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乘興來到重慶北路民權國中門前,準備參加遊覽車一日遊行程,原本選定桐花快樂遊的苗栗出關古道或怡泰旅遊的瑞芳山健行活動,沒想到都額滿了,心想已經出門了就隨興走走吧,在這充滿歷史印記的大稻埕散步,說不定轉個角就會遇見百年古蹟,與你深情對話呢 !
一路走來,果真是如此............
09:15 仁安醫院(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延平北路二段
09:47 大稻埕慈聖宮(媽祖廟)- 保安街
09:59 保安捌肆(順天外科醫院故事館)還沒開門 - 保安街
10:10 文萌樓- 歸綏街
10:15 舊市場普願宮- 歸綏街
10:21 大稻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遇見新莊社區大學老師正在帶隊導覽古蹟,遂一路跟行聽講)- 甘州街
10:43 呷二嘴米苔目店(學員們吵著要吃)- 甘州街
10:50 江山樓舊址(普願宮對面)- 歸綏街
11:03 波麗路西餐廳- 民生西路
11:08 新芳春行- 民生西路
11:18 十字軒- 延平北路二段
11:20 功學社創樂館- 延平北路二段
11:23 大光明戲院舊址- 延平北路二段61巷
11:27 王有記茶行(店主介紹製茶過程)- 重慶北路二段
11:54 義美食品(大安醫院舊址) - 延平北路二段
12:12 永樂市場喝清草茶- 民樂街
12:20 曾定理命理館- 永昌街
12:30 臺北霞海城隍廟(導覽上午場結束,解散各自覓食)- 迪化街一段
12:34 大稻埕故事工坊- 迪化街一段
12:45 參觀保安捌肆(順天外科醫院) - 保安街
13:02 保安街麵攤午餐
13:13 星巴克咖啡館保安門市(大稻埕葉金塗古宅)喝咖啡 - 保安街
14:01 捷運大橋頭站
09:15 仁安醫院 (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 延平北路二段
仁安醫院現為「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的長駐據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G4e4_ky2fM
仁安醫院創立人柯謙諒醫師1927年在此設立西式醫學診所。白色面磚及古典山牆的外觀,呈現出鮮明的街區景觀,具有時代意義。館內至今仍可見到柯家人的生活巧思,玻璃窗上的柯字設計、圓柱上的翠葉白菜,都有獨樹一格的家族特色。2000年初,仁安醫院原屋主柯賢忠與柯陳美英夫婦,懷抱翻新改建仁安醫院的想法,為了能留下展現在地文化脈絡且具有時代意義的建築,在林長勳建築師的建議下,透過容積移轉的方式將建築物全棟保存,並捐贈給臺北市政府,作為「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長期服務駐點。
2009年1月15日社區營造中心正式進駐仁安醫院,歷經多年運作,持續提供公私部門社區營造業務推動協力平臺、社區營造工作資訊交流平臺、社區營造規劃機制支援/諮詢/輔導中心、社區營造人才育成中心、聯盟之功能,逐步發展成為本市社區營造業務推動重要據點。
仁安醫院現正展出「城市遇故知」
城市遇故知
台北/首爾/上海 都市更新自我實踐計劃
時間:2015.04.19~2015.05.31
地點: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 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237號
