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青山有幸埋忠骨 - (2005.10.16汐止五指山產業道路 漫遊懷想)
2013/12/13 21:12
瀏覽3,50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褒忠   若淵書

今天本想走連接五指山公路與萬溪產業道路間的雙溪溝古道

不料找不到登山口

只好沿著產業道路漫遊

先到國軍公墓拜謁

溫文儒雅

有為有守的先總統嚴家淦先生

也看看所謂的"蔣陵"............

 

行程 :

五指山涼亭國軍示範公墓五指山涼亭→大湖山莊大溝溪葉姓祖廟圓覺寺碧山巖忠勇山


到汐止搭乘免費的社區巴士
上五指山
 
汐止市四面環山,接鄰內湖基隆七堵、南港、石碇、平溪、萬里、士林等周圍山區。其境內山脈皆未到達一千公尺,大部份山高多位於三百至六百公尺之間,東西走向為主;是為小型山系。

汐止市東南方為南港山脈,而南面山地屬大尖山系,最高峰為姜子寮山,海拔高度為七二九公尺;西北方為大武崙丘嶺,其中北面山地屬五指山系,最高峰為五指山(車坪寮山),海拔高度為六九九公尺,形成瑪鋉溪與基隆河的分水嶺,而與南港山脈遙相對峙:由此兩山系向中央基隆河河谷,地勢漸低。汐止境內山系主要由頁岩、砂岩所組成,含跨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等地層,就《臺灣山岳一覽表》得知,汐止境內有命名、查勘過的山至少有四十六座,其中以廿座聞名臺北近郊,其中以廿座山峰較為人們所青睞,計有:大尖山、四分尾山 、槓尾山、五指山、新山、柯子林山、金面山、烘內山、狗寮窟崙、鵠鵠崙、松柏崎山等..........
 

汐萬路車上看
拱北殿
 
汐萬路一段由汐止大同路進入,穿越高速公路下以後算汐萬路二段,拱北殿以後是汐萬路三段,然後會接萬溪(萬里-外雙溪)產業道路,再來進入萬里鄉萬崁路,最後會遇到台二線(濱海公路)。 
 

坐車直達
五指山森林公園
 
五指山亦明車坪寮山,標高六九九公尺,是汐止第二座大山。其山嶺平闊,終年多雲霧,民國二十四年(昭和九年)十二月十日,汐止街役長曾在該山植吉野櫻二千株,計畫作為賞花勝地,後又被當作牧場及整地成高爾夫球場,今因公墓設置在此,已漸少人登此座山,退出熱門的郊山路線,但其公路發達,可直通山頂,登山者可從五指山頂連登新山,或由柯子林山、金面身縱走五指山等,使得新山、柯子林山、金面山成為新興的登山路線。
 

五指山頂
往來四通八達
可往萬里、士林、內湖、汐止
 

五指山頂看汐萬路

五指山涼亭旁有一個三等三角點

國軍示範公墓入口
 
位於台北縣汐止市五指山的國軍公墓,是政府為了表彰國軍官兵生前對國家的奉獻而建造,於民國71年3月29日落成啟用至今。

幅員遼闊的國軍示範公墓,原本是一座高爾夫球場,於民國69年規畫籌建,70年動工,71年3月29日落成啟用,墓園總面積約為225公頃,不過,受地形坡度與山坡地開發、水土保育等限制,僅僅開發45餘公頃。
 
據悉,五指山國軍公墓裡除葬有前總統嚴家淦之外,另有12位一級上將與二級上將蔣緯國,依國葬法規定,國防部春秋兩季皆舉行隆重儀式,並由國軍高層到場主祭。
 
公墓共有9417門墓基可供安葬,並依軍階及特殊勳獎畫分區域,目前使用量已趨飽和,一但各階墓園使用完畢,則將停止受理安葬,改為安厝忠靈殿,容納骨灰。  
 

國軍示範公墓內階級分明
 
依據國軍現役及退伍除役官兵因病或意外亡故申請葬厝及旌忠狀作業第六條規定:國軍官兵符合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申請安葬國軍示範公墓:
  1. 現役期間因作戰或因公死亡
  2. 作戰或因公負傷,致傷劇死亡
  3. 生前曾奉頒勳章
  4. 服役滿二十年以上或支領退休俸者。另依據同規定第七條定:國軍官兵合於前條規定或生前奉頒獎章或服役滿十年以上者,得申請將骨灰安厝於國軍忠靈塔。                                                                                                 

國軍示範公墓配置圖

國軍示範公墓忠靈殿

青山有幸埋忠骨
國軍示範公墓特勳區內的
先總統嚴家淦先生墓園
 
兩蔣即將移靈到五指山國軍公墓「特勳區」安葬,該公墓不但依階級分配區域,且目前唯一安葬在此的文人只有我國第5任總統嚴家淦,軍方當年絕未想到兩蔣會移至國軍公墓安葬,所以特勳區裡的「最佳風水」就提供給嚴家淦

