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為字根衍生的字
|
菁、箐 |
|
清、蜻、鯖 情、晴 請 凊、掅、碃 輤、倩、蒨、篟 綪、棈、皘、蔳 精、睛、腈 靖、婧 猜 啨 |
青 圊 |
郬 靘 鶄 靜、靚 |
|
|
|
※青:(一)ㄑㄧㄥ (二)ㄐㄧㄥ
(一)ㄑㄧㄥ(名詞)
1.顏色:(1) 綠色。
唐˙劉禹錫˙陋室銘:「草色入簾青。」
(2) 藍色。
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3) 黑色。如:「玄青」。
2.綠色的草木、山脈。如:「踏青」、「萬年青」、「青黃不接」。
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縈青繚白,外與天際。」
3.竹皮。如:「汗青」。
4.大陸地區青海省的簡稱。
5.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容詞)
6.綠色的。如:「山青水秀」、「青山綠水」。
7.藍色的。如:「青天白日」。
8.黑色的。如:「青布」、「青衣」。
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9.年輕的。如:「青年」、「青春」。
(二)ㄐㄧㄥ10.見「青青」條。
○青青:(1)ㄐㄧㄥ ㄐㄧㄥ (2)ㄑㄧㄥ ㄑㄧㄥ
(1)ㄐㄧㄥ ㄐㄧㄥ草木茂盛的樣子。亦作「菁菁」。
詩經˙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青青。」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2)ㄑㄧㄥ ㄑㄧㄥ
a.形容草木翠綠的顏色。
文選˙古詩十九首˙青青河邊草:「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
三國演義˙第九回:「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b.形容鬢髮烏黑。
宋˙朱熹˙和秀野蘄簟之句詩:「史君兩鬢尚青青,學道仍拋後院笙。」
※清:ㄑㄧㄥ(形容詞)1.澄淨、純潔。與「濁」相對。如:「清潔」、「清澈」。
詩經˙魏風˙伐檀:「河水清且漣猗。」
2.高潔、廉潔。如:「清士」、「清望」、「清廉」。
元˙鄭廷玉˙冤家債主˙第四折:「法正天須順,官清民自安。」
3.寂靜。如:「冷清」、「清靜」。
4.秀美。如:「眉清目秀」。
唐˙杜甫˙戲為六絕句六首之五:「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5.安定、太平。如:「清平盛世」。
文選˙曹植˙送應氏詩二首之二:「清時難屢得,嘉會不可常。」
(副詞)6.單純的。如:「清唱」、「清一色」。
7.淨盡、一點也不留。如:「債還清了。」、「書款付清了。」
8.詳細、明白。如:「查清戶口」、「點清數目」、「謄清作文」。
(動詞)7.使乾淨、使整齊。如:「清洗」、「清理」、「清除」。
8.整頓。如:「清黨」、「肅清」。
9.結帳。如:「清帳」、「清算」、「結清餘欠」。
10.點檢(清楚)。如:「清點」、「清倉」。
儒林外史˙第六回:「你們各人管的田房、利息帳目,都連夜攢造清完,先送與我逐細看過。」
(名詞)11.朝代名。見「清朝」條。
○清朝:ㄑㄧㄥ ㄔㄠˊ朝代名。(西元1644~1911)滿族愛新覺羅氏所建。為中國最後一個王朝,亡於辛亥革命。
12.見「血清」條。
○血清:ㄒㄧㄝˇ ㄑㄧㄥ血液凝固後,除去固態成分所得的清澄液體。具抗原性。帶抗體的血清可用於防治、診斷疾病。如:「毒蛇血清」。
13.姓。如宋代有清賢。
【補充】蔳:ㄑㄧㄢˋ1.茜草的別名。見「茜草」。
○茜草:ㄑㄧㄢˋ ㄘㄠˇ植物名。茜草科茜草屬,多年生草本、蔓性植物。莖方形,有逆刺。葉心臟形或長卵形,也生逆刺。秋季開穗狀花,花後結黑色球狀果實。根黃赤色,可做紅色染料,也可入藥,有活血、止血、解毒等功能。亦稱為「過山龍」。
2.紅色的。同「茜」。
