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三、四有關的詞語 直接點標題可閱讀全文!
《前言》請問你認識以下這些成語嗎?三妻四妾、三從四德、三催四請、不三不四、丟三落四、拉三扯四、低三下四、顛三倒四、挑三揀四、推三阻四、說三道四、張三李四、橫三豎四、朝三暮四……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與三、四有關的詞語】?
看完本文後,相信你一定會增長幾分見識!
○三三四四:猶三三兩兩。形容人數不多。漢.王延壽《夢賦》:「爾乃三三四四,相隨踉□(足+旁)而歷僻。」
○三反四覆:指反覆無常。
○三瓦四舍:ㄙㄢ ㄨㄚˇ ㄙˋ ㄕㄜˋ宋元時城市中的妓院及各種娛樂場所。蕩寇志˙第三回:「你不曉得,她是清白人家女兒,那肯同那三瓦四舍的奉迎。」=三瓦兩舍。
○三求四告:指再三求告。
○三男四女:ㄙㄢ ㄋㄢˊ ㄙˋ ㄋㄩˇ形容兒女之多。精忠岳傳˙第七回:「我掙了一份大家私,又沒有三男四女,只得這個孩兒,若得他一舉成名,祖宗面上,也有些光彩。」=三男兩女。
○三朋四友:ㄙㄢ ㄆㄥˊ ㄙˋ ㄧㄡˇ各種類型、階層的朋友。泛指各種朋友。警世通言˙卷二十三˙樂小舍生覓偶:「原來臨安有這個風俗,但凡湖船,任從客便,或三朋四友,或帶子攜妻,不擇男女,各自去占個座頭,飲酒觀山,隨意取樂。」通俗常言疏證˙交際˙三朋四友引病玉緣劇:「他們三朋四友,引他遊耍花街柳巷,纔遇了此疾也。」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五:「常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自有一班無賴子弟,三朋四友,和他擎鷹放鷂,駕犬馳馬,射獵打生為樂。」(賈平凹《笑口常開》):大學畢業,年屆三十,婚姻難就,累得三朋四友八方搭線,但一次一次介紹終未能成就。
○三長四短:1.特指人的死亡。=三長兩短。2.猶閒話,壞話。
○三更四鼓:ㄙㄢ ㄍㄥ ㄙˋ ㄍㄨˇ深夜。儒林外史˙第十六回:「這念文章的是他第二個兒子匡迥,每日念到三更四鼓。」
○三房四妾:ㄙㄢ ㄈㄤˊ ㄙˋ ㄑㄧㄝˋ妻妾眾多。紅樓夢˙第四十六回:「大家子三房四妾的也多,偏咱們就使不得。」
○三妻四妾:ㄙㄢ ㄑㄧ ㄙˋ ㄑㄧㄝˋ形容妻妾眾多的意思。通俗常言疏證˙家族˙三妻四妾引風箏誤劇:「自古道:『娶妻娶德,娶妾娶色。』娶進門來,若果然容貌不濟,你做狀元的,三妻四妾,任憑再娶。」◎在今天,男人三妻四妾是可恥的事,還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三病四痛:ㄙㄢ ㄅㄧ ㄥˋ ㄙˋ ㄊㄨㄥˋ多病苦。指病痛很多。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又怕他三病四痛,日夜焦勞。」
○三清四白:指非常清白。
○三從四德:ㄙㄢ ㄘㄨㄥˊ ㄙˋ ㄉㄜˊ指舊時社會婦女所應具備的德性。封建禮教束縛婦女的道德標準之一。用以說明舊禮教中婦女的道德規範。三從指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儀禮‧喪服‧子夏傳》:「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周禮‧天官》:「九嬪掌婦學之法,以九教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三貞九烈、四德三從。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待裝個老實學三從四德,爭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端的是哪裡是三梢末尾?」(元‧無名氏《隔江鬥智》第三折)從來不出閨門裡,羞答答怎便將男兒細窺,則我這三從四德幼閑習,既嫁雞須逐他雞。紅樓夢˙第四十七回:「我聽見你替你老爺說媒來了。你倒也三從四德的,只是這賢惠也太過了。」◎在男女不平等的時代裡,婦女深受三從四德的道德規範所束縛,很難有自由發展的空間。