五指山國軍公墓安葬的區域分配是按階級分區,諸如特勳區目前只有17位,包括陸軍上將湯恩伯、空軍中將蔡名永、海軍上將宋長志等人。唯一的文人則為第5任總統嚴家淦。獲准安葬在「特勳區」的條件是:曾任三軍統帥的國家元首或曾獲國光、青天白日勳章,依法亦得申請安葬於國軍示範公墓特勳區。

也因為有此條件限制,許多一級上將或二級上將無緣入葬於此特勳區,在「特勳區」唯一的文人是前總統嚴家淦,他是在民國83年,由當時的副總統李元簇以國葬規格安葬。當時軍方認為,兩蔣斷不可能進入五指山 公墓安葬,因此將唯一的帝王穴位的龍穴排給嚴家淦的墓穴。

蔣家人死後安葬地,除蔣中正暫厝在大溪慈湖、蔣經國暫厝在大溪頭寮外,蔣宋美齡目前在安放在美國墓園,蔣緯國安葬在五指山 公墓,蔣孝文以及蔣孝武安葬在白沙灣安樂園,蔣孝勇遺體已經火化,放置在舊金山寓所。

 

嚴家淦先生墓碑及墓誌銘
由陳奇祿題寫
 
嚴家淦先生,字靜波,民國前七年(西元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三日(農曆九月二十五日)生,江蘇省吳縣人。

家淦先生曾任經濟部長、臺灣省政府主席、財政部長。民國五十二年十二月出任行政院院長。民國五十五年經國民大會投票通過,當選第四任副總統,成為我國行憲後首任文人副總統,仍兼任行政院院長。民國六十一年五月,經國民大會選舉,連任第五任副總統,民國六十四年四月五日,先總統蔣中正先生病逝,家淦先生依憲法規定,在六日上午十一時宣誓就任總統。

民國六十七年五月二十日,家淦先生總統任期屆滿卸任,仍被敦請擔任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會長及國立故宮博物院 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這兩項名譽職,也在民國八十年三月間先後辭卸。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家淦先生病逝於臺北榮民總醫院,享壽九十歲。
  

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紀念碑
 
蔣經國落款題字的「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紀念碑」日期是民國七十一年的「三二九」黃花崗起義革命紀念日。
 

兩蔣即將入土的地方
"蔣陵"
 
故總統蔣中正、蔣經國墓園工程接近完工,但蔣家家屬主動要求變更設計,於墓園入口處景觀牆上高掛「蔣陵」二字,帶有濃厚的帝王色彩,引發高度關注。

這也是台灣第一座在官方土地上、由國家經費支出興建的「陵」。儘管蔣家家屬對外一切低調,但兩蔣墓園高聳的景觀牆、整體環抱式的設計,加上「蔣陵」二字,讓在示範公墓祭拜將士的人想不注意都很難。

兩蔣移靈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當初是蔣家家屬主動提出,在陳總統指示下,軍方隨即成立專案工作小組進行工程招標發包,目前工程已接近竣工階段,只剩下部份細部尚待收尾,全案工程經費達二千餘萬元。

據指出,得標的工程案設計與實際完工略有出入,蔣家家屬主動提出許多建議,承包建築師在充分尊重家屬意見下,同意增加部份設計變更。

其中,最主要的變更在於墓園入口處,原本蔣家家屬希望低調,因此景觀牆門上一開始並無文字,家屬隨後改變心意,主動向建築師提出變更案,並指定要在景觀牆門上加設「蔣陵」二字,家屬更提出請蔣家舊屬、前故宮博物院 長秦孝儀書寫的「蔣陵」篆體字樣,要求照此安置。

負責規劃設計兩蔣墓園的楊瑞禛建築師對此相當低調,表示這項安排的確不在原始設計上,是在尊重家屬的建議下進行。

軍方相關人士指出,蔣家家屬提出這項要求,是希望即使在軍人示範公墓內,「兩蔣也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場域,以示與其他人的區隔性」。

此外,在墓園內部,據軍方官員表示,建築師與蔣家溝通後,決定在內景觀牆上設置蔣中正生前最喜愛的岳飛「滿江紅」詞,蔣中正當年曾親筆寫下「滿江紅」,傳給蔣經國、蔣緯國二人,並要求二人熟唱,以惕勵蔣家子孫,家屬認為蔣中正這項墨寶有其特殊意涵,安放在墓園內更具意義。

另據瞭解,包括故總統嚴家淦及位列示範公墓特勳區內的多位已故一級上將,在墓位規劃設計上,都依規定安放由現任總統發出的褒揚令,但在兩蔣墓園方面,軍方內部傳出蔣家家屬曾建議只安置記敘生平事跡的墓誌銘,至於現任總統的褒揚令,家屬則未置可否,這也是兩蔣墓園內部還有小部份尚未完工的因素之一。

