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為西南風 長逝入君懷-關於曹植七哀詩】
曹植有一首〈七哀詩〉,是首美麗的五古詩,詩歌內容歷來有不同的看法,今日來欣賞這首七哀詩。
《七哀詩》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借問嘆者誰?
云是游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
賤妾當何依?
《詩歌欣賞》
詩歌一開始,訴說了一輪明月高掛天空,月光流瀉的高樓上,有位女子蹣跚踱步徘徊流連。這位深夜不寐的女子是誰啊!原來她的丈夫出門十年了音訊全無。夫君飄盪不定猶如道路上的清塵一般, 而女子卻覺得自己像水中的淤泥一般的污濁。
飄浮的灰塵和沉澱的污泥各自不同,什麽時候才能匯合,和諧共聚?多麼希望自己化作一陣清風,長久的停留在夫君的懷中。可是夫君的懷抱良久不開,自己又能依靠什麼呢?
《詩意探索》
曹植的才華受後世詩人推崇;與父親曹操、兄長曹丕並稱「三曹」,也許才華太高,鋒芒太露。活在曹丕的忌恨陰影之中,曹植一生並未擔任重要軍政職務。做過平原侯、臨淄侯、安鄕侯、鄄城侯、雍丘王、東阿王、陳思王等職位。流離顛沛一生,40歲時去逝於河南淮陽縣。
歷來對曹植〈七哀詩〉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此詩表面上描寫一名女子訴說被夫君遺棄的哀怨情懷,實際是暗喻被兄長疏遠排斥,心中的苦悶和抑鬱的心情。
《文末感言》
七哀詩中,寫思婦悲傷哀怨的情懷,不落痕跡的採用了「賦比興」的寫作技巧。
·賦「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是「白描直敘」的筆法即「賦」的表達方法。
·比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女子心志的表達,是「譬喻」的描述,運用了「比」的作法。
·興 女子的顧影自憐,由明月,流光,高樓,徘徊,引起對良人的思 念。是聯想「興」的寫作方式。
在詩歌史上,清代文人王士禎(漁洋)認為:「曹植、李白、蘇軾是三大仙才。」
才高八斗的曹植,一直糾纏在政治漩渦中,活在曹丕所給的恐懼裡,但是「寧作清水之沉泥,不為濁路之飛塵」,是曹植畢生的堅持!
而七哀詩的意涵究竟,也就有各家不同的說法了!
(曹植七哀詩.網圖分享)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