○三催四請:ㄙㄢ ㄘㄨㄟ ㄙˋ ㄑㄧㄥˇ屢次的催請。◎我親自跑了好幾趟,三催四請,他仍然不願來。
○三零四散:ㄙㄢ ㄌㄧㄥˊ ㄙˋ ㄙㄢˋ零落、分散。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正遇著范賊一枝游兵,劫奪行李財帛,將人口迫得三零四散。」
○三番四復:ㄙㄢ ㄈㄢ ㄙˋ ㄈㄨˋ1.屢次、多次。◎他三番四復的造訪,只為改變你的心意。2.反覆無常、變化不定。◎他為人三番四復,猶豫不決,和他合作挺累的。
○三通四流:ㄙㄢ ㄊㄨㄥ ㄙˋ ㄌㄧㄡˊ大陸地區對臺灣海峽兩岸的通郵、通航、通商及經濟、科學、文化、體育等方面的交流。
○三親四眷:ㄙㄢ ㄑㄧㄣ ㄙˋ ㄐㄩㄢˋ泛指眾親戚。警世通言˙卷三十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次日真個到三親四眷家去了一巡。」=三親六眷。
○三請四喚:ㄙㄢ ㄑㄧㄥˇ ㄙˋ ㄏㄨㄢˋ再三邀請。醒世恆言˙卷十五˙赫大卿遺恨鴛鴦絛:「也少不得三請四喚,等得你個不耐煩,方纔出來。」
○不三不四:ㄅㄨˋ ㄙㄢ ㄅㄨˋ ㄙˋ不像樣、不正派,來歷不明。指不像樣子、不正經或不成道理。=不正經、不三不二、不倫不類、非驢非馬、沒三沒四←→人模人樣、正大光明、正正經經、堂堂正正。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回:「這夥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來,莫不要攧洒家。」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拋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喫。」◎這都是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你千萬不要和他們混在一起。
○巴三覽四:ㄅㄚ ㄙㄢ ㄌㄢˇ ㄙˋ說話東拉西扯,指東話西。比喻說話拉扯,沒有中心。元‧蕭德祥(無名氏)《殺狗勸夫˙第四折》:「我說的丁一確二,你說的巴三覽四,使不著你癩骨頑皮。」
○巴三攬四:形容說話東拉西扯。◎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四折:「我說的丁一確二,你說的巴三攬四。」
○半三不四:ㄅㄢˋ ㄙㄢ ㄅㄨˋ ㄙˋ形容失魂落魄,無精打采的樣子。指心神不定,無精打采。《西湖二集˙卷五.李鳳娘酷妒遭天譴》:「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就在我身邊,也是半三不四。」
○丟三拉四:形容做事馬虎粗心,不是丟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丟三落四。劉白羽《一個溫暖的雪夜》:「老是這樣死活不顧,老是這樣丟三拉四,這毛病什麼時候能改改!」
○丟三忘四:ㄉㄧㄡ ㄙㄢ ㄨㄤˋ ㄙˋ形容做事馬虎粗心,不是丟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三、四:在此泛指物件。=丟三落四←→見面不忘、過目不忘。曹雪芹‧《紅樓夢》第七二回:「我如今竟糊塗了!丟三忘四,惹人抱怨,竟不大像先了。」劉克《央金》:她經常丟三忘四,打壞東西,青稞在鍋裡炒糊了,牛乳擠不乾淨,甚至割著草會把刀丟了。◎歲月不饒人,無論你有多強的記憶力,一上了年紀,就不免丟三忘四,錯二落三的。。
○丟三落四:ㄉㄧㄡ ㄙㄢ ㄌㄚˋ ㄙˋ形容(人因為)做事馬虎粗心(或健忘),不是丟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七回:「「咱們家沒人,俗話說的:『笨雀兒先飛』,省的臨時丟三落四的不齊全,令人笑話。」=丟三忘四。
○你三我四:ㄋㄧˇ ㄙㄢ ㄨㄛˇ ㄙˋ議論紛紛。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眾人不進去的,個個伸頭縮頸,你三我四,說道:『有此異事!』」
