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詐,需高強度跨部會治理 (本文為114年3月 刊登於財團法人凱達格蘭基金會新台灣國策智庫通訊第141期)
2025/06/20 21:57
瀏覽4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賴清德總統出席警政署舉辦的114年第1次署務會報時指出,政府要持續運用打詐儀
錶板及各種宣導方式,讓民眾了解最新詐騙手法,加強防詐意識,避免受騙。從打
詐儀錶板數據來看,一年約18萬餘件,但去年破獲詐騙案為2430餘件,代表約有
90%需要努力;數據顯示,詐騙集團一年詐騙得手金額約新台幣1825億元,但相關
單位僅查扣144億元,相比後有落差。
賴總統點出當前台灣人民的切身之痛--詐騙橫行,並提醒內政部警政署需加強反詐作為
,以減輕民怨。詐騙案件激增,民眾深受其害,近八成民眾極度不滿。蔡政府時期行
政院成立「打詐專案辦公室」,由政務委員督導,但成效不彰,詐騙案件有增無減。
問題就在於法令執行不力、部門間缺乏協調和資源整合、合作機制不足等,以致新式
詐騙猖獗,社交網站與影音平台充斥各類詐騙訊息。詐騙集團更是利用監管不力和法
律漏洞橫行無忌,致民眾被詐案件層出不窮、甚至求助無門。
據《財訊》雜誌調查,78.2%的台灣民眾對詐騙猖獗表示不滿,堪稱是政府最大民怨,
多數民眾更有本身或親友遭受詐騙,甚至損失慘重的經驗。過去蔡政府時期,打詐口
號叫得震天響,但詐騙案件卻是越打越多。光是2023年,民眾被詐騙的累積金額就高
達88.78億元,也再創歷史新高。
日前行政院通過的「打詐新四法」,將透過「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對金融機構、
虛擬資產服務業、電信業、網路廣告平台等關鍵產業監管,以及「洗錢防制法」、「
科技偵查及保障法」和「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等法案。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再怎麼嚴
苛的法令,若是執行不力,就形同具文。
行政院長卓榮泰上任時即高度重視「打詐」,將打詐防詐列為施政優先議題。要想解
決台灣的詐騙問題,政府必須拿出執行力!面對不斷翻新的詐騙手法,政府必須做好
源頭管理,關鍵在兩方面:1如何宣導提高民眾警覺、事前防範;2如何杜絕民眾個資
外流(如戶政、銀行個資)。許多民眾相信詐騙集團的話術,是因為詐騙集團掌握民眾的
詳細個資。這兩方面的源頭管理,並非內政部警政署即可獨立作戰,需要高強度的跨
域治理,包括內政部警政署、通傳會、數發部、金管會、國發會、法務部調查局等相
關的部會,結合縣市政府與民間金融業者、自媒體業者(FB, Google) 通力合作。未
來內閣團隊如何克服本位主義,展現跨部會合作的效能,結合民間的力量,決定打詐
的成效。
首先,部門間應增強合作,共享資源,建立跨部門的合作機制,加強協調與整合,才
有反制詐騙的可能。其次,對於新興科技與犯罪行為的連動與蒐證,也必須跟上時代
的腳步與國際潮流。同時,偵查犯罪如涉及先進科技工具的運用,不論是GPS追蹤、車
輛定位和使用熱顯像儀等操作,也需先確保相關措施符合法律規範且不被濫用;以避
免侵犯人民隱私或其他基本人權。
務實的面對問題、檢討改進並依法行政是民眾對政府的基本要求;行政機關面對詐騙
橫行現象,必須拋棄本位主義,落實高強度的跨域治理,全體總動員落實執行,方能
有效防詐、打詐,保障民眾免於「被詐」恐懼的基本權利。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八二三後讓國家重開機(本文為114年8月23日刊登於聯合新聞網)下一則: 李永騰博士教授應邀大龍峒扶輪社 專題演講「創新創業新思維:ESG與AI 」獲得滿堂彩 (本文為114年6月5日刊登於望春風電子報)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