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
2014/12/21 05:36
瀏覽74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路5:1 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眾人擁擠祂,要聽上帝的道。

 

  海邊呼召,路5:1-11=4:18-22=1:16-20。主要的注釋在路加福音。見加利利早期的傳道;主耶穌的傳道生涯;第208-213頁的主耶穌的神蹟。

 

    路加記載了彼得,安得烈,雅各和約翰在加利利湖邊的蒙召,但不是按照他們原本蒙召的順序。從時間順序上來說,這段敘述(第1-11節)所記之事,應該是發生在路第4章的第32節和第33節之間(見太4:23的注釋)。很明顯路加這樣安排的原因,是他想將兩次會堂中的講道放在一起進行敘述,一次是在拿撒勒(路4:16-30),另一次是在迦百農(31-37),並將對門徒的呼召(路5:1-11),和第一次加利利佈道巡遊的敘述(12-15)連接起來。

 

  擁擠。考慮到這裡所記之事件,和約21:1-17中所記載的存在明顯相似之處,一些解經家總結說這兩段敘述是同一事件的不同版本。然而對上下文進行仔細研究之後,就排除了這種可能(另見《歷》85)。

 

  耶穌在海邊行走的時間是清晨,但百姓仍擁擠在祂身邊。儘管現在還沒到祂在將來的安息日裡施行神蹟的時候,這個事實卻證明了祂的“名聲”或聲望(路4:31-41)。

 

  上帝的道。即耶穌在講道和教訓時所說的。祂的話語是有恩典的(見路4:22),裡面有賜生命的能力(見約66368),百姓都渴望聽祂的話。他們的心靈在聽祂──上帝的道成為肉身(見約1:1-3的注釋)──講述時將會受到何等大的震撼啊!

 

  湖。希臘文limnē,“一片水”。路加遊歷廣泛,他見過地中海,因此不會將加利利這片水域稱作一個“海”,(希臘文thalassa),而是堅持使用limnē,“湖”這個術語。然而其他福音書作者總是稱它為thalassa,“海”。

 

  革尼撒勒。附近是肥沃的革尼撒勒平原,這個湖可能因此而得名(見太14:34;可6:53)。這片平原坐落在山巒和湖泊之間,迦百農在北,抹大拉在南,如今它的名字叫el-Ghuweir。這片平原長約5公里,寬約2.4公里。

 

    由於它的亞熱帶氣候,當地生產胡桃,無花果,橄欖和葡萄。革尼撒勒湖在舊約時代通常被稱為基尼烈海(民3411;書12:3等)。在基督的時代,加利利海(或革尼撒勒湖)與全巴勒斯坦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毗鄰。

 

    加利利人口主要是猶太人,儘管這裡和猶太教的中心耶路撒冷,還有相當遠的路程(見路2:42,44的注釋)。加利利在某種程度上,沒有猶太主義的偏見和仇恨,因此在很多方面,都是基督開展工作的一個理想的地方。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聖經研究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