○求三拜四;ㄑㄧㄡˊ ㄙㄢ ㄅㄞˋ ㄙˋ四處請人幫忙。紅樓夢˙第一○○回:「媽媽和二哥哥也算不得不盡心的了;花了銀錢不算,自己還求三拜四的謀幹。」
○再三再四:ㄗㄞˋ ㄙㄢ ㄗㄞˋ ㄙˋ屢次,一次又一次。元˙范康˙竹葉舟˙第二折:「今日我這道友,再三再四的度脫你出家,你則不省悟。」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你不謝他,我怎麼回他呢?況且他再三再四的和我說了,若沒謝的,不許我給你呢?」=再四、再三。
○吆三喝四:ㄧㄠ ㄙㄢ ㄏㄜˋ ㄙˋ形容聲音嘈雜。◎小販叫賣聲,野臺戲怒罵聲,吆三喝四的,人人自得其樂。
○扯三拉四:ㄔㄜˇ ㄙㄢ ㄌㄚ ㄙˋ東拉西扯的隨便說說。◎他講到最後,扯三拉四,偏離了主題。
○拉三扯四:ㄌㄚ ㄙㄢ ㄔㄜˇ ㄙˋ談話或論議時,胡亂牽扯無關的人和事。程乙本紅樓夢˙第四十六回:「願意不願意,你也好說,犯不著拉三扯四的。」九命奇冤˙第四回:「宗孔起來,只是拉三扯四的閑談。」
○言三語四:ㄧㄢˊ ㄙㄢ ㄩˇ ㄙˋ胡言亂語,信口批評。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言、語:說、講。=信口雌黃、語四言三。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小生欲待要不去,懸心掛意,怎生撇得?欲待要去呵,又惹的人言三語四,使人惶恐,好兩難也呵!」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九:「那牢中人來索常例錢、油火錢,虧得縣宰曾分付過,不許難為他,不致動手動腳,卻也言三語四,絮聒得不好聽。」紅樓夢˙第六十九回:「除了平兒,眾丫頭媳婦無不言三語四,指桑說槐,暗相譏刺。」
○東三西四:ㄉㄨㄥ ㄙㄢ ㄒㄧ ㄙˋ假藉各種理由加以推托。醒世恆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別件事,或者有些東扯西拽,東掩西遮,東三西四,不容易說話。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
○狂三詐四:ㄎㄨㄤˊ ㄙㄢ ㄓㄚˋ ㄙˋ一味欺詐。指多方詐騙。狂,誆的假借,誆騙。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九回:「我們老太太最是惜老憐貧的,比不得那個狂三詐四的那些人。」
○怕三怕四:ㄆㄚˋ ㄙㄢ ㄆㄚˋ ㄙˋ形容顧慮重重,膽小怕事。◎難得請你幫一次忙,你卻這樣怕三怕四、東推西阻的,真叫人失望。
○沒三沒四:ㄇㄟˊ ㄙㄢ ㄇㄟˊ ㄙˋ=不正派、不像樣。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一:「有幾個沒三沒四幫閒的,專一在街上尋些空頭事過日子。」=不三不二、不三不四。
○低三下四:ㄉㄧ ㄙㄢ ㄒㄧㄚˋ ㄙˋ1.地位卑微低賤。意謂低人一等。形容態度卑賤低下,也指工作性質卑賤低下,也形容卑躬屈膝毫無骨氣的樣子。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麼低三下四的人家!」2.卑恭屈膝討好他人的樣子。紅樓夢˙第一○一回:「我們家的事少不得我低三下四的求你了,省的帶累別人受氣,背地裡罵我!」←→不亢不卑、不卑不亢、自高自大、高人一等、高傲自大、妄自尊大、昂首望天、傲睨萬物。
○差三錯四:ㄔㄚ ㄙㄢ ㄘㄨㄛˋ ㄙˋ顛倒不實。顛倒錯亂。意謂以三為四,又把四說成三。形容差錯很多或虛假不實。形容把別人的言論或事情故意顛倒錯亂,以利自己。=顛倒是非、混淆黑白、攪亂事實←→丁一卯二、丁一確二、丁卯不亂。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這小廝本說的丁一確二,這婆子生扭做差三錯四。」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要說個丁一卯二,不許你差三錯四。」◎他已把話說得很明白了,你就不要在此差三錯四,趁早離開吧!
