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上司被下屬挑戰,如何處理---魏延vs孔明
2012/03/18 13:17
瀏覽1,847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這是下對上衝突管理的情境影片,這種情境在目前職場中,也屢見不鮮。大家可以看一看孔明怎麼處理下對上的衝突及如何管理自己的EQ,作為自己的借鏡及參考。

 魏國駙馬夏侯楙親率二十萬大軍來拒蜀。蜀軍在正式公開的軍事會議上,魏延對於孔明的軍事策略有疑義,並提出自己的另外一套看法,過程中孔明很有耐心聽完魏延的戰略報告及戰術規劃路線。

  不過,很顯然魏延出奇不意的險招,沒有受到諸葛亮的認同,溝通過程中甚至有一點衝突,主要是孔明認為行軍打仗,還是以亦步亦趨的「安全」為原則,沒有足夠的把握及勝算,斷不能輕易冒險,以免遭至重大損傷。

 事實上,這段衝突爭議,已經被談論1700多年了,有的人認為孔明太過小心,無法心神領會《孫子兵法》出奇不意,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道理。但也有人認為,孔明採取的戰略是攻心為上,不得已才攻城,何必冒被殲滅的危險,這也有負劉備託孤之責,我是較認同後者看法。

至於衝突管理的表現方面,我認為讓部屬完整陳述自己的策略,並保持風度,再將自己的看法與以交流指導,應該是上策!

  以下是原文欣賞: 出兵魏延上帳獻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無謀。延願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

  夏侯楙若聞某驟至,必然 棄城望邸閣橫門而走。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士馬,自斜谷而進:如此行之,則咸陽以西,一舉可定也。」

  孔明笑曰:「此非萬全之計也:汝欺中原無好人物,倘有人進言,於山僻中以兵截殺,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傷銳氣。決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從大路進言,彼必盡起關中之兵,於路迎敵;則曠日持久,何時而得中原?」孔明曰:「吾從隴右居平坦大路,依法進兵,何憂不勝?」遂不用魏延之計。魏延怏怏不悅。孔明差人令趙雲進兵。

可參照: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