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禮的起源 - I
2009/03/11 02:31
瀏覽2,44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喪禮的起源 - I
並非有人類的出現即有喪葬禮儀的活動,在原始社會鬼魂崇拜未興起前,人們並沒有安葬先人的習俗,而是把先人的屍體棄之溝壑,或置於荒野,《孟子•滕文公上》中說:「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他日過之,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其顙有泚,睨而不視。夫泚也,非為人泚,中心達於面目。蓋歸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
中國是人類文明古國之一,早在原始文明之前就已為逝者舉行喪葬儀式,《易經•繫辭下》說:「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不封不樹,喪期無數。」說明上古之喪葬型式僅藏屍於草中,並無使用棺槨等器物。在《後漢書•趙咨傳》中記載:「《易》曰:「古之葬者,衣以薪,藏之中野,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禮記•檀弓上》:「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殷人棺槨。」由上述文典考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對於死者的安頓,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喪葬活動演進的層面不僅是文化的,也是心理及社會的層面,殯葬的行為發展,個人與群體從精神領域進入到心靈的總體化,屬個人社會化的行為表現及協調。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