○查三訪四:ㄔㄚˊ ㄙㄢ ㄈㄤˇ ㄙˋ四處探訪查看。紅樓夢˙第七十二回:「饒這樣,天天還是查三訪四,自己再不肯看破些,且養身子。」
○呼三喝四:ㄏㄨ ㄙㄢ ㄏㄜˋ ㄙˋ划拳時的喧鬧聲。泛指高聲喧嘩。紅樓夢˙第六十二回:「這些人因
○欺三瞞四:ㄑㄧ ㄙㄢ ㄇㄢˊ ㄙˋ一再隱瞞實情欺騙他人。醒世恆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大罵尤辰無理,做這等欺三瞞四的媒人,說騙人家女兒。」
○遮三瞞四:說話、做事多方掩飾,不爽快。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三回:「昨夜怎麼他兩個一同出來,你且告訴了我,我自有主意,可不要遮三瞞四的。」
○重三迭四:形容多次重複。
○重三疊四:ㄔㄨㄥˊ ㄙㄢ ㄉㄧㄝˊ ㄙˋ形容多次的重複。宋.朱熹《朱子語類輯略》˙卷六(卷一百一十八)˙訓門人:「經書中所言,只是這一個道理,都重三疊四說,在裡只是許多頭面出來。」卷一百一十二:「本朝建官重三疊四,多少勞擾!此須大有為後痛更革之。」
○牽三掛四:ㄑㄧㄢ ㄙㄢ ㄍㄨㄚˋ ㄙˋ東拉西扯些無關緊要的事。紅樓夢˙第四十六回:「願意不願意,你也好說,不犯著牽三掛四的。」=牽三扯四。
○倒三顛四:ㄉㄠˇ ㄙㄢ ㄉㄧㄢ ㄙˋ形容混亂沒有條理(言行無條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翻來覆去。=低首下心、低聲下氣、俯首帖耳、卑躬屈膝、顛三倒四。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八十五(六)回:「五娘你信我奶奶,倒三顛四的!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場,瞞上不瞞下,你老人家拿出箱子來,揀上色的包與他兩套。」◎認為為別人服務是低三下四的事,那就大錯特錯了。◎為人要有骨氣,大可不必因為微薄薪俸,就低三下四去求別人。
○顛三倒四:ㄉㄧㄢ ㄙㄢ ㄉㄠˇ ㄙˋ形容混亂沒有條理或神志不清、翻來覆去。形容說話做事錯雜紊亂。三、四:表示雜亂。=七顛八倒、倒三顛四、倒四顛三、語無倫次、顛倒錯亂、雜亂無章、亂七八糟←→井然有序、有條不紊、有條有理、錯落有致。蕩寇志˙第十二回:「那劉母口裡不住的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佛國有緣,佛法相因,常樂我靜,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灰塵,顛三倒四價念那高王經。」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十四回:「連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顛三倒四,坐臥不安。」◎奶奶年歲大了,做起事來常常是顛三倒四的。
