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齊克果
2021/08/25 06:44
瀏覽807
迴響1
推薦4
引用0
索倫。齊克果,1813-1855年,丹麥存在主義哲學家。
齊克果出生於哥本哈根的一個富裕家庭,卻因為憂鬱而迷信的父親而過得不快樂。
他曾與年輕女子雷吉那。歐森墜入情網,但是因為害怕不能帶給對方幸福而婉拒了這段婚姻。
雷吉那相當痛苦,齊克果也是。
齊克果對婚姻的選擇造就了後來他的著作與孤獨的下半輩子。
齊克果一生用過各種筆名出版書籍。
他知名的著作為《或此或彼》,談論關於人生選擇的課題。
這本書主要是在說明我們如何在審美和道德上選擇我們要過哪一種生活。
A是審美式生活,B是道德式生活。
B批判A的審美式生活只會帶來毀滅。
對於齊克果來說,宗教是一種跳躍,往黑暗中的跳躍,而不是像他人在教堂愜意唱聖歌的藉口。
關於「信心的跳躍」齊克果將這種跳躍分為美學,倫理,宗教性三個階段。
齊克果主張「主觀的真理」,為新正統神學奠下根基。
他也駁斥黑格爾的哲學思想,認為人和神之間的溝通應該必須是個人的決定,而非抽象的推理。
齊克果是基督徒,他卻痛恨教條,他認為丹麥教會扭曲了基督教的原義。
存在主義,是齊克果在神學中主張最重要的一部分。
存在主義屬於人本主義的一種,認為宇宙萬物皆是為人而生,為人而存在。
他認為每個人對於環境都背負重大的責任,對於人性的焦慮和恐懼分別撰寫了《懼怕的概念》和《致死的疾病》。
-
下一篇心得follow哲學的40堂課會寫有關資本主義的馬克思,早安,掰掰~
迴響(1) :
- 1樓.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2022/02/09 00:16齊克果有挺幽默的睿智,很值得今人推敲,在微笑了解中思考比較。🦋🦄抱歉,我現在才看到回覆。
謝謝回應。 裘萊 於 2022/06/05 21:1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