三國志.卷三十.魏書.東夷傳:「蒨絳五十匹,紺青五十匹,答汝所獻貢直。」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詩六十首之七:「寒食花枝插滿頭,蒨裙青袂幾扁舟。」
3.見「蒨蒨」。
○蒨蒨:ㄑㄧㄢˋ ㄑㄧㄢˋ(1)鮮明的樣子。
唐.韓愈.庭楸詩:「夜月來照之,蒨蒨自生煙。」
(2)草茂盛的樣子。
晉.湛方生.庭前植稻苗贊:「蒨蒨嘉苗,離離階側。」
4.「茜」之異體。
※蜻:ㄑㄧㄥ見「蜻蜓」、「蜻蛉」等條。
○蜻蜓:ㄑㄧㄥ ㄊㄧㄥˊ動物名。昆蟲綱蜻蛉目。身體細長,頭部有複眼一對,胸部背面有膜質翅兩對,前後翅的大小及形狀不同。生活於水邊,捕食蚊蠅為生,是一種益蟲。雌的以尾點水產卵水中。幼蟲為水蠆。泛稱為「青蛉」。
○蜻蛉:ㄑㄧㄥ ㄌㄧㄥˊ動物分類名。指昆蟲綱蜻蛉目,依不同的翅型又可分為蜻蜓、豆娘、昔蜓三類,臺灣可見蜻蜓與豆娘。屬肉食性昆蟲,頭部有複眼,翅膀透明,體型修長,幼蟲為水棲。
※圊:ㄑㄧㄥ廁所。如:「圊肥」、「圊圂」。
新唐書˙卷一○○˙權萬紀傳:「斬首,殊支體,投圊中。」
○圊肥:ㄑㄧㄥ ㄈㄟˊ一種有機肥料。由家畜排泄物、褥草、飼料殘渣混合堆積腐熟後所形成的肥料。
○圊圂:ㄑㄧㄥ ㄏㄨㄣˋ廁所。
宋˙文天祥˙正氣歌:「或圊圂、或毀屍、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
※鯖:(一)ㄑㄧㄥ (二)ㄓㄥ
(一)ㄑㄧㄥ(名詞)1.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鱸形目。體呈梭型,側扁。頭尖口大,密生小齒,鱗圓細小。背鰭有前後兩個,背部青綠,有波浪狀花紋,腹部銀白。主依嗅覺找尋食物,為一種重要的經濟性魚類。亦稱為「青花魚」。
(二)ㄓㄥ(名詞)2.魚與肉調製成的雜燴菜。如:「五侯鯖」。
唐˙韓愈、孟郊˙城南聯句:「惡嚼腥鯖。」
○五侯鯖:ㄨˇ ㄏㄡˊ ㄓㄥ指漢代婁護合王氏五侯家珍膳而烹成的雜燴。見晉˙葛洪˙西京雜記˙第二。後指佳餚。五侯,指漢成帝母舅王譚、王根、王立、王商、王逢時,因同日封侯故號為五侯。鯖,為肉和魚的雜燴。
唐˙韓翃˙送劉長上歸城南別業詩:「朝還會相就,飯爾五侯鯖。」
宋˙蘇軾˙次韻孔毅父集古人句見贈詩五首之二:「今君坐致五侯鯖,盡是猩脣與熊白。」
※郬:ㄑㄧㄥ古地名。
※情:ㄑㄧㄥˊ(名詞)1.心理上發於自然的意念,或因外界事物刺激所引發的心理狀態。如:「感情」、「溫情」。
禮記˙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唐˙白居易˙琵琶行:「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2.兩性間的愛。如:「愛情」、「痴情」、「談情說愛」。
宋˙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詞:「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3.友誼、情分。如:「交情」、「人情世故」。
唐˙李白˙贈汪倫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面子。如:「情面」、「求情」、「說情」。
5.實際的狀況、內容。如:「行情」、「病情」、「實情」。
(形容詞)6.有關男女戀情的。如:「情夫」、「情婦」、「情痴」。
(副詞)7.分明、明明。
紅樓夢˙第四回:「薛蟠見母親如此說,情知扭不過的。」
※晴:ㄑㄧㄥˊ(動詞)1.雨雪停止。
文選˙潘岳˙閑居賦:「微雨新晴,六合清朗。」
元˙張可久˙人月圓˙梅花渾似真真面曲:「雪晴天氣,松腰玉瘦,泉眼冰寒。」
(名詞)2.清朗無雲的天氣。如:「秋晴」、「陰晴」。
唐˙劉禹錫˙竹枝詞二首之一:「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形容詞)3.晴朗的。如:「晴天霹靂」、「晴空萬里」。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詩:「江城如畫裡,山曉望晴空。」
唐˙賈島˙送人適越詩:「晴湖勝鏡碧,寒柳似金黃。」
