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先解決同學們對古人「多事」的疑慮,嘉嘉老師先幫大家重整一下倒裝的定義:
「倒裝」又稱為「倒置」,多是為了平仄、聲韻、對仗,或為了強調某個字詞,而特意調整語句結構與順序。
要懂倒裝句,要先會拆解倒裝句—分析結構,判斷句型:
一、分出主詞(主語)、動詞(述語)、受詞(賓語)、形容詞(表語)等。
二、先看下面整理的表格,連結我們學過的表態句、敘事句、有無句、判斷句等基本語句。
句型 | 主語 | 謂語 | 簡單來說 | 定義 | 例句 | 倒裝 |
敘事句 | 主語 | 述語+賓語 | 主詞+動詞+受詞 | 用以敘述行為或事件 | 母親抱我 | 抱我,母親。 |
有無句 | 主語 | 述語+賓語 | 主詞+有、無+受詞 | 類似敘事句,只是述語改為「有」、或「無」。 | 小王有一百萬 | 一百萬,小王有。 |
表態句 | 主語 | 表語 | 主詞+形容詞 主詞+介詞+受語 | 形容人、事、物的狀態。 | 環堵蕭然 | 蕭然環堵 |
判斷句 | 主語 | 繫詞+斷語 | 主詞+是、非+受詞 | 解釋人、事、物的含義或屬性等。以「是」、「非」等為解釋或判斷的繫詞,連接斷語。 | 他是父母手心裡的寶 | 父母手心裡的寶,他是 |
這樣看來,倒裝並不難,不管是什麼句型,只要掌握「『主詞』後面接『動詞』,『動詞』後面接『受詞』」的基本原則,就可以解決百分之五十的題目囉!
★大部分的倒裝句都是敘事句,判斷關鍵都在「動詞放在句末」。
我們以剛剛考過的倒裝句為例,同學們來小試身手一下吧:
例如:日暮鄉關 何處 是 →日暮鄉關是何處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父母惟其疾之憂→
˙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
˙微斯人,吾誰與歸→
˙唯利是圖→
˙夙夜匪懈,主義是從→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這幾個句子,同樣都是「動詞」(紅色字)放置最後,然後沒有接上「受詞」的句型,因此只要將「動詞+受詞」還原就是它的本意囉!你寫對了嗎?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不患莫知己
˙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惟聽弈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明月照松間,清泉流石上
˙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惟輔德
˙父母惟其疾之憂→父母惟憂其疾
˙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人莫非之
˙微斯人,吾誰與歸→吾歸與誰
˙唯利是圖→唯圖利
˙夙夜匪懈,主義是從→從主義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不入危邦,不居亂邦
嘉嘉補充:倒裝句為了讓語氣平順,常會加入之、為、是等虛字,判斷關鍵只要把這些字放入看可不可以翻譯出來,就可知道是否為虛字。如「惟之為聽弈秋」,翻譯不順,因為句意「惟聽弈秋」便已完整,由此便可判斷「之為」為無意的虛字。另一句「惟輔是德」的「是」字也是多餘的贅字,因此還原後便可省略。
- 2樓. 瑯琊 王2009/01/10 00:54我們那個年代
親愛的嘉嘉老師:
幸好我夠老, 老到不必學解構. : )
幸好有你這樣誨人不倦的老師,
現在的娃兒, 才能用心學.
再次謝謝偉大的老師
瑯琊王氏 敬上
- 1樓. 阿鼎2009/01/08 22:35厲害
真是太厲害了,整理這樣的東西,受教了,感謝~~
一起來玩部落格!謝謝,這一篇篇花費好天重新去理解和整理才完成,
很高興可以獲得大家共鳴,
並且讓我相信這樣的努力經營是有用的,
因為你們的鼓勵,像是幫我加滿了油,又可以往前奔去:)
嘉嘉老師 於 2009/01/10 04:4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