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17 22:53
[Sento nel core 最終回]三個月準時來問候一次的OO編輯,寄來了2024年11月號《文訊》出刊的訊息。不拖稿的我,一整年寫下來,有種齒輪運轉得很順暢的感覺,同時也很感謝新一代的編輯,還記...
瀏覽:129迴響:0推薦:1 - 2024/08/30 03:21
〈樓梯口的獨唱〉:「書寫始終是我無聲、安靜的小開本窗口,波爾多在我身後以三百多公里的時速退場,內在的音樂再度自由流淌,少年團不間斷的手機影片聲和著肆無忌憚的談笑聲,一齊被捲進敲擊著TGV車窗的暴雨裡;...
瀏覽:94迴響:0推薦:1 - 2024/06/20 08:17
五月專欄已上線,可點擊連結閱讀全文。如果我自己來畫本期文章重點的話,也許會是這一段: 「近來重讀張愛玲〈年青的時候〉,看到潘汝良翻來倒去,把德文教科書上的外文句子排列組合,也組合不出能夠訴說衷腸的句子...
瀏覽:98迴響:0推薦:0 - 2024/02/03 04:15
久未更新,一轉眼兩年多就過了。 2024年二月起,和幾位作家一起接力寫《文訊》「自由談」專欄。首篇〈光年外,塔台沒有追問〉,已刊登於二月號《文訊雜誌》(460期) ...
瀏覽:350迴響:0推薦:0 - 2021/09/01 21:59
原刊載於2021年7月2日-4日《自由時報副刊》: 〈鼴鼠的憂鬱〉 1/3 : https://ent.ltn.com.tw/news/paper/1458073 〈鼴鼠的憂鬱〉 2/3 : http...
瀏覽:351迴響:0推薦:2 - 2020/10/02 00:24
「在這密點構成的虛線畫面上,只有她這翠藍的一大塊,全是體積,狼犺的在一排排座位中間擠出去」。――張愛玲《小團圓》 張愛玲的枯淡,有一天,與我繁絃急管下暗藏的內在旋律對上了拍子。 2009年,和廣大讀者...
瀏覽:275迴響:0推薦:0 - 2018/12/01 22:39
刊載於2018年11月29日聯合報副刊: https://udn.com/news/story/12661/3507281
瀏覽:489迴響:0推薦:3 - 2018/09/05 21:48
2016年出版《雙城喜劇》小說集時,在一篇訪談中,撰稿者蔡雨辰曾提到我寫出了「(日常)生活的微病感」。我事後想,生活場景中的暗潮洶湧,的確是不經意就會流入我半開半合的某隻眼睛。我與它們淡淡地共...
瀏覽:525迴響:0推薦:1 - 2018/08/31 10:26
當代的文學生活,讓昔日對於寫作一事的單純想像,走出了寧靜的書齋:踏上舞台、登上媒體、走入社交平台,轟轟烈烈地,上一個世代將作品與作者切割開來的努力,已成明日黃花。寫作一向是我人生刻意留白...
瀏覽:578迴響:0推薦:2 - 2018/03/05 07:20
〈五內俱焚,曾是創作最好的溫度〉 採訪/楊隸亞 攝影/楊書羽 2018年1月號《聯合文學》雜誌,p.60-64。
瀏覽:593迴響:0推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