※請:(一)ㄑㄧㄥˇ (二)ㄑㄧㄥ (三)ㄑㄧㄥˊ
(一)ㄑㄧㄥˇ(動詞)
1.懇求、乞求。如:「請求」、「請假」、「請人幫忙。」。
隋書˙卷七十˙李密傳:「密初辭不受,諸將等固請,乃從之。」
2.延聘。如:「聘請」、「請大夫」、「請家教」。
3.邀約。如:「宴請」、「請客」、「邀請」。
4.祈求批示。如:「呈請」、「報請」。
5.詢問。
聊齋志異˙卷一˙王成:「王請直,答以千金。」
6.問候。如:「請安」。
史記˙卷九十七˙陸賈傳:「陸生往請,直入坐。」
7.迎置神明。如:「請神」、「請了一尊佛像回家去供著。」
(副詞)
8.對人有所要求的敬詞。如:「請問」、「請教」、「請讓一讓路。」
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戰,請以戰喻。」
(二)ㄑㄧㄥ9.見「請室」條。
○請室:ㄑㄧㄥ ㄕˋ監獄、監牢。
漢書˙卷四十九˙爰盎傳:「人上書告以為反,徵繫請室。」
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絳侯誅諸呂,權傾五伯,囚於請室。」
(三)ㄑㄧㄥˊ(名詞)10.實際的狀況﹑內容。通「情」。
荀子˙成相:「聽之經,明其請。」
(動詞)11.承受、取得。通「擎」。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二折:「俺躲人間是非,您請皇家富貴。」
元˙狄君厚˙介子推˙第三折:「怎肯教驪姬賊子請了天下。」
※凊:ㄑㄧㄥˋ(形容詞)寒冷。說文解字:「凊,寒也。」
唐˙柳宗元˙天對:「凊溫燠寒,迭出於時。」
○冬溫夏凊:ㄉㄨㄥ ㄨㄣ ㄒㄧㄚˋ ㄐㄧㄥˋ在寒冬裡為父母溫暖被褥,在盛夏中為父母搧涼床蓆。後用以稱讚子女孝事雙親。語本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孤本元明雜劇˙群仙朝聖˙第一折:「孝者侍養雙親,昏定晨省,冬溫夏凊,以報生身之恩。」
※掅:ㄑㄧㄥˋ1.捽也。見玉篇‧手部。
2.請人幫忙做事。正字通‧手部:「掅,《六書統》:『假人力曰掅,與倩通。』」
※碃:ㄑㄧㄥˋ石。玉篇.石部:「碃,石類。」集韻.去聲.徑韻:「碃,石也。」
※靘:ㄑㄧㄥˋ青黑色。如:「蘭殿春融自靘笙。」
《天工開物‧甘嗜第六》:「宋子曰:氣至於芳,色至於靘,味至於甘,人之大欲存焉。芳而烈,靘而豔,甘而甜,則造物有尤異之思矣。」
※棈:ㄑㄧㄢˋ木名。見玉篇‧木部。
※皘:ㄑㄧㄢˋ1.白色。見集韻.去聲.霰韻。
2.人名用字。見宋史.卷二四七.宗室傳四。
※輤:ㄑㄧㄢˋ1.古代載柩車上的覆蓋。廣韻.去聲.霰韻:「輤,載柩車蓋。大夫以布,士以葦席。」
禮記.雜記上:「其輤有裧,緇布裳帷。」
2.載柩車,亦指靈柩。重訂直音篇.車部:「輤,載柩車。」
唐.劉禹錫.祭柳員外文:「末言歸輤,從祔先域。」
※綪:ㄑㄧㄢˋ紅色的絲織品。說文解字:「綪,赤繒也。」
左傳˙定公四年:「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
※倩:ㄑㄧㄢˋ(名詞) 1.古時男子的美稱。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朱邑傳:「昔陳平雖賢,須魏倩而後進。」顏師古˙注:「倩,士之美稱,故云魏倩也。」
2.女婿。如:「妹倩」、「賢倩」。
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黃氏諸倩見建家京下方石,即弄之。」
(形容詞)3.美好。如:「倩女」、「巧笑倩兮」。
紅樓夢˙第三十七回:「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動詞)4.請人代為做事。
唐˙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詩:「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宋˙黃庭堅˙即席詩:「不當愛一醉,倒倩路人扶。」
【補充】蒨:ㄑㄧㄢˋ(名詞)1.茜草的別名。見「茜草」條。