每日開放:10:00~12:00pm, 14:00~17:00pm (週一休館)
理想的城市應該是怎樣的呢?西方歷史上無數的哲學家和建築家都曾探討過這個問題。不過,他們總將理想的典範冀望在未來的某處,卻很少從過去的歷史尋找答案。比起對理想城市帶有一種烏托邦的想像,我們認為所謂理想的城市並不會存在於一個靜定的模式,而是一個動態的平衡,一個透過歷史的積累而能夠適應各種變化的狀態。這個展覽呈現東亞三個城市(臺北、首爾以及上海)鄰里更新的案例,透過經驗觀察與空間研究,萃取不同城市空間紋理、治理機制中試圖保持動態更新的規劃方法,藉此提出整合性的觀點,試圖逼近一種接近於理想的狀態。
二戰後東亞城市迅速發展,幾個大城市如上海、首爾、台北,皆以迅速的腳步城市化,並在許多鄰里區域以複合式使用的方式發展,雖然上海的發展軌跡稍有不同,但也在70年代末後取得了重新積累的契機。在“城市化”和“再城市化”過程中,我們觀察到,幾個特定城市中的鄰里沒有因為市中心商業區的轉移、住宅區往郊區擴散而失去鄰里的活力,反而透過了歷史的進程將生產、供給,和消費集中在同一塊地上中,用不同的方式自我繁衍更新。時至今日,鄰里的多樣化由複合密度裡油然而生,創意智慧自然呈現。
跨國研究的視野下,我們發現當代東亞城市共同面臨到都市發展的困境之一,為這些城市都已經達到甚至超過戰後第一波都市發展的時限與邊界,正如火如荼地在老舊城區進行城市更新和重建。而依著不同城市的脈絡織理、社會政治經濟結構與人民對財產持有的觀念,也映照出許多都市更新不同的狀態。最常見、也可能是不同城市最容易觀察到的共通點當然是越來越多的舊社區,以容積調整的方式被更新改建成高度房地產資本導向的高樓區。此外也有另類的方式,利用舊社區改造、創意工作者進駐等重建模式,試圖找出一種新舊共存、街道文化再造的理想生活雛形。然而在更新的地圖之外,更有許多老舊鄰里,由於產權極度分散複雜,難以整合,即便房屋使用年限已到,隨時有安全的問題,仍長期處於發展凍結狀態,導致城市更新的遲緩。
總結臺北、首爾和上海的另類城市更新案例,我們可以學到甚麼?而在我們東亞城市的轉變過程中,所謂的創意是甚麼? 我們又如何表述,從經驗中累積發展可操作的規劃方法?透過展覽的舉辦,我們希望將臺北、首爾以及上海的自發性城市更新自我實踐方法,落實在臺北的老舊社區,希望可以逐步挑戰目前想像力缺乏的城市更新過程。這是一個讓對都市更新不解或不爽的你/妳,一起參與的設計展覽!
毛玻璃上有柯字圖案
路加再造
路加(希臘語:Λουκας)是保羅傳道時的同工,他是《新約聖經》中《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作者。雖然路加這個名字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但是《聖經》只提到他三次,因此有關他的背景的介紹並不詳細。根據保羅書信中透露的信息可以得知,路加的職業是醫生,使徒保羅稱他為「親愛的醫生」和「我的同工」。
09:47 大稻埕慈聖宮 (媽祖廟) - 保安街
大稻埕慈聖宮俗稱大稻埕媽祖宮,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保安街49巷17 號,為主祀天上聖母媽祖之道教廟宇,與法主真君廟、霞海城隍廟共稱大稻埕三大廟宇。大稻埕慈聖宮,本為大稻埕地區之福建省同安縣移民所信仰的媽祖廟,是為該地區同安移民的信仰中心。
慶清嘉慶年間,由泉州府同安縣人奉迎來臺,最初祀於臺北艋舺,1853年,艋舺的頂郊三邑人,為求穿越池沼,燒毀安溪移民的信仰中心艋舺祖師廟,假道偷襲下郊的泉州府同安人,是為「頂下郊拚」事件,同安人遷徙到大稻埕。媽祖神像亦隨同安人遷徙到大稻埕,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重建於今西寧北路和民生西路交界處,廟前正是貿易對渡碼頭。
