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書寫 43 《同情心Vs 同理心》
2012/12/31 00:30
瀏覽1,094
迴響3
推薦40
引用0
以前說的是同情心現在新世代轉換成同理心,字與詞雖已演變塑造得像似指涉不同,使用起來則難區別差異,反正意思都不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同理心並非移引自外來語彙,是新語彙,源自本地語詞之變種。但只是如今世代求新求變在文字語言用詞上之花腔,表面看似指涉不一樣,可是用意及意義是一回事。
維基上將子定義同理心:同理心,又叫做換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即於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在既定的已發生的事件上,讓自己進入他人角色,體會他人因環境背景、自身生理、心理狀態,更接近「他人」在本位上的感受與邏輯。因為自己已體會「同樣」的經驗,所以也就更容易理解了當事人所處狀態下的反應,以致理解這种行為和事件的發生。就算是自己的看法與人不同時,也能夠理解對方在心理、情緒或行為上的反應,但能夠理解並感同身受對方的反應並不代表是認同對方的行為。
同理心應該要出自非主觀以及外界客觀的因素。
同情心則由於是老詞,維基未有列條文說明。百度百科倒有如下詮釋:
基本解释
1. [sensibility;sympathy,fellow feeling]∶对某事(如另一人的感情)的觉察与同情感;亦指这种感情的表露
2. [empathy]∶一种才能,往往指培养成的能与他人感情起共鸣的一种才能,而这种感情不必一定是悲伤
他所缺的不是同情心,而是使自己处于他人地位的那种能力[1]
详细解释
同情心,首先是指对某事(如另一人的感情)的觉察与同情感,同时也指这种感情的表露。这是同情心的基本含义和初级层面,人人都应该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情心。
但同情心又是一种才能,往往指培养成的能与他人感情起共鸣的一种才能,而这种感情不必一定是悲伤。这是同情心的引申含义和高级层面。
看看上面兩者各自的渾沌的解釋,俗在不易比較出明白的差異。反正兩詞應可相互抵用,其間細微差異心領神會可也,當然用新的是富於新世代趨勢(trend),
維基上將子定義同理心:同理心,又叫做換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即於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在既定的已發生的事件上,讓自己進入他人角色,體會他人因環境背景、自身生理、心理狀態,更接近「他人」在本位上的感受與邏輯。因為自己已體會「同樣」的經驗,所以也就更容易理解了當事人所處狀態下的反應,以致理解這种行為和事件的發生。就算是自己的看法與人不同時,也能夠理解對方在心理、情緒或行為上的反應,但能夠理解並感同身受對方的反應並不代表是認同對方的行為。
同理心應該要出自非主觀以及外界客觀的因素。
同情心則由於是老詞,維基未有列條文說明。百度百科倒有如下詮釋:
基本解释
1. [sensibility;sympathy,fellow feeling]∶对某事(如另一人的感情)的觉察与同情感;亦指这种感情的表露
2. [empathy]∶一种才能,往往指培养成的能与他人感情起共鸣的一种才能,而这种感情不必一定是悲伤
他所缺的不是同情心,而是使自己处于他人地位的那种能力[1]
详细解释
同情心,首先是指对某事(如另一人的感情)的觉察与同情感,同时也指这种感情的表露。这是同情心的基本含义和初级层面,人人都应该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情心。
但同情心又是一种才能,往往指培养成的能与他人感情起共鸣的一种才能,而这种感情不必一定是悲伤。这是同情心的引申含义和高级层面。
看看上面兩者各自的渾沌的解釋,俗在不易比較出明白的差異。反正兩詞應可相互抵用,其間細微差異心領神會可也,當然用新的是富於新世代趨勢(trend),
迴響(3) :
- 3樓. OldMan - 風景線2013/01/01 10:02Correction of Spelling
Empathy vs sympathy - 2樓. OldMan - 風景線2013/01/01 03:09非老字
如去Google搜尋 “emapathy vs sympathy”, 可以查到702,000 結果。
同理心也許是中文的新字,可是根絕韋伯大字典,empathy是1850 就有的老字,起至德文。 他是一動詞,是對他人情緒的理解(understanding),相對於,井然不同的,同情心(sympathy),是對他人情緒的感受(feeling)。
同理心是知性的了解,同情心是感性的傳染。
同理心,是心理治療的要件,也是治療師的專業能力。 我早期是在台灣,因工作關係,曾以此題對許多中小學輔導老師及心理系教育系學生開課。 當時在台灣(70年代)在台灣主推Rogerian派諮商輔導(祖師爺 Carl Rogers,1902 - 1987),從政前的台大鄭心雄教授(榮總心理師)可能是最先使用這翻譯者。
理性地去理解與分析當事人的情緒,是十分重要的治療過程。同理心,並防止治療師感情轉移(起至非理性的同情心)與當事人發生非治療關係。
近代文人不知其意,其源,竟然胡寫亂用,還用在政府行為上,誠可鄙也。
完全認同大大的說明,同理心在台灣報章雜誌來得突然,初讀到同理心也是試圖這樣子的與同情心作區間,也發覺本地人在使用上及理解是如您所言般混淆。習慣後,也就樂得如上面所書般打混戰 莫大小說 於 2013/01/01 04:32回覆 - 1樓. 湘野莫佬*~我跟親愛的去台北了~2012/12/31 15:30莫宗兄
祝福您 ~~ 新的一年,平安、幸福快樂 ~~ ^^
湘野莫佬~(U莫~莫代誌)~~歡迎光臨~~敬請賜教!!!新年快樂,國泰民安 莫大小說 於 2013/01/01 04:3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