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臺灣光華雜誌(2011年9月)- 銀髮商機,創意無限 --黑色產業震撼彈
2011/09/16 11:46
瀏覽1,554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黑色產業震撼彈
提到擴張中的銀髮產業,就無法略過有「黑色產業」之稱、人人都得面對的殯葬業。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在1988年時,全年死亡人口首次突破10萬人並逐年攀升,去(2010)年全年死亡人口將近14萬6,000人,死亡率為千分之6.3。
中華生死學會秘書長李日斌指出,若以台灣人平均餘命80歲來估算,則自2036年起,隨著台灣嬰兒潮世代進入凋零期,國內將可能連續12年全年死亡人數超過40萬人,而後人數雖有下降,仍將有18年的期間全年死亡人數在38萬人上下,黑色產業的「產值」成長驚人!
李日斌解釋,喪葬費用若以每人平均36萬元計算,20年之後,殯葬產業的產值將超過1,400億元,規模是今日的2.6倍,「且會維持30年『榮景』,比科技業的黃金十年還長。」
就實務面來看,台灣早在1990年代完成殯葬業的第一波革命──即從土葬改為以火化入塔為主流(火化率超過90%),業者估計,現有塔位未來40年都用不完,因此墓地資源缺稀的問題並不存在。「但是已經出現炒作土地、鎖定金字塔頂端的高級墓園。」
「未來殯葬改革的重點將在禮儀的簡化與改進。」李日斌解釋,台灣人對於入殮、奠弔、出殯、奠儀及下葬向來有「擇日」的觀念,然而,目前台北第二殯儀館已經出現良辰吉日或鬼月前後「冰櫃、禮廳不夠用,棺木擱在迴廊用冰塊(乾冰)冰鎮遺體」的窘境,未來死亡人口爆量時,問題只會更加棘手。
為此,內政部已邀集產學界,商討「先火化、後追思」的禮儀變革可行性,以求縮短殯葬處理時間,降低公共衛生風險。
無論如何,從食衣住行育樂到生老病死,相信隨著觀念改變,未來會有更多貼近銀髮族身心靈需求的好產品、好服務,你我都是這波革命的受惠者,更可以是推動者、變革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