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薄霧天,人在松林間-(2019.01.05桃園市皇家薇庭婚宴會館、玉山公園、八德埤塘、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龍潭太平紅橋)
2019/01/06 17:30
瀏覽83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08:21 抵達桃園市莊敬大池旁的皇家薇庭婚宴會館

《錦秀旅行社台灣走透透旅遊》- 桃園市皇家薇庭婚宴會館、玉山公園、八德埤塘生態園區、大溪老街、中正公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龍潭太平紅橋一日遊

費用:380(含車資+保險)

駕駛:劉文龍 (一祿發通運巴士553-YY)

領隊:張普輝

押隊:王素雲

 

行程

07:43 臨時報名,重慶北路民權國中門口前發車 

08:21 抵達桃園市莊敬大池旁的皇家薇庭婚宴會館(桃園市桃園區莊敬路二段369)

09:32 離開皇家薇庭婚宴會館

09:58 玉山公園旁(桃園市德壽街與南豐二街交界附近)下車

10:31 順時針逛了一圈玉山公園到桃園特殊教育學校(桃園市桃園區德壽街10)門口遊覽車停車處

10:41 全員到齊,發車離開玉山公園

11:03 八德埤塘生態園區旁(興豐路)下車

12:01 離開八德埤塘生態園區

12:22 大溪橋頭停車場下車,各自逛街覓食

12:36 走過大溪橋搭景觀電梯上中正公園

12:43 路過江氏家廟

12:45 路過黃氏家廟轉入和平老街

12:46 路過福仁宮

12:57 轉登龍路經大溪國小

13:02 鎮南宮新南老街(中山路)

13:03 新南古井

13:04 建成商行

11:07 新南老街古味小棧吃麵

11:31 脫鞋進入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之壹號館(桃園市大溪區中正路68)參觀

13:45 參觀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之四連棟

13:52 參觀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之藝師館

14:07 參觀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之武德館(正在展出「游心所寓-藝師游禮海86回顧展」)及其附屬建築

14:38 發車離開大溪橋頭停車場

15:11 龍潭中正路三坑段6193號前下車

15:13 轉入中正路三坑段657號旁巷子

15:18 抵達橫跨打鐵坑溪的太平紅橋

15:58 發車離開龍潭

16:19 大溪南海餐廳休息站休息

17:04 回捷運新埔站

 

佔地廣達7,000坪、鄰近桃園藝文特區的「皇家薇庭」莊園式婚宴會館園區,擁有純白色的池畔教堂與落羽松大道,還有桃園當地特有的蓄水埤塘「莊敬大池」,以歐式莊園風格兼具餐飲、宴會與休閒功能。

  

09:58 玉山公園旁(桃園市德壽街與南豐二街交界附近)下車

11:03 八德埤塘生態園區旁(興豐路)下車

12:22 大溪橋頭停車場下車,各自逛街覓食

12:36 走過大溪橋搭景觀電梯上中正公園

12:43 路過江氏家廟

13:03 新南古井

13:04 建成商行

11:07 新南老街古味小棧吃麵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是台灣首座無圍牆博物館及桃園市首座市立博物館,成立於2015年1月1日,並於同年3月28日開放參觀,目前擁有包括大溪武德殿、大溪公會堂、李騰芳古宅在內的6處場館及15處街角館作為館舍,能夠透過公路系統及公車系統對外聯繫。另有大溪農會倉庫、六連棟宿舍群尚在整修當中。


11:31 脫鞋進入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之壹號館(桃園市大溪區中正路68)參觀

壹號館又稱為大溪國小日式宿舍,是一棟1920年代所興建的日式高架平房建築,曾作為大溪國小的校長宿舍使用,因曾被作為教授裁縫技藝的場所,門口也因此掛有「溪光縫紉補習班」的牌匾。大溪國小日式宿舍於2007年12月24日成為歷史建築,也因為是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中第一棟修繕開放的空間,而被賦予「壹號館」的稱呼。

