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到底在說些什麼?
張老師開示 度凡整理打字 2017.05.12.
金剛經重點
1.佛的形成(隨眷、善咐念咐囑、布施法施、發心……等內容)。 2.菩薩如何修行(行十度、莊嚴、不受福德……等)。 3.二乘廻小向大。 4.四相、六相……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5.三心不可得。 6.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7.福德、福德性。 8.有為、無為區別。 9.發心授記,十度度眾。 10.正反合。 11.佛經堪受,不僅此經。 12.正信、淨信。 |
《金剛經成佛之法列表》
1.千二百五十隨眾形成。 2.日中一食(乞食)。 3.如來善咐(護)念、善付囑諸菩薩。 4.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5.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6.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7.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8.如來有所說法耶? 9.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10.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11.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12.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13.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
14.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15.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16.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17.如來有所說法不? 18.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19.可以32相見如來不? 20.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21.五百世作忍辱仙人。 22.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23.如來所得法,無實無虛。 24.如來為發大乘者(最上乘者)說,荷擔如來家業者。 |
25.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供養承事無空過。 26.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清淨心故,無發而發故。 |
27.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28.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29.如來具足五眼。 30.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 31.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 32.如來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33.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34.如來有所說法,則為謗佛。莫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 35.無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6.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7.以無四相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8.汝等莫作是念:我當度眾生。 39.可以32相觀如來不? 40.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41.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如如12眾生如,來來未曾去來。 42.佛說四見,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
43.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見、信、解,不生法相。 44.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因任運不二法,但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說及法不是同一東西故。 |
《成就》
1.千二百五十隨眾,一切天人阿修羅來會。 2.日中一食 3.如來善咐(護)念、善付囑諸菩薩。 4.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5.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同14.15.) 6.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7.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8.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9.五百世作忍辱仙人。 10.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11.如來所得法,無實無虛。 12.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供養承事無空過。 13.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14.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15.如來具足五眼。 16.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 17.無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18.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無少法可言故)。 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9.以無四相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0.汝等莫作是念:我當度眾生(自度故)。 |
21.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法不說斷滅相。具足即是斷滅故。 22.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
《見佛》
1.可以身相見如來不?(身相) 2.佛說非身,是名大身。(無法丈量) 3.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非相)。 4.可以32相見如來不?(見) 5.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故沒得見。 6.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無量)。 7.如來可以具足色身見不?(色身) 8.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諸相) 9.可以32相觀如來不?(觀) 10.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怎麼見? |
11.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即同見佛義。(1.4.7.8.9.11.同)(2.3.5.6.10.同) |
《法》
1.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2.如來有所說法耶? 3.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4.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5.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6.如來有所說法不? 7.如來所得法,無實無虛。 |
8.如來為發大乘者說、最上乘者說,荷擔家業者說, 廣為宣傳者說。 |
9.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10.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 11.莫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 12.佛說四見,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13.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14.所言法相者,即非法相。說及法不是同一東西。 |
《菩薩》
1.如來善咐(護)念、善付囑諸菩薩。 2.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特指八~十地發心建剎土者。 3.菩薩有四相,即非菩薩。 4.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5.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6.菩薩莊嚴佛土不? 7.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8.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為利益一切眾生故。 9.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 10.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 11.無有法名為菩薩。 12.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無有法故)。 13.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14.若菩薩七寶布施,若得成於忍,大於前菩薩功德、福德。 15.諸菩薩不受福德故,不應貪著故。 |
《眾生》
1.善男子、善女人(諸上善人具修行因緣者)。 2.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相),因已於無量 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故。故乃至一念生淨信,是諸眾生無六相故。是人為第一希有。 |
3.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4.是福德即非福德性,因未離六相故。是故如來說福德多,但如影隨形。不同菩薩不受故無故。 |
5.阿羅漢果是人中第一。 6.是諸恆河多無數,何況其沙? 7.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 8.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9.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0.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故是名實相。 11.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怖、畏。 12.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13.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14.我若具說,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 |
15.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16.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17.彼非眾生,非不眾生。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
18.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
19.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 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
20.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 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 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所謂相,即非相,離六相故。離一切相故,無少法少相可得故。 |
21.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離六相、一切相,取、不取故。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故。 |
【附錄】離四相發心──一切理事能清淨行
修定 |
能總持,得三輕安一圓覺慧 |
授記 |
無少法、少相、少心可得故 |
成佛 |
能遍修一切善惡法成就故 |
菩薩 |
能莊嚴佛淨土,成就各種格局補習班 |
二乘 |
能得四果,或廻小向大修菩薩行 |
(入)外道 |
可成祖師,或得佛度。 隨順可領眾,潛移默化佛法 |
入三藏 |
可得成佛之因 |
修37道品 |
可得無量品功力 |
修普賢願行 |
可成第二導師位 |
修地藏願 |
可成就無修無證之位 |
修釋迦禪 |
可成就忍辱仙人力 |
修觀音法 |
可成千手千眼觀音,可生梵音海潮音,可成就14無畏功德 |
修彌陀願 |
處處是淨土,不用他方成就剎土 |
入正道 |
不二法能任運 |
入三界十方剎土 |
如意遊法界,化生蓮花行 |
見三劫三千佛名 |
本無名,因眾生而有。無礙無別,緣起性空故 |
所謂莊嚴(正)(過去), 即非莊嚴(反)(現在), 是名莊嚴(合)(未來)。 |
正、離四相,淺,非相。 反、離四見、深、不見。 合、離四相四見之念。 |
正反、應無所住。 合、清淨心、清淨行。 |
正,名詞、形容詞,尚未進行。 反,動詞,正在進行。 合,完成目標。 |
正,前行發心。 反,正在路上,無暇多說。 合,實際完成。 |
過去已成就莊嚴的佛菩薩。 現在正在莊嚴的佛菩薩。 未來亦有無量佛菩薩來莊嚴。 |
三世、三心、四相,無少法、少相、少心、少念,亦即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無所得故。 非三非四非一,本體清淨論。是三是四是一,現象界論。 本體、現象,無二無一,即名離四相成就。 |
一切障礙即究竟覺 |
煩惱種子 |
分母 |
出污泥 |
眾生 |
─────轉─── |
───而── | |||
成菩提 |
分子 |
不染 |
佛 |
不垢不淨,沒有那條路。煩惱不增,菩提不減。 沒有那條線,亦即離四相成就。 和光同流,能隱能現。無愛無憎,無一線一念之隔。 |
一切究竟覺即障礙: 欲成就菩提,卻煩惱一堆,障礙在前。 心急如焚,故不擇手段。生五毒,故下墮三惡道。 |
大藏經研習班暨閉關中心 最新公告
徵求電腦打字排版志工,以助【法要】全集
能早日印竣,利益眾生。十三本結集法要已出版,
凡有意願協助者、欲影印或欲請書釋疑者。
歡迎來電聯絡!
台中市民權路225巷12號2樓
☎:0912613450張居士
如需相關佛法資訊,請至以下部落格網址參觀,
並歡迎各位批評指正!
大藏經研習班暨閉關中心 http://kantku.nidbox.com/
大藏經研習班暨閉關中心 http://blog.xuite.net/kant.ku/bluesky
出世與入世——智慧、慈悲 http://classic-blog.udn.com/ku0315ku
校對排版由末學負責,如有意流通,須PDF電子檔者,請至雲端資料櫃http://sync.hamicloud.net/_oops/kant.ku/h53 [學佛、佛法]項下載,http://cht.tw/h/eiel5 或E-mail至ku0315ku@gmail.com度凡居士收,末學當儘速為您寄上。 ☎請撥:(04)22298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