1910年,日本官府實施市區改正,拆除廟宇,當地同安人士乃集資遷移至延平北路現址,並利用原始的樑柱與石材重建廟寺,1914年重建完成。原貌留存至今的慈聖宮,平面格局屬於中國傳統廟宇建築,前後各六進兩殿,兩旁有廂房。
10:10 文萌樓 - 歸綏街
文萌樓是位於台灣台北市大同區的前公娼館。台灣第一個標誌性工作與性工作者運動的古蹟。2006年台北市文化局指定文萌樓為市定古蹟,至今仍是全台唯一被列為古蹟的情色場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FVCTwQvc40
10:15 舊市場普願宮 - 歸綏街
路上遇見新莊市社區大學的古蹟導覽活動
10:21 大稻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遇見新莊社區大學老師正在帶隊導覽古蹟,遂一路跟行聽講) - 甘州街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於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5月28日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這座教堂是臺北地區僅存的三座建於日治時期的長老教會教堂,亦是三者中興建年代最早者(另外兩座教堂是濟南教會與淡水教會)。
大稻埕教會的前身是「大龍峒禮拜堂」,但禮拜堂後來因為中法戰爭而被憤怒的民眾攻擊毀壞,之後便改於枋隙重建。後來因為教友日增而使空間不敷使用,遂由李春生長老提議並捐地出資興建今天的大稻埕教會,而這座教堂的建築樣式還是李春生前往福建廈門考察當地教會建築後修改而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該教堂又因為老舊及空間不敷使用而有拆除改建之議,而後臺北市文化局逕行決定將建築物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然而教堂卻遭人雇用怪手於2002年5月26日凌晨1時20分破壞,造成正立面毀損。後來由教會利用奉獻基金進行建築的修復工程,現在已經完成修復工程,並架設管風琴。
10:50 新莊社區大學老師在江山樓舊址 (普願宮對面)介紹江山樓
江山樓是日據時代的風月文化中,最引人注意的酒樓,經常設有豪華的排場提供藝旦演出,讓不少士紳名流樂而忘返,當時俗諺甚至說:「未看見藝旦,免講大稻埕。」
江山樓建於日大正6 年(西元1917 年),是來大稻埕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樓主吳江山,本是「東薈芳」股東,後獨資興建樓高四層的江山樓(共7 間宴會廳,可容納5 百人,頂樓還設有可以俯瞰大臺北的「遊步場」)。大正10 年11 月,刊於《臺灣日日新報》的< 江山樓新旗亭>,說明了江山樓的源起與野心。大正12年,開幕才兩年的江山樓,即獲選為招待日本裕仁太子的指定餐廳,一時間聲名遠播,此外,江山樓也是當時雅士名流最重要的聚會及招待所。昭和10年到12 年間(西元1921~1923年),刊載藝旦寫真、名媛情史、鴛鴦蝴蝶小說的《風月》、《風月報》應運而生,猶如時下流行的八卦刊物,除了< 花叢小記>、< 花訊>、< 名媛書畫>、< 花事闌珊> 等專欄,還大方談論「中華名人愛妾艷史」、舉辦「新春臺北美人人氣投票」;而日據時代三大詩社,瀛社、櫟社、南社,多次在江山樓舉行詩會,擊缽聯吟;江山樓總管郭秋生,更因提倡臺灣話文字化、創辦《南音》雜誌、成立「臺灣文藝協會」等活動,成為鄉土文學的重要旗手。