於201411月20日整修完成的壹號館,維持了日治建築的特色,保留了木材建築構造,周圍的草皮空地左側種有兩棵年代久遠的老樹;現今壹號館作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展示資訊平台使用。


四連棟是大溪警察宿舍群中23戶建築中的一部份,因一排四戶而得名「四連棟」。四連棟建於1937年,屬於當時的「丁種判任官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居住需求增加,因而於四連棟後增設了水泥房舍,並於2012年8月29日被指定為歷史建築,修繕後於2016年10月22日啟用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一部份。

四連棟屬於大溪警察宿舍群,建築上以木材、磚為建材、結構,屋面並鋪有日本瓦,設有雨淋板外牆,採地板抬高、木板隔間的設計。

作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常設展館使用的四連棟,常態展示了大溪的發展史。展覽內容包括靜態的模型、文物及動態影音、互動遊戲等。四連棟的展覽內容以「源自大漢溪」、「誰住在大溪」、「人文化城」、「產業協力」、「眾志成城」、「傳動大溪協力精神」及「大溪人說故事」等七大主題輪替。

 

13:45 參觀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之四連棟

13:52 參觀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之藝師館

作為大溪郡役所警察課的單身警察官舍,藝師館建成於1941年。國民政府於大溪設置總統行館後,原為單身警察官舍的藝師館便改由蔣中正的專屬理髮師俞濟昌一家居住。

藝師館屬日式雙拼建築,是大溪警察宿舍群的一部分,建築上以木材、磚為建材、結構,屋面並鋪有日本瓦,設有雨淋板外牆,採地板抬高、木板隔間的設計。藝師館在修繕後於20161021日成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一部份,專事以「職人工藝傳說」為主題的展覽。

 

武德殿建成於1935年,因做為警察及青年子弟練習柔道、劍道的場地使用,內部有一半的空間鋪設榻榻米地板。隨著國民政府轉進台灣,1950年大溪公會堂改作總統行館使用,其增設的憲兵隊便以武德殿作為辦公室,並於武德殿東南側另行興建一座3層樓高的兵舍。2000年憲兵隊隊部撤除後,武德殿進行大規模整修,整修後的武德殿屋頂保持原有的木質結構與青銅裝飾,建築四周牆面與護欄則改以水泥、洗石子整建,於2004年1月13日成為歷史建築、2015年成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館舍中的一員。

以鋼筋混凝土建造的武德殿,屬近代和風樣式建築,大門設有入母屋破風,屋頂採入母屋造,屋頂正脊兩端的「鴟吻」具有中國唐代建築風格,並採洋式的大木桁架支撐日式社殿屋頂。武德殿的外牆以洗石子裝修,並以線腳模仿雨淋板壁的效果。

有別於最初的練武功能,擁有56坪空間的武德殿,現今在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作為展示大溪文化的展覽空間使用。

 

14:07 參觀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之武德館(正在展出「游心所寓-藝師游禮海86回顧展」)及其附屬建築

15:11 龍潭中正路三坑段6193號前下車

15:13 轉入中正路三坑段657號旁巷子

15:18 抵達橫跨打鐵坑溪的太平紅橋

大平橋是三坑子與大平里之間的聯絡橋樑,是一座以紅磚為主的建造的拱橋,興建於1923年, 由陸昌義、張金城、張鼎生、葉標成等鄉紳發起興建,取名「大平橋」為象徵永垂不朽之意,並立大平橋碑文。 大平橋乃重要的交通孔道, 改善大平、三坑村民眾涉溪之不便。

大平紅橋曾經被票選為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中,名列第六十五名,大平紅橋的原名為「大坪橋」,由於大坪橋的橋身是當時是利用紅磚所推砌而成,因此當地人大多以「紅橋」稱呼。當年尚未有良好建材可供使用,只能以水泥石灰膏來固磚,為了使橋的壽命更長、結構更牢固,建橋師傅便在石灰膏裡摻入糯米水加強,所以老一輩的本地人又稱紅橋為「糯米橋」。

 

            

 

首頁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其他
自訂分類:不分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