○捱三頂四:ㄞˊ ㄙㄢ ㄉㄧㄥˇ ㄙˋ形容人多擁擠,接連不斷。《平妖傳》˙第四回:「半仙到柵欄門首下馬,也不進宅,逕在堂中站著,眾人捱三頂四,簇擁將來,一個個伸出手來,求太醫看脈。」=捱三頂五。《醒世恆言.賣油郎獨佔花魁》:覆帳之後,賓客如市,捱三頂五,不得空閒。
○挑三揀四:ㄊㄧㄠ ㄙㄢ ㄐㄧㄢˇ ㄙˋ對事物反覆揀選,挑剔甚苛。◎她買東西,總愛挑三揀四。
○挑三檢四:指挑挑揀揀,嫌這嫌那。=挑三揀四。
○挑三撥四:指挑撥是非。=挑三豁四。
○挑三嫌四:指挑挑揀揀,嫌這嫌那。=挑三揀四。
○挑三豁四:ㄊㄧㄠˇ ㄙㄢ ㄏㄨㄛˋ ㄙˋ搬弄口舌,挑撥是非。醒世姻緣傳˙第五十七回:「這們個攪家不良,挑三豁四,丈二長的舌頭,誰家著的他罷?」=調三斡四。
○挑三窩四:ㄊㄧㄠˇ ㄙㄢ ㄨㄛ ㄙˋ搬弄口舌,挑撥是非。=挑燈撥火、調三斡四。紅樓夢˙第七十一回:「少有不得意,不是背地裡咬舌根,就是挑三窩四的。」
○推三扯四:ㄊㄨㄟ ㄙㄢ ㄔㄜˇ ㄙˋ以各種藉口推托。紅樓夢˙第六十二回:「好生給姨媽搥腿。要茶要水,別推三扯四的。」
○推三宕四:ㄊㄨㄟ ㄙㄢ ㄉㄤˋ ㄙˋ形容一再推托拖延。孽海花˙第五回:「原來崙樵欠了米店兩個月米帳,沒錢還他,那店夥天天來討,總是推三宕四。」=推三挨四。
○推三阻四:ㄊㄨㄟ ㄙㄢ ㄗㄨˇ ㄙˋ找各種藉口推託。用各種藉口推托攔阻。形容人處事不乾脆。推、阻:推拖、拒絕。元‧無名氏《隔江鬥智》第一折:「我如今並不推三阻四,任哥哥自主之。」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一折:「我要你渾家與我做個夫人。打甚麼不緊,這等推三阻四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九回:「我起意是要這樣辦,你卻要推三阻四的;所以我就沒臉說下去了。」=推三拖四、推三推四、推諉拒絕←→一口答應、滿口應承。◎這件事又不是你能力所不及的,何必在這裡推三阻四的呢?
○推三推四:ㄊㄨㄟ ㄙㄢ ㄊㄨㄟ ㄙˋ以各種藉口推托。形容人做事不乾脆。=推三阻四←→一力承擔。◎只要找他幫忙做一些事,他總是推三推四的。
○拿三道四:ㄋㄚˊ ㄙㄢ ㄉㄠˋ ㄙˋ閒談亂扯,隨興打趣。金瓶梅˙第四十二回:「拿三道四,說笑回,兩個唱的在傍彈唱了春景之詞。」
○拿三撇四:ㄋㄚˊ ㄙㄢ ㄆㄧㄝ ㄙˋ裝腔作勢,故意刁難,以提高自己的身價。比喻不服從調派。紅樓夢˙第六十二回:「倘或中那孔雀褂子再燒個窟窿,你去了,誰可會補呢!你倒別和我拿三撇四的。」
○說三說四:ㄕㄨㄛ ㄙㄢ ㄕㄨㄛ ㄙˋ多話,亂說一通。◎做人應該厚道點,不要在別人背後說三說四的!
○說三道四:ㄕㄨㄛ ㄙㄢ ㄉㄠˋ ㄙˋ胡亂批評、議論。形容不負現任地胡亂議論。=說五道六、說長道短、評頭論足。唐˙宋尚宮˙女論語˙學禮章第三:「莫學他人不知朝暮,走遍鄉村說三道四。」清‧崔灝《通俗編‧言笑》:「莫學他人不知朝暮,走啟蒙鄉村,說三道四。」◎有的人工作不努力,別人有了成績,卻整天說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