歸綏街江山樓舊址現為玉暉大樓
白鶴靈芝別名仙鶴草
11:03 波麗路西餐廳 - 民生西路
波麗路餐廳,為台灣現今僅存最具歷史的西餐廳,成立於西元1934年,迄今已八十年。日據時期,創辦人廖水來先生,曾在日本人所開設的西餐廳學習廚藝,後受友人的鼓勵自行創業,並以「鄉村咖哩飯」和「精緻西式套餐」聞名至今。
麗人、才子、好姻緣!本餐廳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為『相親場所』:台灣早期民風純樸保守,男女姻緣多由媒人撮合,而在當時可供男女雙方介紹認識的隱密地點甚少,而波麗路遂成為最佳定情場合,早一輩在台灣有不少夫妻是在這裡相識,再一起攜手走向紅毯的,據說一家兩代都是在波麗路「湊合」的還不少。
路這麼一直走下來,廖君以對藝術、音樂的喜愛,一生長期資助台灣年輕本土畫家,而本餐廳『波麗路』即以法國名作曲家拉威爾一首圓舞曲『BOLERO』作為店名,同時以擁有台灣第一流的音樂設備、播放進口古典音樂作為廣告,在物質貧乏的年代,吸引無數文人雅士、政商名流前往,而來波麗路『聽音樂、論時事』頓時成為當時台北人流行時尚指標之一。
11:08 新芳春行 - 民生西路
新芳春行,台北市民族西路309號。杏花閣大酒家就在它的附近。
一世紀前,福建省安溪所飄洋過海的茶苗,讓大稻埕一路芬芳至今。這裡是臺北歷史璀璨明珠,各地商賈匯聚於此,德意志、丹麥、法國領事館以建築帶來異國風情,與德記、怡和洋行交流世界生活,不僅見證臺北城最繁華光輝,進而帶動經濟文化發展,大稻埕被喻為「台灣的文藝復興時期」發源地,許多建築街闊仍為代表性地景藝術。
「新芳春行」建造於1930年代,為當時外銷南洋的茶行之一,內部結合「茶行」、「烘焙茶工廠」、「倉庫」與「主人住宅」等4種空間機能。建築物為三樓店屋形式,為三崁街屋,每崁三小階,水平帶狀女兒牆,屋頂突出三角形山頭,裝飾花草圖樣的泥塑,中間牌樓面退縮作陽台。正立面泥塑出自名匠郭三川之手,內部木雕、家具、樓梯扶手具藝術價值。
韋處厚有一首〈茶嶺〉:「顧渚吳商絕,蒙山蜀信稀。千叢因此始,含露紫英肥。」說的是顧渚茶與蒙山茶都是稀有珍品,連茶商都無法得手,令人空自欣羡。想到茶山上一片茂密的新茶,肥嫩的紫芽含著露水,不禁神往。
11:20 功學社創樂館- 延平北路二段
在台灣家喻戶曉的功學社,創立於 1930 年,創辦人謝敬忠總裁及其兄弟當時在高雄旗山創立「萬屋株式會社」;光復之後,因所銷售之產品對象多為學校師生,謝氏兄弟改萬屋為「功學社」,亦即功在(貢獻)學校及社會,期使每一位功學社員工皆能以此為職志,提昇人類生活素質文化。1955 年,成立貿易公司,從事香蕉出口貿易及進口樂器、體育用品、學校用品等;1956 年正式於台北蘆洲開始製造口琴整體來看,功學社投資的產業領域相多元,組織經過調整後,1999 年之前,集團大致可以分成三大領域:「功學社教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管樂、打擊樂製造及出口銷售,「功學社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機車製造及銷售,「功學社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則負責代理進口及銷售山葉樂器,但由於企業間產品差異甚大,彼此的互動並不多。1999年,功學社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因為結束山葉代理,轉型為控股公司型態,部分業務納入功學社教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黃鐘花
