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要賞花,是像平凡的花再出發。
溪湖糖廠觀光小火車是由過去運輸甘蔗的列車改裝而成。行駛路線則是過去的王功線,以糖廠為起點至漢寶線分歧處的濁水站為終點折返,途中並經過歷史悠久的舊濁水溪鐵橋。
觀光小火車穿過花叢。
西元1919年鹿港人氏辜顯榮將原有的四所私有糖廠合併,於溪湖糖廠現址名為『大和製糖會社』。翌年再與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合併,定名『溪湖製糖所』。
臺灣光復後,西元1946年,將戰前由日本人經營的大日本、臺灣、明治及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合併收歸國營,成立臺灣糖業公司,直隸經濟部,『溪湖製糖所』改名為『溪湖糖廠』。
售票亭由貨車車廂改裝。
糖廠的火車俗稱「五分仔車」,「五分」在閩南語的意思是指「一半」,因糖廠行駛的鐵道屬於「輕便鐵道」軌距為
火車通過指定鳴放汽笛標誌時,司機員會依指示鳴放長緩汽笛聲,警告來往人車。汽笛聲長短代表不同意思,就像火車頭在說話一般。
觀光小火車從溪湖糖廠至濁水站後調頭,來回約7公里,以10公里的時速,歷程約50分鐘,隨車配有一名導覽解說員為遊客沿途講解。
車廂前糖鐵logo。
觀光彩繪小火車緩緩駛過溪湖的田野,二期稻作正結穗、韮菜園一片深綠,更遠處一排臺灣灤樹四色鋪陳,景色優美。
鐵道與東螺溪自行車廊道並行,自行車與五分車共用同一路線,真正充滿了五分車的風情,火車行駛的例假日,這條路線還真熱鬧。
特別的號誌燈,強烈標示注意叉路上的腳踏車一族。
護欄和黃花馬櫻丹與白色咸豐草分隔兩車道,常見慢速火車上的旅客和騎士們,彼此揮揮手說哈囉。
假日騎著腳踏車要去打球的少年,無拘束的在鐵道旁閒聊,不知是否計謀著待會兒要不要與火車競速?
濁水站站房行車管制站,幾乎已看不出白漆下濁水站三個字。
下一站的指示牌。「此一時,彼一時」,它曾是風光熱鬧的五分車鐵道,眾人注目的焦點,而今只是一片被棄置供展覽的站牌。
鮮豔奪目的彩色風車轉不停,吸引著小朋友的眼光,年輕族群到此來嘗鮮,而有點年紀的人,看的卻是風車背後歲月的痕跡。
「本店有售灌珠(彈)汽水」,一種充滿古早味的飲料,早期是玻璃瓶裝,現在大多改為塑膠瓶身,依然擁有固定的客群,歷久不衰。
懷舊列車的遊客把握時間四處取景,卻也成了別人構圖中的一景,說不一定哪天在別人的照片中看見自己就是路人甲,況且列車何時啟動也沒個準兒,把握當下就是。
829號柴油機車頭準備逆牽列車回廠,攤販把握時間叫賣。
震耳的ㄅㄨ、ㄅㄨ聲過後,列車緩緩離開濁水站。
火車過後車站又回歸原來緩慢的步調,彷彿一切都不曾發生過。
舊濁水溪(東螺溪)上的鐵橋,鐵道與人行道分離。
溪水向西流向臺灣海峽,北岸一排的木棉,春日想必是一片火紅。
東螺溪支線草埔路旁的大白鵝在水中很吸睛,原來是一台曝氣機,以生態化及公園化理念設置,將馬達裝飾的更為美觀,提供微生物進行有機物分解及硝化所需氧氣。
火車逐漸揚長而去,隱約中還聽得見車上的導覽員,風趣的解說聲在空氣中迴盪。
不久火車又回到糖廠。
糖廠製糖工廠門口觀光小火車正經過,柵欄旁的人們引領而望,熱熱鬧鬧好似觀賞迎親的隊伍。
糖廠廠區裡也不寂寞,假日增加了街頭藝人表演,並且還有各種活動進行。回程列車上的遊客正熱情的朝大伙兒揮揮手。
到站囉!
開車廂鐵閂、扶老攜幼呼喚聲,伴著廣播聲,吵熱了糖廠這角落。
在遊客上、下車忙碌中,柴油車829換班休息,悄然駛離,下一班將由黑頭仔SL346蒸汽車頭上場演出。
嗚……ㄅㄨ、ㄅㄨ…ㄑ一、ㄑ一…蒸氣機關車SL346來也!溪湖糖廠鎮廠之寶也加入觀光小火車行列,且待下篇細細品味黑頭仔風華再現的帥氣英姿。
延伸分享:風華再現-黑頭仔SL346
- 2樓. 楊念塵(藍衫行者)2012/12/17 21:02懷舊的光影
一張張美麗且含帶著懷舊氛的照片,令人動容^^
-念塵-
山間微雨初歇,心事在異地漸自蔓延
-楊念塵- - 1樓. 航迷老叟2012/12/12 16:48老味道的在地生命力
每張照片的詮釋,無不是調動了我的回憶,照片很有感染力,
也顯示溪湖這座糖廠,還是有老味道的在地生命力。
歲月總讓人們無由的健忘
但它卻又點點蛛絲馬跡存在
尤其睹物思情時歷歷在目
休管溪湖糖廠讓您回憶起什麼
嘉許這鄉間的風華重現
且讓張張寫意的照片
帶您重溫舊夢
See iris 於 2012/12/13 22:5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