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走在台灣鐵枝路上 - (2004.01.31平溪鄉 菁桐之旅)
2013/11/09 22:33
瀏覽49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台北縣政府近年來元宵前後都舉辦平溪天燈節活動

今天大年初十週末
晚上在十分風景區舉辦放天燈祈福活動
命名為
美夢成真之夜

於是
上午搭上平溪線火車趕赴這場盛會
本想先暢遊平溪線上的各個名勝
晚上再去十分放天燈

豈料光在菁桐閒逛
就花去了大半天
要想欣賞平溪之美
只有留待下回
慢慢的品味了..........
 

菁桐老街旁的平溪觀光火車
 
平溪支線鐵路往平溪線的火車在侯硐站發車。平溪線沿著基隆河河谷溯溪而上,自三貂嶺起經大華、十分、望古、嶺腳、平溪到菁桐,全長12.9公里,沿線地勢險峻,風景秀麗,是僅存的三條台鐵支線中最具礦場風味以及觀光價值的鐵路支線。平溪鐵路的歷史,最早是屬於台揚礦業自行興建的運煤鐵道,西元1921年完成通車,1929年被台灣總督府鐵道局徵收,光復後由台鐵所接。平溪線沿線共計經過15座橋樑6座隧道,短短的一段路特色十足


菁桐車站
 
菁桐坑位於平溪基隆河最上游,也是平溪線鐵路的終點,是平溪地區最典型的礦業聚落。1920年,因台陽礦業所屬的石底煤礦與菁桐煤礦陸續開發,及平溪鐵路的完成,使得此地轉型為礦業聚落。為了大批移入的礦工與職員,台陽公司在此興建大批的工寮和職員宿舍,如今尚存的有白石腳日本宿舍區,以及一坑、二坑一帶,設置的福利社提供日用品,另外也建有俱樂部及礦工醫院,街上也充斥各式商店,如照相館、洋裝店、洗衣店、西藥房、飯店及酒店等。據聞當時礦工一出礦坑,便湧上街頭,街上可說是燈火通宵達旦。





從菁桐選洗煤場看菁桐車站 

菁桐車站建於1931年,完全日式木構建築,鐵道對面有台灣最長的降煤櫃,是運煤量最多的火車站。在礦業沒落後,1987年五月和十月,石底大斜坑及菁桐煤礦分別收坑停採,許多礦用建築已人去樓空,山坡上仍有日據時代時期棄置煤礦廢土的棄土區。數條運煤專用的台車道輻輳於菁桐車站,鐵路終點北側的大片礦用土地,原是石底大斜坑洗煤卸煤裝車的地方。



菁桐車站前
在天燈DIY的民


菁桐當地義工在月台上
講解菁桐的歷史過往



選洗煤場
 
平溪菁桐選洗煤場:在民國二○至六○年代,台陽公司在菁桐坑的石底煤礦是全台規模最大礦區。選洗煤場建於民國二○年代,最能代表礦區的建設規模,堪稱煤礦博物館。


石底大斜坑長3公里
以30度斜入地底1000公尺


礦區廢置的倉庫
成了盤根錯節的雀榕展示場


精衛能填海
捨石亦成山
煤礦棄置的棄土區成了捨石山
山上建了一個煤礦紀念公園


菁桐坑太子賓館俱樂部 (渠蓮精舍) 為私人產業
開放參觀 禁止攝影
 
佔地600餘坪,其中建坪202坪,比金瓜石 太子賓館還大上60餘坪。據文史調查,此建築物與日本「太子」並無任何關聯。太子賓館所用的建材是台灣最好的檜本,設計的樣式卻是日本皇室的格局,是台灣現存日式木造房屋中最具特色的建築。

此一建築完成於西元1922為「和洋折衷」風格,此風格在當時是相當流行。屋內的建材多為原始建材,保存良好,非常難得。庭園中有一座「台灣島」形狀的水池及高大的南洋椰子樹,象徵日本將台灣作為南進東南亞殖民的霸權心態。主臥室(太子寢室)有床間(篷)TOKNOMA床門支柱都是高級原樣原本,有著濃厚的貴族氣息,客間、主間、次間、客廳、會議、大廳(洋式設計和式作工)每間均有壁龕,作為裝飾花卉書畫陳列之用,給人樸實又高貴的感覺。館側隨從房屋有數十種窗檽、門花、花樣繁複精美,均為行家精細雕刻而成。

此建物現為清修聖地,屋主感念先人、臻知卓見,願將此建物捐出作為古蹟永遠保存。此乃菁桐坑之福。


遠觀太子賓館俱樂部 (渠蓮精舍)


菁桐白石村的台陽日本宿舍現已改為餐廳
(皇宮咖啡館)


我在皇宮咖啡館庭園用餐


平菁橋上的礦工雕塑
 

 

 

首頁

 

附錄 : 菁桐景點位置圖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國內旅遊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