11:27 王有記茶行 (店主介紹製茶過程) - 重慶北路二段
夾在重慶北路和延平北路間的民生西路段(早年稱「朝陽街」),是大稻埕茶行最密集的地方,全盛時期多達三百家。位於重慶北路二段64 巷26 號的有記名茶,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茶葉精製廠,除了現代化的鏈板式乾燥機、滾切式切茶機,也保留了古早的原木風選機、茶箱和傳統炭火焙茶技術。
經參陸羽 歌託盧仝
夜合花
義美食品隔壁的URS27W是個展覽空間
URS27W原為茶行,位於大稻埕地區極富特色的太平町商圈,緊鄰抗日先烈蔣渭水先生所主持的大安醫院、文化書局與台灣民報,現由義美聯合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義美聯電)與財團法人蔣渭水文化基金會所合作組成的經營團隊,攜手進駐,以影像實驗為主題,透過影像創作者之觀察角度,重新挖掘紀錄街區與思考未來的影像實驗空間。
URS27W立面
12:12 永樂市場喝青草茶 - 民樂街
老師翻出她阿公在「曾定理」命相館批的命書
民國五十年時的廣播收音機執照
12:30 臺北霞海城隍廟 (導覽上午場結束,解散各自覓食) - 迪化街一段
12:34 大稻埕故事工坊 - 迪化街一段
大稻埕故事工坊位於迪化街商業帶最興盛之地區,為迪化街南段主入口區,南段中心地帶,周邊包括永樂市場及廣場周邊。亦為北市府指定之77棟歷史性建築物之一,它是一座巴洛克加上現代式樣的精緻建築。
在92.12.23都市設計審議通過後,便開始一系列的修復計畫,並於98.11.02領得使用執照,隔年申請接水、接電、建物登記及門牌等。本棟建築位處迪化街商業、人文、歷史最繁盛之地區,是迪化街南街主要入口、霞海城隍廟、永樂市場前廣場,人潮滙流之重心。
昔日的順天外科醫院變身為
「保安捌肆」咖啡館
欣傳媒 | 記者許家禎/專題報導
日治時候的順天外科醫院,現在變身「保安捌肆」新生活美學空間,一樓有四月望雨「台灣民謠之父」鄧雨賢的常駐展、二樓有永樂座書店進駐、三樓則不定期有音樂、紅包場、展覽與講座等活動。令人意外的是,從策劃到開幕不到3個月,不只當地仕紳與文史工作者紛紛參與活動,也吸引不少喜歡藝文活動的年輕族群。
「老屋新生不是從天而降一個新空間,而是要人們藉由參與公共活動讓歷史傳承下去。」館長宋苾璇強調「保安捌肆」最重要任務,就是轉載當年順天外科醫院與街屋、還有人的關係!2012年6月,老屋經過漫漫7年時間改造完成拿到建照後,交由宋苾璇與伙伴朱苡俊接手之後規劃空間的相關事宜,兩人憑著對老屋的熱情要讓它「由內而外都重生」。
不過她坦言,其實當初與朱苡俊也曾經考慮過將改造好的空間,規劃成藝廊、花店,甚至是重現順天的醫療概念,但考量到財務與空間規劃的中心思想「公共性」,於是最後決定邀來多位藝文伙伴與單位,打造一個可以看好書、聽好樂、看展覽的藝文空間。
2013年3月8日保安捌肆開幕,同一時間一樓的四月望雨鄧雨賢音樂展,也會展出一整年。原來,當年日治時代著名的第一劇場與第一唱片行就在轉角路口不遠處,宋苾璇找來同樣在大稻埕發跡的台灣民謠之父鄧雨賢,與其音樂文化協會合作,而鄧雨賢之孫鄧泰超也坐鎮為人介紹,希望藉由音樂的元素來重現當年流行的生活與音樂。
從音樂出發,再整合文學與藝術,因此二樓有永樂座書店進駐,負責人石芳瑜說一開始認為這裡位置太偏僻,不是書店的一級戰區,直到她親眼看到這裡的空間,老味道中不失現代的開闊空間感「喜歡極了」才決定進駐,巧合的是「永樂座」名字的由來,就是來自大稻埕另一間著名劇院,彷彿一切都是緣份!
