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散盡還復來 - (2004.12.12金瓜石煙囪稜上俯瞰黃金傳奇)
2013/12/14 19:33
瀏覽1,86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千金散盡還復來 若淵書
登山博物學家林宗聖老師將基隆火山群以出產黃金等稀有金屬聞名於世的
九份、金瓜石地區的地理與人文景觀整理編撰成書
名之為"黃金十大傳奇"即
黃金城市、黃金海、黃金城堡、黃金瀑布、黃金公路、黃金峽谷、黃金稜壁、黃金橋、黃金洞及黃金神社
這些景點大部分我都曾走過
其中要親近危險高聳的黃金稜壁對我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只有退而求其次
選擇旁邊其他比較好走的稜線來一睹其壯容
今天能跟隨林宗聖老師走一趟
台金舊煉銅廠廢煙道上方稜線的煙囪稜(林宗聖老師命名)
以不同的角度來俯瞰這充滿黃金傳奇的的城市
真是難得的機會..............
傳奇之一「黃金城市」: 因電影"悲情城市"而出現第二春的九份
傳奇之二「黃金峽谷」: 指的為半平溪所切割出來的大峽谷
傳奇之三「黃金洞」: 則是金瓜石 一帶的採金礦坑
傳奇之四「黃金橋」: 是指三安古道上新舊的三座橋
傳奇之五「黃金海」: 濱海公路水湳洞 的陰陽海
傳奇之三「黃金洞」: 則是金瓜石 一帶的採金礦坑
傳奇之四「黃金橋」: 是指三安古道上新舊的三座橋
傳奇之五「黃金海」: 濱海公路水湳洞 的陰陽海
傳奇之六「黃金稜壁」: 驚險刺激的半平山 鋸齒稜
傳奇之七「黃金城堡」: 金水公路上的十三層製煉選礦廠
傳奇之七「黃金城堡」: 金水公路上的十三層製煉選礦廠
傳奇之八「黃金瀑布 」: 自強橋附近的黃金瀑布
傳奇之九「黃金公路」: 102號線道與金水公路的精華路段
傳奇之十「黃金神社 」: 金瓜石 日本神社
今日行程:
台北車站-勸濟堂-雲長山-復興山-煙囪山-廢煙道的廢氣排放口-江夏堂黃家古厝(瑞芳長仁路3之2號)-威遠廟-禮樂煉銅廠-深澳漁港-象鼻岩

十三層礦場遺址(黃金城堡)
前的廣場已成為前往黃金博物館接駁車的停車場
十三層遺址位於台北縣瑞芳鎮、濱海公路陰陽海段上方,西元一九三三年日本人依山勢在山腳下建立十三層煉銅廠,廠房設計依煉製金銅程序,由高而低層層設立,當地礦工與居民暱稱為「十三層」。
煉銅廠員工人數曾多達七千人,但西元一九八五年原產權單位台灣金屬礦業公司宣告停工,並將產權移轉給台電後,廢棄至今。

今天的健行從勸濟堂開始
以奉祀關聖帝君的勸濟堂,建於光緒年間,為金瓜石地區的守護神,巍然聳立於廟頂的純銅神像,高35公尺,重25噸,是東南亞最大的銅製神像,現在成為金瓜石 地區最醒目的地標及精神信仰中心。

從勸濟堂看黃金神社
黃金神社是建於1933年的日本神社,祀奉主掌礦業的「天照大神」,是由日本礦業株式會社興建的,原有寢殿、拜殿、洗手亭、參道等完整的廟宇建築,可惜光復後遭到破壞,現只剩下鳥居、旗台、石燈,以及殘餘殿柱,過去曾經盛開的櫻花也遭到破壞,不過最近另外種上了幾十棵櫻花樹,假以時日櫻花盛開的美景,想必會將神社遺址襯托得分外繽紛。由本山五坑(現為黃金博物館)右側循階梯而上,約20分鐘的路程可到達黃金神社,登上黃金神社可以觀賞茶壺山、綿延而下的山峰及後方湛藍的太平洋。

