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一個容易被謠言鼓動的地方,尤其可笑的是:一些人常盲目地跟隨,將自己陷入莫名的恐懼當中.就拿過去的囤衛生紙,...,和現在的囤口罩,醫療物資,都是相同的無知.
真正該擔心的是中國.從改革開放至今,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輸入國.無論是糧食作物,果蔬,和農牧產品,都需要大量進口.你會聽到中國的政府官員和學著專家信誓旦旦的保證"中國的農業絕對能自給,絕對不缺糧."只是,一查糧倉,就會發生火災,說明了真相是如何.
我們看事情要懂得去做分析,以台灣來說:一個小島,居住著二千三,四百萬人口,但是自然環境優越,主糧稻米一年可以二熟,其他農牧產品蔬果等副食品也不缺.只是我們是一個高度依賴國際貿易,來維持國家經濟的地方,所以大量物資進入台灣,其中這些糧食等農牧產品,由全世界各地輸入台灣.如果今天台灣被封鎖,那我們不能進口任何民生必需品,我相信也能撐幾個月;尤其是,現今除了中國妄想要封鎖台灣,解放台灣,其餘世界各國,對台灣就是要擴大輸出來賺錢.對這樣的世局,你有何需要擔憂的?
在台灣,聰明的人就是要學會管理,將你家庭的各種物資查清楚,隨時補充到安全存量.這種的訓練,在台灣,不客氣的說,許多家庭主婦是缺乏的!你會看到:許多家庭主婦,無論是冰箱,或是櫃子裡,塞滿相同的東西,最後都是浪費;就拿我家來說,每次姊姊要出國旅行,會交代我,幫她們看家.這時,我會查一下她們的庫藏,將她們家短期內要用掉,吃掉的東西,搬回家來.常常,你會蒐集到這種庫藏N年的東西,例如盒裝的衛生紙.已經年久泛黃,薄如蟬翼,雖然還能使用,只是這就是浪費.
說到衛生紙,我如果不是去大賣場買個兩條,就是去好市多買個一大袋.這樣恐怕用個一季沒問題;前一陣子,家裡重新整修.和裝潢衛浴的師傅談起:外國人有一個洗屁股的馬桶.他聽完,說"還不簡單.".就在我的原來抽水馬桶上,再加一條噴頭,這樣就可使用了.所以將來即使衛生紙缺貨,你也有不用衛生紙的選擇.只是,台灣缺衛生紙,或是一切民生物資,比彗星撞地球的機率還低.
說到口罩和醫療用品,台灣政府一開始就馬上隔斷和中國的交通,不讓中國人進入台灣,成功地將病毒傳播的風險降到最低,所以台灣境外傳入的數量一直在控制中;接著將口罩和醫療物品集中管控,也避免被中國,和有心人大量搜刮,造成如今中國以外世界各國的困境.
由於我有過敏的問題,長年家裡就備著醫療用口罩.所以這整段時間,我只買了十二個(3+9).不是我需要,而是要真實了解購買是否很不方便.兩次的採購,都發現:許多人反而因為我到藥房購買,才跟著進來購買.而我選擇的藥房,就是按口罩地圖,來選擇較少人購買的地方,可見如今許多人排隊買口罩,絕對多數就是對網路不懂的中老年人,同時她們買口罩,恐怕也是囤積求安心,不是真的需要.
以我來說,一個星期就是用兩片口罩.每天出門,搭來回兩次捷運約一小時,回家後,將用過的口罩放在通風處晾乾.這樣隔日換口罩,在台灣目前的環境下沒有問題.
所以,真正聰明的人,是善用自己的金錢,而不是每天自尋煩惱.例如,買口罩套,就能延長口罩的壽命.
口罩
口罩套
- 1樓. 雁~《詩詞習作輯錄》2020/04/16 15:47
一般來說,健康者一週兩片口罩已夠用,不需囤積。
前曾在臉書貼文「篩選必需戴口罩的時機與場合」:
①出入醫院,就醫看診取藥及探望病友時。
②出入車站或公共場所,人潮洶湧擁擠時。
③出入機場港埠高鐵捷運鐵路站等搭車時。
④交通要道車水馬龍摩肩接踵,人擠人時。
⑤個人有感冒症狀,或體質過敏易喉癢時。我一直很幸運,在捷運上沒有遇到有人咳嗽,所以不需要常換口罩. 黃平 於 2020/04/16 17:2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