○茜草:ㄑㄧㄢˋ ㄘㄠˇ植物名。茜草科茜草屬,多年生草本、蔓性植物。莖方形,有逆刺。葉心臟形或長卵形,也生逆刺。秋季開穗狀花,花後結黑色球狀果實。根黃赤色,可做紅色染料,也可入藥,有活血、止血、解毒等功能。亦稱為「過山龍」。
(形容詞)2.紅色的。同「茜」。
三國志˙卷三十˙魏書˙東夷傳:「蒨絳五十匹,紺青五十匹,答汝所獻貢直。」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詩六十首之七:「寒食花枝插滿頭,蒨裙青袂幾扁舟。」
3.見「蒨蒨」條。
○蒨蒨:ㄑㄧㄢˋ ㄑㄧㄢˋ(1)鮮明的樣子。
唐.韓愈.庭楸詩:「夜月來照之,蒨蒨自生煙。」
(2)草茂盛的樣子。
晉.湛方生.庭前植稻苗贊:「蒨蒨嘉苗,離離階側。」
○妍蒨:ㄧㄢˊ ㄑㄧㄢˋ美好新穎。
明˙何景明˙織女賦:「予嘗觀謝朓王勃七夕賦,皆組詞繪句,務極妍蒨。」
○蔥蒨:ㄘㄨㄥ ㄑㄧㄢˋ(1)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唐˙白行簡˙李娃傳:「中有山亭,竹樹蔥蒨,池榭幽絕。」
(2)比喻才華橫溢。
明˙湯顯祖˙龍沙宴作贈王翼卿大憲詩:「四明山海姿,公才發蔥蒨。」
【補充】篟:ㄑㄧㄢˋ1.青竹。見廣韻.去聲.霰韻。
2.竹茂貌。見集韻.去聲.霰韻。
※菁:ㄐㄧㄥ(名詞)1.韭菜花。說文解字:「菁,韭華也。」
2.泛指花朵。
文選˙宋玉˙高唐賦:「秋蘭蕙,江離載菁。」
3.植物名。即蕪菁。十字花科蕓薹屬,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春季開黃色十字花,總狀花序,葉抱莖而生,邊緣有鋸齒,根呈扁球形,可食。俗稱為「大頭菜」。
※箐:(一)ㄐㄧㄥ (二)ㄑㄧㄢˋ
(一)ㄐㄧㄥ(名詞)1.笭箐:小籠子。集韻˙平聲˙清韻:「箐,笭箐,小籠。」
宋˙梅堯臣˙和韻三和戲示詩:「笭箐畫蛤瓦缸醅,海若淮壖各寄來。」
(二)ㄑㄧㄢˋ(動詞)2.拉開竹製的弓弩。集韻˙去聲˙霰韻:「箐,張竹弓弩曰箐。」
(名詞)3.大陸滇黔地區稱大竹林或樹木叢生的山谷為「箐」。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下˙滇遊日記三:「又有一庵,前臨危箐,後倚峭峰。」
○:叢箐ㄘㄨㄥˊ ㄐㄧㄥ竹木叢生的地方。
清˙昭槤˙嘯亭雜錄˙卷六˙臺灣之役:「林爽文先匿其妻孥於番社,惟與死黨數十人竄窮谷叢箐中。」
※精:ㄐㄧㄥ(名詞)
1.良質純淨的米。
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莊子˙人間世:「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
2.物質經過提煉後,純淨無雜質的部分。如:「香精」、「酒精」、「糖精」。
3.心神。如:「聚精會神」。
莊子˙刻意:「形勞而不休則弊,精用而不已則勞。」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抏士卒之精,費府庫之財。」
4.神怪稱為「精」。如:「妖精」、「精怪」、「狐狸精」。
5.男性的精液。如:「遺精」﹑「射精」。
(動詞)6.嫻熟、擅長。如:「精通」。
唐˙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
金史˙卷一一○˙李獻甫傳:「尤精左氏及地理學。」
(形容詞)7.細緻、細密。與「粗」相對。如:「精細」、「精密」。
呂氏春秋˙不苟論˙博志:「用志如此其精也,何事而不達?」
8.品質優良。如:「精兵」、「精鹽」。
後漢書˙卷五十九˙張衡傳:「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
宋˙蘇軾˙答謝民師書:「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價,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貴賤也。」
9.佳、最好。如:「精品」。
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傳:「婦女不彊,布帛不精。」
