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詩
七言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源于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時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時期。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律詩由八句組成,七字句的稱七言律詩。
代表詩人
崔顥、杜甫、李商隱、李白
代表詩作
《黃鶴樓》、《春思》、《長征》
別 名 近體詩 起源朝代 南北朝
1詩體釋義:
七言律詩是律詩的一種。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因其格律嚴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間兩聯必須對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
分五言、七言兩體。七字的稱七言律詩,簡稱七律。
律詩每首有四聯(即八句),每句五個字的是五言律詩,簡稱“五律”,每句七個字的是七言律詩,簡稱“七律”。律詩的第一、二句稱爲“首聯”,三、四句稱爲“頷聯”,五、六句爲“頸聯”,七、八句爲“尾聯”。“頷聯”和“頸聯”必須對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後的一個字必須同韵。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爲唐代新興的詩體,因與古體有別而得名。近體詩分爲絕句、律詩二種,四句爲絕句,八句爲律詩。
基本句式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聲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一韵到底,當中不換韵。
律詩的四聯,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
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按照規定,頷(2)聯和頸(3)聯必須對仗,
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
七律有四個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兩字是平仄,稱之爲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兩字是仄平,稱之爲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兩字是仄仄,稱之爲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兩字是平平,稱之爲平平脚)。
這四種句式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第一種格式
平起首句入韵
〇平〇仄仄平平,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說明:〇表示可平可仄
第二種格式
平起首句不入韵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第三種格式
仄起首句入韵
〇仄平平仄仄平,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第四種格式
仄起首句不入韵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3典範詩作
4詩韵
我們先講近體詩,後講古體詩,這是因爲徹底了瞭解了近體詩之後,才能更好地瞭解古體詩。第一,古體詩既然是以不受近體詩格律的束縛爲其特徵的,我們就必須先知道近體詩的格律是甚麽,然後能知道甚麽是古體詩。第二,自從有了律詩以後,古體詩也不能不受律詩的影響,所以要先瞭解律詩,然後能知道古體詩所受律詩的影響是甚麽。
古人寫律詩,是嚴格地依照韵書來押韵的。韵書的歷史,這裏用不著詳細叙述。清代一般人常常查閱的《詩韵集成》、《詩韵合璧》等韵書,不但可以說明清代律詩的押韵,而且可以說明唐宋律的用韵。一般人所謂“詩韵”,也就是指這個來說的。
南宋原籍山西平水人劉淵,在著《壬子新刊禮部韵略》時將同用的韵合幷,成107韵,同期山西平水官員金人王文鬱著《平水新刊韵略》爲106韵,清代康熙年間編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幷爲106個韵部,這就是後來廣爲流傳的《平水韵》。[1]
《佩文詩韵》共有106個韵:平聲30韵,上聲29韵,去聲30韵,入聲17韵。律詩只可以用平聲韵,所以我們在這一節裏只談平聲韵;至于仄聲韵,留待下文講古體詩時再行討論。
在韵書裏,平聲分爲上平聲、下平聲。平聲字多,所以分爲兩卷,等于說平聲上卷,平聲下卷,沒有別的意思。
在以流行普通話的今天,中華詩詞學會的一些學者倡議采用以普通話爲基礎的所謂《中華新韵》,但遭一些主張用《平水韵》的傳統派學者的反對。雙方各持己見,後來中華詩詞學會有關領導從中調停,建議《平水韵》與《中華新韵》“雙軌幷行”,同時認爲兩者不能混用。
5名詩賞析
七言律詩【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例詞參考·
《登廬山》毛澤東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葱蘢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裏可耕田?
【仄起平收式】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例詞參考·
《書憤》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6名作欣賞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九月登望仙台
呈劉明府容》
漢文皇帝有高臺,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晋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泪滿襟。
《江州重別
薛六柳八二員外》
生涯豈料承優詔,世事空知學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髮何。
今日龍鍾人共老,愧君猶遣慎風波。
《春思》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爲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宮詞》
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
鎖銜金獸連環冷,水滴銅龍晝漏長。
雲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
遙窺正殿簾開處,袍褲宮人掃禦床。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泪,藍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詞條圖册更多圖册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