而為了符合在地文化精神,書店裡除了有二手書籍外,還有在地文學、歷史與音樂相關書籍。同時,「前世順天」做為當地著名醫院醫治病人,「今生保安捌肆」也在二樓書店內販售在地自然的零嘴與農特產,強調「吃的健康」概念。另外,最讓石芳瑜開心的是,這裡還有三樓能做藝文活動。
原來,原本在台師大經營書店的石芳瑜,一直苦於找不到地方可做藝文活動,而這裡三樓的空間正好能做為她繼續餵飽藝文粉絲的活動餐廳呢!於是從開幕以來,這裡辦過品酒會、插花課、音樂會、紅包場、展覽與講座。找來音樂創作人鍾成達與盲人歌手王俊傑,重現百年前大稻埕酒店現場,演唱一首首那卡西風味的台語老歌,讓在場聽眾如癡如醉,其中不乏幾位外國人士。
此外,金鐘獎得主、音樂家柯智豪也來表演,他的外曾祖父當年就在永樂町行醫、外祖父與外祖母則時任中山分局局長與經營永樂亭高級餐廳,參加那場表演的聽眾們深受感動,直呼這是「血液的呼喚」!
「有內容才能把人帶進來!」除了音樂與書店,這裡還集結藝術品牌觀止堂、貝瑪畫廊等藝文單位辦活動,不只當地老一輩、文史工作者被記憶吸引進去,就連年輕族群也開始對在地文化感興趣,在保安捌肆裡,歷史著實被傳承了!
12:45 參觀保安捌肆 (順天外科醫院) - 保安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fiyqsaWPY
間黑男 - 怪醫秦博士的本名
《怪醫黑傑克》(ブラック・ジャック、Black Jack),為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的作品,也是日本醫療漫畫的先驅。臺灣及香港舊譯《怪醫秦博士》,但香港、新加坡版原作漫畫仍用此稱。
大稻埕葉金塗古宅 變身故事咖啡館
NOWnews記者彭夢竺/台北報導
這裡原本是當時大稻埕的富商之一,人稱「鳳梨王」的葉金塗古宅,1929年落成,以巴洛克式風格為主的3層樓建築,裝潢上為繁複華麗的花玻璃,是30年代牌樓厝最華麗代表作之一。
2014年的葉金塗古宅外觀依舊,內部變身成為星巴克,成為台灣第9間典藏門市、第6間特色門市,也是第1間消費者在點餐後,必須走出店外,經過迴廊與歷史的洗禮,找到位子入座的門市。
統一星巴克總經理徐光宇表示,為了讓民眾深度體驗咖啡與台灣在地文化,星巴克多年來持續在全台各地打造「咖啡故事館」,將在各地尋找到的老式建築,透過星巴克設計團隊的努力,融合歷史、人文、咖啡三大元素,創造風情萬種的特色門市,像是雲林虎尾三級古蹟的虎尾門市、台北重慶門市、漢中門市、基隆義14門市、台北振興門市等,都再次創造社區記憶,成為當地新地標。
這間保安門市2、3樓是葉金塗古宅真正遺跡,建築外牆維持早期古宅的巴洛克式風格,並保留古宅主人當時的商字記號,結合「泰」字及事業商品「鳳梨」再綴以花、草等象徵大地的泥塑藝術;內部設計的部分,運用大地與自然的概念,在牆面上有照片及手繪圖畫,地板則挑選成穩質感的實木地板,彷彿置身咖啡園一般。此外,保留了古宅原始的圓拱實木造型窗框,透著溫暖的光線照進室內空間,牆面更放上手摘咖啡果實的柔和景像,格外舒適。
不僅門市外觀完整保留葉金塗古宅巴洛克式建築的風情,星巴克以融和復古與現代的風格貫穿室內設計,樓梯牆面還將大稻埕歷史照片以手繪、水墨、水彩等繪畫方式呈現,並與全球第一家星巴克-派克市場照片相呼應,和諧的將現代與過去不同的時光結合,更傳承大稻埕東西文化薈萃的精神與特色。
13:13 星巴克咖啡館保安門市 (大稻埕葉金塗古宅)喝咖啡 - 保安街
我在星巴克裡練習WIFI上網
酒家何處有
附錄 : 大稻埕歷史景點位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