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嗔』、『闐』有關的詞語
與『嗔』有關的詞語
※嗔:ㄔㄣ(動詞)1.生氣、發怒。如:「嗔怒」。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丞相見長豫輒喜,見敬豫輒嗔。」
2.責怪、埋怨。
唐˙李賀˙野歌:「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
紅樓夢˙第三十二回:「恐怕你的林妹妹聽見,又怪嗔我贊了寶姐姐。」
○嗔色:ㄔㄣ ㄙㄜˋ不滿的臉色。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三:「只見那婆子一聞此言,便有些嗔色。」
○嗔忿:ㄔㄣ ㄈㄣˋ氣憤惱怒。
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一折:「但願得哥哥嫂嫂休嗔忿,為甚麼單罵著我,你敢是錯怨了人。」
水滸傳˙第六回:「看見智深嗔忿的出來,指著老和尚。」
○嗔責:ㄔㄣ ㄗㄜˊ因氣憤而責怪。
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劉荊州並無嗔責之意,外人之言,未可輕信。」
○嗔睨:ㄔㄣ ㄋㄧˋ因生氣而側目斜視。如:「誰惹他這樣暴跳如雷,嗔睨眾人?」
○嗔怒:ㄔㄣ ㄋㄨˋ發怒。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齊吏部侍郎房文烈,未嘗嗔怒。」
三國演義˙第四十回:「若入見主公,主公必生嗔怒,病將轉增,非孝也。」
○嗔怪:ㄔㄣ ㄍㄨㄞˋ責怪。
唐˙顧況˙田家詩:「縣帖取社長,嗔怪見官遲。」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老爺一向奉道虔誠,而今有些懈怠,恐怕神天嗔怪。」
○嗔詬:ㄔㄣ ㄍㄡˋ怒罵。
元˙馬祖常˙寄六弟元德宰束鹿詩:「汝素謹禮法,口未見嗔詬。」
○嗔喝:ㄔㄣ ㄏㄜˋ怒斥呵止。
唐˙杜甫˙北征詩:「問事競挽鬚,誰能即嗔喝。」
○嬌嗔:ㄐㄧㄠ ㄔㄣ女子撒嬌,假裝生氣的樣子。
紅樓夢˙第二十一回:「寶玉見他嬌嗔滿面,情不可禁。」
○嗔道:ㄔㄣ ㄉㄠˋ難怪、怪不得。
金瓶梅˙第三十九回:「嗔道孩子成日恁啾啾唧唧的,原來都這願心壓的他!此是你幹的營生?」
○立眉嗔目:ㄌㄧˋ ㄇㄟˊ ㄔㄣ ㄇㄨˋ豎眉瞪眼。形容非常的憤怒、生氣。
紅樓夢˙第七回:「鳳姐聽了,連忙立眉嗔目斷喝道。」
○回嗔作喜:ㄏㄨㄟˊ ㄔㄣ ㄗㄨㄛˋ ㄒㄧˇ由生氣轉為高興。
元˙關漢卿˙謝天香˙第四折:「使老夫見賢思齊,回嗔作喜。」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那客人回嗔作喜,稱謝一聲望著渡口去了。」
○宜喜宜嗔:ㄧˊ ㄒㄧˇ ㄧˊ ㄔㄣ形容面貌不論喜樂或發怒都很美麗。亦作「宜嗔宜喜」。
明˙馮夢龍˙挂枝兒˙愛:「愛你打我的手勢兒嬌,還愛你宜喜宜嗔也,嗔我時越覺得好。」
○宜嗔宜喜:ㄧˊ ㄔㄣ ㄧˊ ㄒㄧˇ形容面貌不論喜樂或發怒都很美麗。亦作「宜喜宜嗔」。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呀,誰想著寺裡遇神仙!我見他宜嗔宜喜春風面,偏、宜貼翠花鈿。」