從雲長山(300公尺)看基隆山東峰(467公尺)陡峭峻奇
前為水螺山(308公尺)
位於金、九地區之間的基隆山,是一錐形死火山,因形似雞籠而得名,山形獨立而有巍然大山的氣勢。據稱,當年先民船經東北角一帶,即以雞籠山為指標,連帶附近的「雞籠港」「雞籠河」也因而得名「光緒六年,取「基地隆昌之意」改名為「基隆」,山、河亦隨之改名,基隆山為本地區相當著名的地形地標,基隆山現設有登山階梯步道,登高望遠,金瓜石、九份兩聚落盡收眼底,日據時期,金、九地區礦權之設定,即以通過基隆山頂之正南北稜線為界,並就此開展出金、九地區下同的礦業文化發展。

廢煙道沿著山勢地形直上稜線
上面的稜線(煙囪稜)是我們今天健行的路線

林宗聖老師領隊往煙囪稜前行
前邊就是煙囪山(454公尺)了
煙囪稜是由林宗聖老師命名,是由無耳茶壺山涼亭經廢煙道至水湳山的稜線

未上煙囪稜前
先上復興山(441公尺)賞景

復興山頂的景觀很像
玉山主峰的碎石坡

從復興山下看煙囪稜的
稜線分明

從復興山上看黃金稜壁之鋸齒稜
雲煙浩渺

從復興山上旁觀今天的主角
煙囪稜

從復興山右眺東北角的
山巒起伏

從復興山回首無耳茶壺山(599公尺)

無耳茶壺山(獅仔岩山)
位於金瓜石 聚落東邊的無耳茶壺山,亦屬於基隆火山群,因形似沒有提耳的茶壺而得名.另從水湳洞 仰望此山,像是一頭蓄勢待發的石獅子,故亦稱為「獅仔岩山」。當地有一句俗諺形容金瓜石 的山為「茶壺無耳、金瓜無蒂,台灣才沒有出皇帝」。登上無耳茶壺山,金瓜石礦業聚落的地景風光,以及金水公路「迴頭彎」、濱海公路「陰陽海 」一帶的景致盡收眼底,為登山者所好的登山據點。

煙囪山上看復興山

煙囪稜上看金水公路(黃金公路)
從金瓜石到水湳洞的金水公路,是一條聯絡山城到濱海的陡峭彎曲山路。金水公路一面環繞著山丘盤旋,另一面卻緊捱著深不可測的河谷。可媲美宜蘭的九彎十八拐!由於地形的特殊,沿山而上的彎道特別多,你不妨留心算一算共有多少個彎道喔。由彎道處望基隆山的陡峭山壁,可以感受到其磅礡之氣勢,著名的迴頭彎就是一處險峻的髮夾彎。沿金水公路上金瓜石可通往石山里及本山礦場和日本神社的景點,亦可連接往勸濟堂的道路上茶壺山。

煙囪稜上看長仁三坑廢煙道
穿越勸濟堂後方停車場旁的舊運礦隧道,鳥瞰如萬里長城的長仁礦坑遺址即撼然呈現,有如俯行於山間的三條巨蟒廢煙管,為過去鍊銅場排放鍊銅廢煙至至後山無人處之用,煙道長約一千公尺,高約二公尺,寬一公尺半,因台金公司停產而廢棄。因管內累積不少次生礦物,不宜冒然進入。號稱世界上最長的廢煙道氣勢磅礡,形成金瓜石地區罕見的地景之一。台金公司當初建設的工程浩大,投資的人力與金錢無法想像。當時在煙道管內還裝設有抽風設備來排除製煉過程中所產生的廢煙,當時礦業在此大興與沒落的程度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台金公司停止營業也不過十幾年的光景,然而昔日長長的排煙道早已因為時間的因素而毀損,但遺留下的煙道仍然一段一段地殘喘綿延至山頭,以往的實用功能已消失了,卻成為今日遊人至此尋訪的觀光點。
|