10.光、空。
水滸傳˙第二十八回:「我精拳頭有一雙相送!」
(副詞)11.極、甚、非常。如:「精溼」、「精瘦」。
12.全部、全數。
儒林外史˙第五回:「將些衣服、金珠、首飾,一擄精空。」
老殘遊記˙第十九回:「不消半個更頭,四百多銀子又輸得精光。」
※睛:ㄐㄧㄥ1.眼珠。如:「目不轉睛」、「畫龍點睛」。
2.眼睛。
西遊記˙第三十八回:「那行者睜睛看處,真個的背在身上。」
※腈:ㄐㄧㄥ精肉。集韻.平聲.清韻:「腈,肉之粹者。」
※鶄:ㄐㄧㄥ見「鵁鶄」條。
○鵁鶄:ㄐㄧㄠ ㄐㄧㄥ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鳥綱鸛形目鷺科。產於印度、我國大陸地區南部。頭、頸為赤褐色,身體上面為白色。胸背有疏鬆的毛。嘴長,腳高,能涉水覓食魚類。或稱為「鳽ㄧㄢˊ(動物名。涉禽類鸛形目。頭頸為赤褐色,體白,喙長,腳高,胸背有疏鬆的毛。產於南部及印度。)」、「赤頭鷺」。
※靜:ㄐㄧㄥˋ(動詞)1.止、安定。與「動」相對。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墨子˙非攻:「卿制大極,而神明不違,天下乃靜。」
淮南子˙本經:「哀斯憤,憤斯怒,怒斯動,動則手足不靜。」
(形容詞)2.安定不動的。如:「風平浪靜」。
3.緘默無聲。如:「安靜」、「寧靜」、「更深夜靜」。
明˙陸采˙懷香記˙第二齣:「牛羊已下山徑靜,鳥鵲爭歸林木擾。」
4.貞烈。
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唐˙方干˙書桃花塢周處土壁詩:「自學古賢修靜節,唯應野鶴識高情。」
5.恬淡、平和。
唐˙崔融˙報三原李少府書:「撤函敷紙,恬神靜諷。」
唐˙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詩:「蔡侯靜者意有餘,清夜置酒臨前除。」
(副詞)6.安謐。
後漢書˙卷十六˙鄧禹傳:「檢敕宗族,闔門靜居。」
※靚:ㄐㄧㄥˋ(又音ㄌㄧㄤˋ)
(形容詞)1.漂亮﹑美麗。
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
唐˙陸龜蒙˙鄴宮詞二首之二:「曉日靚妝千騎女,白櫻桃下紫綸巾。」
2.沉靜。通「靜」。
文選˙揚雄˙甘泉賦:「帷弸環其拂汨兮,稍暗暗而靚深。」
元˙貢師泰˙擬古詩三首之一:「意態閒且靚,氣若蘭蕙芳。」
※靖:ㄐㄧㄥˋ(動詞)1.平定。
左傳˙昭公十三年:「諸侯靖兵,好以為事。」
唐˙岑文本˙冊趙王孝恭改封河間郡王文:「擁節西騖,靖巴漢之妖氛。」
2.治理。
詩經˙小雅˙菀柳:「俾予靖之,後予極焉。」毛亨˙傳:「靖,治。」
唐˙陸贄˙論兩河及淮西利害狀:「若不靖於本,而務救於末,則救之所為,乃禍之所起也。」
3.計劃、圖謀。
詩經˙大雅˙召旻:「昏椓靡共,潰潰回遹,實靖夷我邦。」
漢書˙卷七十三˙韋賢傳:「嗟我後人,命其靡常,靖享爾位,瞻仰靡荒。」
(形容詞)4.恭敬。
管子˙大匡:「士處靖,敬老與貴,交不失禮。」
5.安定、平安。
宋˙曾鞏˙試中書舍人制誥三道:「今方內靖嘉,百揆攸敘。」
(名詞)6.清靜。
管子˙百心:「建當立有以靖為宗,以時為寶,以政為儀。」
7.姓。如唐代有靖君亮。
※婧:ㄐㄧㄥˋ(動詞)1.竦立。說文解字:「婧,竦立也。」
(形容詞)2.纖弱的樣子。
明˙張自烈˙正字通˙女部:「婧,纖弱貌。」
※猜:ㄘㄞ(動詞)1.懷疑、起疑心。如:「猜忌」。
左傳˙昭公三年:「雖朝夕辱於敝邑,寡君猜焉。」
宋˙歐陽修˙清平樂˙小庭春老詞:「別來音信全乖。舊期前事堪猜。」
2.推測、想像。如:「猜測」、「猜想」。
紅樓夢˙第五十回:「眾人都不解,想了半日,也有猜是和尚的,也有猜是道士的,也有猜是偶戲人的。」
(名詞)3.忌疑、妒恨之心。如:「兩小無猜」。
後漢書˙卷三十八˙馮緄傳:「苟曰無猜,盜跖可信。」
※啨:ㄧㄥ小語。亦作「啨呤ㄌㄧㄥˊ」。玉篇.口部:「啨,小語。」集韻.平聲.青韻:「啨呤,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