸義;說文解字:「醋,客酌主人也。」正為今之酬酢義,本義與今用恰好相反。本辭典於二字下,兩種音義都收,讀者參考時,可各依文獻及今日習慣分別用之。

(二)ㄘㄨˋ(名詞)3.用酒發酵或以米、麥、高粱等釀製而成的酸味液體。

說文解字:「酢,(酉+僉)也。」

隋書˙卷七十四˙酷吏傳˙崔弘度傳:「寧飲三升酢,不見崔弘度。寧茹三升艾,不逢屈突蓋。」

新唐書˙卷八十六˙薛舉傳:「取富人倒縣,以酢注鼻,或杙ㄧˋ其隱,以求財。」

(形容詞)4.酸的。

北周˙庾信˙小園賦:「棗酸梨酢,桃榹ㄙ李薁ㄩˋ。」

元˙王禎˙農書˙梅杏:「杏類梅者,味酢;類桃者,味甘。」

○梅酢:ㄇㄟˊ ㄘㄨˋ梅子加鹽後所產生的流汁。製梅乾時,梅子浸泡二至四週後產生的黃色汁液,即白梅酢;加紅紫蘇葉,則成紅色,即紅梅酢。

○酢敗:ㄘㄨˋ ㄅㄞˋ酒味變酸而敗壞。

宋˙君房˙雲笈七籤˙卷一○八˙酒客:「酒客,梁市上酒家人也。作酒常美,售日得萬錢。有過而逐之,主人酒常酢敗。」

○酢漿草:ㄘㄨˋ ㄐㄧㄤ ㄘㄠˇ植物名。酢漿草科酢漿草屬,多年生匍匐性草本。生原野,小葉三片呈三角形,有長柄,花淡黃色,實為蒴果,熟則綻裂,飛散種子。因莖葉皆有酸味,亦稱為「酸漿」、「鹽酸草」。酢於此義當音ㄘㄨˋ,今俗多混讀為ㄗㄨㄛˋ,見「酢」條。

 

※作:找到649則。()ㄗㄨㄛˋ ()ㄗㄨㄛ ()ㄗㄨㄛˊ

()ㄗㄨㄛˋ1.興起、振起。說文解字:「作,起也。」如:「興風作浪」。

2.造就、培育。如:「天作之合」。

3.創作。如:「寫作」、「作畫」、「作詩」。

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4.進行、舉行。如:「作戰」、「作簡報」。

5.為、當。如:「認賊作父」。

6.假裝。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7.進行某事。同「做」。如::「作事」、「作媒」、「作證」。

8.成為。同「做」。如:「作人」、「作官」。

9.製造。唐.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10.事業。如:「工作」。

11.詩文書畫與藝術品稱為「作」。如:「名作」、「佳作」、「傑作」。

()ㄗㄨㄛ12.工人、工匠。如:「木作」、「石作」、「瓦作」。

13.製作某些工藝作品的場所。如:「作坊」。

14.招惹、自找。如:「自作自受」。

()ㄗㄨㄛˊ15.見「作摩」、「作料」。

○作摩:(1)仔細思量。如:「讓我好好作摩作摩再說吧!」

(2)北平方言。指暗中算計。如:「他平時笑臉迎人,卻常暗地裡作摩他人。」

○作料:食物的調味材料。如鹽、醋、醬油等。

參看:【字義析辨】作

http://blog.udn.com/ku0315ku/4397479

 

※怍:ㄗㄨㄛˋ(動詞)1.慚愧。如:「愧怍」。

孟子˙盡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2.面色改變。

○愧怍:ㄎㄨㄟˋ ㄗㄨㄛˋ慚愧。

○慚怍:ㄘㄢˊ ㄗㄨㄛˋ慚愧。

○不愧不怍:ㄅㄨˋ ㄎㄨㄟˋ ㄅㄨˋ ㄗㄨㄛˋ行事光明正大,問心無愧。

語本孟子˙盡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如:「我今天做事,不愧不怍,任誰來調查我都不怕!」

○愧汗怍人:ㄎㄨㄟˋ ㄏㄢˋ ㄗㄨㄛˋ ㄖㄣˊ慚愧、羞於做人。=無地自容。

如:「白日塵心濁念,午夜自省,不免愧汗怍人。」

 

※祚:ㄗㄨㄛˋ找到20則。

(名詞)1.福氣。

文選˙李密˙陳情表:「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門衰祚薄:ㄇㄣˊ ㄕㄨㄞ ㄗㄨㄛˋ ㄅㄛˊ門庭衰微,福祚淺薄。

文選˙李密˙陳情表:「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唐˙陳子昂˙為人陳情表:「臣門衰祚薄,少遭險釁。行年三歲,嚴父早亡。」

2.君位。

3.年歲。

三國˙魏˙曹植˙正會詩:「初歲元祚,吉日惟良。」

(動詞)4.福佑。

文選˙張衡˙東京賦:「神歆馨而顧德,祚靈主以元吉。」

5.獎賞。

 

※阼:ㄗㄨㄛˋ(名詞)1.古代廳堂前東面的臺階,為主人迎接賓客的地方。

唐˙杜甫˙朝享太廟賦:「階有賓阼,帳有甲乙。」

2.帝位、王位。如:「踐阼」。

3.祭肉。通「胙」。

○阼階:ㄗㄨㄛˋ ㄐㄧㄝ東階,主人立此接待賓客。

○踐阼:ㄐㄧㄢˋ ㄗㄨㄛˋ指即帝位。踐,履踏。阼,阼階、主階。亦作「踐祚」。

 

※胙:ㄗㄨㄛˋ(名詞)1.祭祀所用的肉。說文解字:「胙,祭福肉也。」

(動詞)2.降福。

3.酬答。左傳˙隱公八年:「胙之土而命之氏。」

○世胙:ㄕˋ ㄗㄨㄛˋ(1)世代封官作為酬報。

(2)世代相傳的王位。「胙」文獻異文作「祚」。

○胙肉:ㄗㄨㄛˋ ㄖㄡˋ祭拜鬼神用的牲肉。

○分茅胙土:ㄈㄣ ㄇㄠˊ ㄗㄨㄛˋ ㄊㄨˇ古時天子分封諸侯,用白茅包些土給他,表示分封土地。=裂土分茅。

 

※昨:ㄗㄨㄛˊ(名詞)1.前一天。

2.以往、過去。同「昔」。如:「今是昨非」。

○今是昨非:ㄐㄧㄣ ㄕˋ ㄗㄨㄛˊ ㄈㄟ現在對,而過去錯了。含有悔悟之意。亦作「昨非今是」。=頓悟前非。

語本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寔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宋˙辛棄疾˙新年團拜後和主敬韻並呈雪平詩:「今是昨非當謂夢,富妍貧醜各為容。」

元˙劉志淵˙聲聲慢˙癭除人我詞:「癭除人我,冰冷高低,喚惺今是昨非。」

(形容詞)前一天的。如:「昨夜」。

○昨夜:ㄗㄨㄛˊ ㄧㄝˋ昨天晚上。

參看:與「昨」有關的詞語

http://blog.udn.com/ku0315ku/4395250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語言
自訂分類:字根詞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