   

"蔣陵"入口

「蔣陵」二字
是由蔣介石的舊屬
前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題寫

從門縫看到的「蔣陵」內部

看過「蔣陵」
踽踽獨行於五指山產業道路
尋訪雙溪溝古道入山口

五指山產業道路上偶有重型機車
呼嘯而過

也有賣力踩踏的單車騎士

路旁不知名的蝴蝶

五指山產業道路的別墅群

從五指山一路走下來到大湖山莊後
大溝溪

大溝溪裡戲水的
拉不拉多犬

葉姓祖廟正在舉行全台秋祭大典
 
坐落在台北市內湖山區,號稱全台最為壯觀的葉氏祖廟,今年將特別擴大舉辦葉姓祖廟的秋祭大典,希望藉由文化座談等各項活動的交流,進而凝聚全台葉氏宗親的向心力。台北市的葉氏祖廟原本建在台北市五常街,民國59年遷到鯉魚山腰的風水寶地現址。
 

圓覺步道

圓覺瀑布下的溪谷

與山爭地的結果
坍方的圓覺寺

從碧山路上碧山巖
還有460階

碧山晨鐘碑

「碧山晨鐘這首詞曲是民國七十三年(1984)中秋,碧山巖董事會商請范光陵博士填詞、林二教授作曲。

碧山晨鐘,綠岩醒夢,
七星山反照龍脈峰。
人生似殿前一瓢雲,多少無奈,多少珍重。
總歸在贏不了、和不了、走不了的棋局裡,
牛角尖上,是非同;萬花筒裡,黑白重。
統統在碧山晨鐘聲裡,談笑西風。

碧山晨鐘,幻境映紅,
聖王石迴響大湖風。
命運似水面一漂萍,浮又如何,沈又如何。
豈非是扮王侯、扮將相、扮龍套的舞台中,
雙溪曲流,且百忍;孤蟬長鳴,說中庸。
統統在碧山晨鐘聲裡,化解成空。

  

碧山巖俗稱"尖頂"
 
碧山巖主祀開漳聖王。開漳聖王陳元光,是漳州人的守護神。陳元光原籍河南省光州固始人,生於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平定南蠻,開閩有功,55歲時戰殁,朝廷追封為聖王並立廟。千百年來,陳元光受到閩南百姓祭祀並尊崇為「開漳聖王」。隨著閩南移民至台灣,開漳聖王的宗教信仰亦跟隨來台,庇佑著移民的心靈。
 

碧山巖開漳聖王像
 
開漳聖王,又稱聖王公,陳聖王,即陳元光。陳元光,字延炬,號龍湖,光州固始人(今屬河 南)。生於唐顯慶二年(657年)二月十五日。幼年慕道,十三歲時隨父陳政戍閩。唐高宗時,陳政統嶺南行軍總管。父去世於官,陳元光即代領父眾,親自率一旅之眾,攻打盤踞福建地區之蠻夷,激戰數月,大獲全勝。清同治十年《福建通志》稱,唐中宗嗣聖三年(686年),陳 元光疏言:「周官七閩,宜增為八,請建一州,泉、潮間」。陳獲旨得准開建漳州漳浦郡,並受命掌嶺南行軍總管、世守漳州刺史。陳元光又疏部曲許天正、馬仁等幹略,請授司馬等職。從之。陳元光即率眾等在漳州剪除荊棘,營農積穀,奏立行臺,四境遂無枹鼓之聲。唐 景雲二年(711年),在討伐藍奉高時,陳元光戰死。詔贈右豹韜衛大將軍,立廟漳浦。唐開元 四年(716年)進封穎川侯,謚昭烈。宋代時,又封為廣濟王、靈著王和成惠王。

神跡和奉祀:開漳聖王一直受到福建漳州和香港、台灣以及東南亞地區的福建漳州籍民眾 的崇奉和信仰。漳州本地民眾對開漳聖王的奉祀從未中斷過。台灣省內,凡是閩南漳州人士 集中居住的地方都有開漳聖王的供奉。每年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神誕之日,漳州籍民眾都要到廟中祭祀或舉行神誕道場。
 

碧山巖慈母像
小時候我曾在這裡寫生過
歲月悠悠
已過了數十個寒暑

碧山巖俯瞰內湖地區

碧山巖往忠勇山的石階路

白鐵無辜鑄佞人
忠勇山頂上蔣介石的銅像


     
 
附錄 : 徒步路線回想圖

五指山涼亭國軍示範公墓(蔣陵)五指山涼亭→大湖山莊大溝溪葉姓祖廟圓覺寺碧山巖忠勇山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國內旅遊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