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茲中國 若淵篆
古文字最早出現「中國」一詞,是在陜西寶雞賈村出土的青銅器「何尊」的 銘文中,內容是 「唯王初遷宅於成周....,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或」。「或」即「國」字。銘文意思是說武王滅商後,祭祀天庭告知:「我將從此居住在中國」。所以「中國」一詞在西周時期較明確指的是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iiy1Bd-dR0
國立故宮博物院年度大展「赫赫宗周─西周文化特展」10月8日 起盛大開展,展出176組件台北故宮館藏與來自中國大陸陝西8個博物館的珍稀文物,揭開距今3千多年前西周輝煌歷史;特別是2003年出土的單氏家族青銅器物,更見證大歷史家司馬遷史記裡關於西周記載的真實性,轟動兩岸考古與歷史界。
中國大陸陝西省是過去西周主要統治中心,1970年代,當地考古發現微氏家族窖藏與(弓魚ㄩˊ)國墓葬,2003年、2005年陸續挖掘出單氏家族窖藏與芮國墓葬稀珍文物,這些大量出土的玉器、金器與青銅器都是第一次在台北展出。
其中,有2件屬於大陸一級文物的明星器物「何尊」與「牆盤」是首度赴海外展出;陜西出土的「(害夫ㄏㄨˊ)簋」、「(害夫)鐘」與台北故宮鎮館之寶「宗周鐘」,3件由周厲王親自下令鑄造的青銅器、分藏兩岸的王器也是破天荒聚首合展。
此外,單氏家族窖藏出土的「逨盤」與微氏家族「牆盤」等青銅器上銘文,詳細記載西周歷代王世的傳位順序,更證實歷史學家司馬遷史記記載西周史實確有根據。故宮表示,本次特展是一次相當完整的西周文物展出,對於了解西周歷史、周人宗法、禮儀制度是一次極為難得的機會。
逨鼎
(害夫ㄏㄨˊ)簋
何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CURpWiLek8
徐雲遊寶雞青銅博物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NzH-MHkq6A&ab_channel=%E5%BE%90%E4%BA%91
何尊內底鑄銘文12行、122字,3字殘損,現存119字。記述成王繼承武王遺志,營建東都成周之事,可與《尚書·召誥》、《逸周書·度邑》等古文獻相互印證,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
銘文全文如下:
唯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弼文王,肆文王受茲大命。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嗚呼!爾有惟小子,無識視於公氏,有毖於天,徹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訓我不敏。』王咸誥。何賜貝卅朋,用作庾公寶尊彝。唯王五祀。
大意是:成王五年四月,開始在成周營建都城,對武王行禮福之祭。丙戌日,成王在京宮大室對宗族何進行訓誥說:「你的先父公氏追隨文王,後文王受天命,武王克商後告祭於天,以這裡作為天下中心,治理民眾。」成王將貝30朋賞賜給何,何因此作尊以紀念。
散氏盤
毛公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