○雷嗔電怒:ㄌㄟˊ ㄔㄣ ㄉㄧㄢˋ ㄋㄨˋ比喻盛怒。
紅樓夢˙第七十七回:「如今且說寶玉,只當
○薄面含嗔:ㄅㄛˊ ㄇㄧㄢˋ ㄏㄢˊ ㄔㄣ形容女子嬌羞中面色微怒的樣子。
紅樓夢˙第二十三回:「微腮帶怒,薄面含嗔。」
○嗔拳不打笑面:ㄔㄣ ㄑㄩㄢˊ ㄅㄨˋ ㄉㄚˇ ㄒㄧㄠˋ ㄇㄧㄢˋ(諺語)無論如何嗔怒,也不打笑臉相迎的人。或作「強拳不打笑臉」。
金瓶梅˙第九十六回:「他年少這般貧寒,你只顧打他怎的?自古嗔拳不打笑面。」
與『闐』有關的詞語
※闐:ㄊㄧㄢˊ(動詞)1.充塞、充滿。
史記˙卷一二○˙鄭當時傳:「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
(形容詞)2.見「闐闐」條。
○闐闐:ㄊㄧㄢˊ ㄊㄧㄢˊ本形容車馬隊伍聲勢浩大。亦可比喻為盛大的樣子。
詩經˙小雅˙采芑:「伐鼓淵淵,振旅闐闐。」
文選.左思˙蜀都賦:「車馬雷駭,轟轟闐闐。」
唐˙薛逢˙上白相公啟:「飛龍在天,雲雨闐闐。」
○于闐:ㄩˊ ㄊㄧㄢˊ(1)地名。位於新疆省南部,瀕克里雅河西岸。為南疆綠洲之一,有漢、回兩城,回城較繁榮。
(2)國名。位於今新疆和闐縣一帶,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或作「于寘」。
○喧闐:ㄒㄩㄢ ㄊㄧㄢˊ形容聲音大得震天。亦作「喧天」。←→寧靜。
清˙王鵬運˙沁園春˙詞汝來前詞:「長安陌,聽喧闐簫鼓,良夜何其?」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一夜人聲嘈雜,語笑喧闐,爆竹起火,絡繹不絕。」
○語笑喧闐:ㄩˇ ㄒㄧㄠˋ ㄒㄩㄢ ㄊㄧㄢˊ言語喧笑的聲音大而雜亂。亦作「語笑喧呼」、「語笑喧譁」。
○駢闐:ㄆㄧㄢˊ ㄊㄧㄢˊ(1)連屬聚集。亦作「駢田」、「駢填」。
唐˙李白˙明堂賦:「哤聒乎區寓,駢闐乎闕外。」
洛陽伽藍記˙卷四˙城西永明寺:「庭列脩竹,簷拂高松,奇花異草,駢闐階砌。」
(2)車馬連結,並行而進。
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芳草地,有香車寶馬駢闐來許。」
○車馬駢闐:ㄔㄜ ㄇㄚˇ ㄆㄧㄢˊ ㄊㄧㄢˊ形容車馬眾多,非常熱鬧的樣子。
唐˙楊˙晦日藥園詩序:「衣冠雜沓,出城闕而盤游;車馬駢闐,俯河濱而帳飲。」
初刻拍案驚奇˙卷七:「玄宗閃開龍目,只見燈影連亙數十里,車馬駢闐,士女紛雜,果然與京師無異。」
○闐咽:ㄊㄧㄢˊ ㄧㄝˋ熱鬧、喧譁。亦作「填咽」。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人物闐咽,鐘鼓諠譁,不絕十數里。」
聊齋志異˙卷一˙嬌娜:「鼓吹闐咽,塵落漫飛。」
○人物闐咽:ㄖㄣˊ ㄨˋㄊㄧㄢˊ ㄧㄝˋ形容人多氣盛,聲音喧雜。
○闐然:ㄊㄧㄢˊ ㄖㄢˊ強壯的樣子。
明˙方孝儒˙指喻:「
○闐溢:ㄊㄧㄢˊ ㄧˋ充滿。
韓詩外傳˙卷一:「賢者不然,精氣闐溢,而後傷時不可過也。」
○和闐玉:ㄏㄜˊ ㄊㄧㄢˊ ㄩˋ崑崙山北麓和闐所產的美玉。
○和闐語:ㄏㄜˊㄊㄧㄢˊ ㄩˇ古和闐國人所操的語言,屬於印歐語系伊朗語族。二十世紀初在中亞發現相關文獻、殘卷後,經歐洲學者考證,才略知其梗概。
○和闐縣:ㄏㄜˊ ㄊㄧㄢˊ ㄒㄧㄢˋ縣名。位於新疆省,瀕和闐河,地處絲路的要衝,自古即以產良玉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