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去鶯歌時,在尖山埔路靠天橋處有位年紀約八十歲的阿嬤在賣麻糬。越是厲害的人,越是輕鬆悠閒。這位阿嬤可能是太有自信了,只用簡單的拉車載著兩個大臉盆就做起生意。一臉盆裝麻糬;一臉盆裝花生粉,等客人上門開始捏出小糰麻糬。
我細算阿嬤共捏有十一二糰麻糬,花生粉一直撒一直撒,直到盒子裝不下去,這樣五十元。
我很驚喜這種平常小吃,現在熱門的傳統的點心竟是如此真摯直率地在販售著,遊人川流不息地跟她買,可漸受歡迎。
大斗笠遮掩的阿嬤,皮膚如莊稼人的黝黑,操勞過度的臉龐,鑄造著皺紋幾痕。沒有過多笑容,只是不斷地在捏麻糬和招呼客人。
右邊小女孩看麻糬看到癡迷
因為她最愛吃麻糬了
旁邊站著一男一女約莫小學生四、五年級模樣的孩童,邊玩邊笑為阿嬤招呼客人。小孩負責找錢,靦腆的臉孔不像是都會城市長大冷漠慵懶的表情。問阿嬤是她的孫子嗎?她說不是,是鄰居的。因雙親有事出門,託她帶出門照顧。
本以為是孩童照顧阿嬤?不料是八旬老人要照顧他倆!
麻糬呈不規則形狀很自然就像是客家族群辦喜事時,隨意斷出的麻糬。花生粉很香,顆粒不是細如粉狀,參雜著顆粒,可見花生粉是自己研磨的。
50元一盒
斷好的麻糬在花生粉中滾來滾去再裝入盒子中
我慢慢推敲阿嬤的麻糬是自己做的,由糯米研磨出米漿、壓乾再揉搓、煮熟、攪拌成。花生粉也是自己磨的。這樣成本低,麻糬一盒滿滿的賣五十元,的確物超所值。
許多人都是因阿嬤簡單裝備和生活化的配備而好奇走近,再被沒有很刻意裝飾的麻糬而也想買一盒。我吃著看著等著算著,阿嬤麻糬還真是旺。那邊正有演唱會再熱烈表演,是台語紅歌星阿吉在此獻唱。
邊吃阿嬤麻糬邊聽阿吉滄桑歌聲,鶯歌老街突然有些不一樣,那就是街道招牌整齊之餘,有阿嬤賣麻糬畫面增添些許早年生活的古意,阿吉仔陣陣的歌聲也給人熟悉的慰藉,紅塵凡間不管怎樣營生,起落之間沒有定數,誰賺多誰賺少,並沒有統一解答。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Piggle2012/09/26 06:48一種記憶裡好熟悉的風情
阿嬤的麻糬每顆都有獨特的造形
顆顆不一樣吃這樣純樸用心的麻糬
聽阿吉的歌
真是美好的相遇 ^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