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小說,以高加索為背景的小說;很少有一本這樣的書,讓我看完後還不斷翻閱!
高加索位於黑海和裏海之間,山北屬歐洲,山南是亞洲。《高加索玫瑰》是敘述山南,
即外高加索今亞塞拜然巴庫地方的愛情故事;雖說是愛情故事,但真正吸引我的
卻是其背後的歷史情結及伊斯蘭傳統、伊斯蘭價值觀。
故事的男主角阿里汗是有豐功偉業的波斯皇族後人,身為穆斯林的他,愛上了
來自喬治亞的妮諾。妮諾家族信奉東正教,他的父親花了24年功夫,才獲
聖彼得堡頒發的貴族頭銜。兩名不到20歲的年輕人,在高中時就互相傾慕,
不同的背景和宗教信仰,甚至祖先的世仇都沒能阻止他們的戀情,其間妮諾雖
一度被朋友誘拐,但最後兩人還是修成正果。
小說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東臨裏海西望沙漠的巴庫正受帝俄統治;
學校的校長及大部分老師都是俄國人,市內有教堂、也有清真寺。
大體來說族群融合得還不錯。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俄國向德、奧等國宣戰,巴庫的年輕人,即使是穆斯林,
也願親赴戰場為沙皇效忠,唯獨阿里汗猶豫著——戰爭的意義在哪裡?我將
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其後他和一度分離的妮諾重修舊好,兩人結婚後,
一起到德黑蘭避戰。波斯皇族的後宮,讓自認歐人習慣歐洲文化的妮諾大感
驚異,也覺得備受束縛;直到土耳其進駐巴庫,年輕的阿里汗帶著嬌妻
重歸故土,他要和同種族同信仰的土耳其軍人一起保衛巴庫…
《高加索玫瑰》的作者庫邦.薩伊德(Kurban Said)是俄裔猶太作家
列夫.奴辛鮑姆(Lev Nussimbaum, 1905-1942)的筆名。
(他到底是俄羅斯血統?還是猶太血統?) 薩伊德出生於巴庫,
信奉伊斯蘭教,在俄國紅軍入侵高加索時,他和父親逃到柏林。
本書是穆斯林寫的,小說中對伊斯蘭信仰多所著墨,但作者出生於
20世紀初,今亞塞拜然和土耳其等已是世俗國家,他們對信仰的堅持
和認知不知是否已有不同?
吾兒!你將成年,因此我必須再次囑咐你穆斯林的義務。為了不在異教國家中
沉淪迷惘,你我須堅守所有伊斯蘭傳統風俗與習慣。務必經常祈禱、不飲酒、
不親吻妻子以外的女子、善待窮人與弱者、做好隨時作戰的準備,並隨時
為信仰犧牲。你若戰死沙場,我這白髮人將感到悲痛。但你若苟活,只會
讓我蒙羞。吾兒!吾等非基督徒,因此絕不要寬恕敵人。切勿思慮明日,
那只會讓你膽怯。切勿忘記什葉派德沙法教長崇敬穆罕默德的信仰。 P.29
小說中多次提到“懺悔日”及“悲憫胡笙”的遊行;原來680年先知穆罕默德
的外孫胡笙(Hussein)在卡爾巴拉被殺,後來什葉派穆斯林就以他
殉教的1月10日為哀悼日,並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小說,1937年首度於維也納發行,在歐洲曾造成轟動。
有人把它比作《羅密歐與茱莉葉》,我覺得甚無意義;也有人把它和
《齊瓦哥醫生》相提並論,此書雖不及齊書氣勢磅礡橫跨大時代,但也
敘述了20世紀初高加索與波斯的歷史,另有宗教、文化及鮮為人知
的訊息,不愧是當地的民族史詩。
《高加索玫瑰》曾絕版三十多年,直到1970年代才再版問世,被世人譽為經典
之作,並為歐美大學比較文學系學生必讀之書目,如你有興趣不妨找一本來看看。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4樓.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2019/03/20 06:11
妳那位穆斯林朋友會不會是土耳其來的?有一次,女兒帶一位土耳其同學回家。用餐前,我問她有沒有什麼東西不吃的,有的話,我們就不準備那些。她答道不挑剔,全都吃。我訝問:妳不是穆斯林嗎?穆斯林不是不吃豬肉嗎?她答道政府將大家都歸為穆斯林,其實,不是每人都信得很虔誠。我的穆斯林朋友是華人
是外省第二代
他只在家中不吃豬肉(沒豬肉可吃)
外出則百無禁忌
像巴爾幹的阿爾巴尼亞
是開放式的回教國家
“伊斯蘭”只是信仰,不是戒律
齋戒期也只有部分人會遵守
http://blog.udn.com/jane3468/7143036(阿爾巴尼亞之夜)
- 3樓.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2019/03/19 15:10「你我須堅守所有伊斯蘭傳統風俗與習慣。務必經常祈禱、不飲酒、」
有朋友曾在中東半島某國作過事。據他所言,該國民眾,每逢星期五,即大批越界,至鄰國買醉,不醉不歸。該國皇室甚至家中即備有酒。
「吾等非基督徒,因此絕不要寬恕敵人。」
穆斯林並非個個如此吧?很多穆斯林皆寬恕為懷,難道他們不遵守教義?伊斯蘭教傳承自猶太教
舊約主張
以眼還眼 以牙還牙
是怕受害人及家屬過度報復
但有些信友誤會本意
耶穌傳道主張 寬恕 愛仇
他教我們的主禱文
求祢寬恕我們
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
新約的教導讓我們更能了解
愛的真諦
亞納 於 2019/03/19 21:56回覆
- 2樓.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2016/08/06 17:25
人間,就是喜好彼此的分化,無非資源搶奪、以眾凌寡,而分化的理由太細太繁,常見依宗教及其分支、族裔及其分支、語言及其分支、何況海峽山河。
您所選的書中主角兩造,正是火葯庫;普羅和教士的穆斯林拒絕活在今日,這點我從不同情。
伊斯蘭教的遜尼派和什葉派所爭的是「正統」,至於教義沒甚麼不同。
海峽兩岸不也如此,只是我們又加上了「台獨」的勢力,情況和以往又大大不同。
旅行中所遇到的穆斯林都溫和善良,至於極端份子,也是被廣大的回教徒譴責的。
亞納 於 2016/08/08 13:35回覆 - 1樓. 多硯坊 (休)2016/06/24 10:05相異的宗教、種族及文化
卻擦出真愛的火花
英雄氣短
兒女情長
動盪的年代
不朽的史詩阿里汗並非英雄氣短,
他只是不願為異族而戰,
他回到故鄉,
就是為了要和同屬穆斯林的土耳其軍,
一起對抗俄國,
最後在激烈的城市保衛戰中,
他壯烈的犧牲了!
亞納 於 2016/06/24 21:0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