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廿大閉幕,新出爐的政治局常委與政治局委員名單跌破多數專家的眼鏡!政治局常委清一色習家軍,打破了過去從鄧小平時代建立的「七上八下」、「集體領導」、「隔代指定接班」的潛規則。習近平透過政治局的「政治清零」,讓中共集體領導傳統壽終正寢,進入一言堂的獨裁政治。
廿大人事的出爐,標誌「講政治、輕經濟」的路線正式上路。自一九八○年代,中國轉型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為重中之重,政治報告主談改革開放,刻意降調政治意識。但到廿大政治報告開篇就強調「十年來,我們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通篇大談意識形態。中共回歸馬列毛的政治路線,使中國已下滑的經濟雪上加霜。
十年前,習近平從胡錦濤手中接下的,是一個十年平均成長率約百分之十的經濟體。在胡的任期內,中國GDP先後超越德國、日本,成為全球排名第二的經濟大國。但習上任後,中國經濟明顯下行。習第二個任期中,先是爆發中美貿易戰,隨後北京當局監管整治網路平台經濟與民營企業,以及嚴格的防疫封鎖,導致中國經濟成長率二○二○年陡降至二點三%,創一九七七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世界各國紛紛開放國境,習近平則堅持「動態清零」,加上俄烏戰爭爆發、美國升息等諸多外部不利因素,再度重創中國經濟。世界銀行發布的最新報告,將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大幅下調至二點八%。在習近平即將展開第三個五年任期之際,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普遍悲觀。
從習近平政治掛帥路線來看,中共將繼續堅持動態清零、加強監管資本與共同富裕等政策,加上層出不窮的爛尾樓、村鎮銀行金融危機、失業率攀升,中國未來五年經濟發展都不樂觀。從中共高層人事布局來看,習近平意圖至少再做兩任十年。一旦失去經濟表現的統治正當性,習近平要尋求第四任,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名,統一台灣成為轉移焦點最佳藉口。
此外,新一屆中央軍委出爐,習近平藉改組軍方高層釋放訊息:敢於鬥爭、劍指台灣。連任的軍委會副主席張又俠,有過兩次的中越戰爭實戰經驗。新任副主席何衛東具有福建三十一集團軍背景,今年八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北京發動圍台軍演,當時就是由何衛東策劃。顯然未來五年,台灣將是解放軍針對的重點。
中國在習近平統治下的未來五到十年:一、經濟前景悲觀,習近平有發動台海戰爭轉移焦點的誘因;二、中國軍事布局劍指台美,做鬥爭戰備打算;三、習獨裁統治除掉黨內潛在制衡,決策風險與不確定性大大提高。很不幸的,上述三項因素交織,台海情勢必然更加險峻。
對台灣而言,香港反送中之後,一國兩制與九二共識在台灣社會沒有市場;而抗中保台口號也無助於化解兩岸兵凶戰危。第三任的習近平政權,將是台灣社會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在中美對抗的大局下,朝野應超越統獨藍綠立場,除了備戰之外,更應尋求趨吉避凶的台灣共識方案,以保衛中華民國自由民主體制,不被極權體制清零!
習近平中共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