兩條廢煙道攀上稜線後的巨大廢氣排放口
已然在目

廢煙道的廢氣排放口像個大煙斗
只有自然才有如此的大氣吞吐

趕快在廢煙道的廢氣排放口留影
以後想要自己冒險攀上此稜線的機會可能不多

爬上廢煙道上看金瓜石聚落
金瓜石位處基隆山稜線東側,道光初年廣東客家人入墾金瓜石地區,以地有大山峰,山形若金瓜便以此命名。金瓜石地區有三條溪流,靠東溪流名「內九份溪」,中間一條名「金瓜石溪」,近九份一條名「外九份溪」,亦即瑞芳金山部分,最後三條合一流入海口。其四面環山,峰峰相連,為「基隆火山群」中心,四周分別基隆、新山、九份、基連、金瓜石、獅子岩、牡丹、燦光寮、雞母嶺、草山十處火山體,由於板塊的碰撞和隱沒、張裂作用,發生岩漿侵入沈積岩或噴出岩體,再經熱水礦化作用,形成含金品位特高的富礦體。

準備進入一小段的廢煙道探險
煙道高約二公尺,寬一公尺半

走入廢煙道
煙道本身已有斷裂、腐蝕現象,且含重金屬物質砷,並不鼓勵遊客行走,如果還是想上去看看的話,記得小心自身安全。

從斷裂的廢煙道缺口看東北角風光

一路直下
視野無限寬廣

煙囪稜上望
南子吝山(196公尺)與遠處的鼻頭角

從煙囪稜看水湳洞陰陽海(黃金海)
水湳洞位於金瓜石北面,為北濱公路的中途站,附近台金公司廠房前的海灣,海水呈藍、黃二色,涇渭分明,便是獨特的陰陽海景觀。形成說法一是受地質和地理環境的影響,指因基隆山和金瓜石山中泥土所含的愚人金,加上基隆充沛的雨量而造成,一說是由於台金廠所排廢水污染海洋所致。

林宗聖老師帶領山友們
走向自然開拓視野

大自然登山會會長拿開山刀
一路幫山友披荊斬棘

回首煙囪稜

煙囪稜有點像石碇的筆架連峰

前面已經無路
只有從稜線下切

稜線的終點是黃家古厝
"江夏堂"
黃氏源出 :
一. 出自「嬴」姓。以國為氏。據《諸暨孝義黃氏族譜》所載,黃氏為嬴姓十四氏之一。
古代黃國在今河南潢川。後被楚國所滅,子孫散居四方,以國名為氏。
一. 出自「嬴」姓。以國為氏。據《諸暨孝義黃氏族譜》所載,黃氏為嬴姓十四氏之一。
古代黃國在今河南潢川。後被楚國所滅,子孫散居四方,以國名為氏。
二.古代南方蠻族有黃姓。在廣西南寧一帶。
黃姓宗支 :
穎川堂
黃霸之後穎川堂(黃霸公為漢代五大忠臣之一)
黃霸之後穎川堂(黃霸公為漢代五大忠臣之一)
江夏堂
黃香之後為江夏堂(黃香公為廿四孝子之一)
黃香之後為江夏堂(黃香公為廿四孝子之一)
其他
峭公之後分居各地,以郡為堂號者尚有礫陽、安定、房陵、漢東、上谷譙郡、種德、紫雲、千頃第等。
峭公之後分居各地,以郡為堂號者尚有礫陽、安定、房陵、漢東、上谷譙郡、種德、紫雲、千頃第等。
現在全球均以江夏堂為主

石砌的黃家古厝
質樸可愛
今臺灣黃姓者,其堂號多為「江夏堂」,而有錢人家則另分小堂號
附錄 : 金瓜石煙囪稜路線圖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