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車+動漫人物貼紙=痛車。昨天在台北書展動漫館星光大道上,一輛輛貼滿了動漫人物貼紙的機車停放展示,很吸睛。
這些車子都是台灣愛好玩「痛車」的人騎過來的,用意很簡單,推廣痛車文化,號召大家一起來妝點自己的愛車。
很難得能有機會一次看到數十輛痛車,平常在街上偶爾可以看到一兩輛,有時是汽車,但機車最多,昨天現場還有一輛腳踏車。

為什麼叫痛車?也把自己的痛車騎來的「
Bill」說:「有很多種說法,但我覺得比較合理的一種是,車上圖案都是彩繪的,英文是『
paint』,這個字跟『
pain』音很像,就這樣沿用下來。」一般來說,痛車車主都是動漫迷及機車迷的「二合一」產品。
痛車算是日本可愛文化的產品之一,台灣是近幾年來才開始發展,從早期的手工彩繪到現在的貼紙、烤漆,想把自己的機車改造成痛車越來越簡單,也越來越便宜。

「如果請畫師幫你彩繪,光一個角色就要
3000到
5000元。」
Bill說:「貼紙的話一材(
30x30公分)視材質及品質差異,大約
40至
200元的材料費,再加上工錢,一輛車大約
3000至
5000元可以搞定。」汽車因為面積大,所以整台車弄下來大概要
2-
3萬元。
由於車上都是動漫主要角色的照片,痛車看起來很炫,但在台灣剛起步不久的痛車文化,目前仍常遭遇「有色眼鏡」的對待,很多人把他們跟飆車族劃上等號,慘的是,飆車族也最喜歡找痛車族麻煩,因為痛車族搶了飆車族的風頭。
「其實,我們最守交通規則。」
Bill說:「我們知道自己很引人注目,所以行事很低調。」如果亂闖亂飆,痛車的確會比一般機車更容易吸引交警的注意。

「另一方面,我們很愛護車子,絕不會做會讓車子受傷的事。」隨便一道刮痕都心痛得很,飆車會增加摔車危險,一摔車,自己費盡心血弄的彩繪就會刮得亂七八糟,必須弄掉重做,誰有那麼多閒錢這樣揮霍。
Bill說:「這次來參加台北書展的活動,就是希望能為推廣痛車文化盡一分力,讓大家對痛車能有較正確及深入的了解。」

昨天在現場打扮得最有意思的痛車是「小鬼」的車,以「我的狐仙女友」主角源千鶴為主要角色,因為是狐仙,所以有兩只耳朵,「小鬼」就把龍頭上的兩個後照鏡裝上毛絨絨的耳朵,座墊後方更裝了條狐狸尾巴,源千鶴穿的短裙也有,就在座墊下方,車頭當然就是源千鶴最迷人的姿態,大燈下方還打了一個大大的領結,非常有個性,也真的夠吸睛。

陪「小鬼」一起來參加活動的女孩兒「月澟」一身源千鶴的打扮,跟這輛痛車更搭,不久後「月澟」自己也會有一輛機車,她當然會把它變成痛車,「我已鎖定歌之王子殿下為車子的主要角色。」痛車很少有女性車主,而她這個即將成為痛車車主的女生,當然要選男性的動漫角色畫在車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