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送暖,台北科技大學林姓副教授昨天上午捐款一千二百五十五萬元給家扶基金會,創下家扶個人單筆捐款最高紀錄。
林副教授出生於宜蘭,台北工專畢業。他求學期間生活困苦,但勤奮向上,畢業後開創一家電子儀器廠,享有台灣、英美等十九項專利,並三度獲得中山技術發明獎。
他經常默默行善,設置獎助學金,多次捐款回饋社會。兩年多前老榮民陳耀生一家四口自殺獲救,他捐出房子,供他們棲身。與他同為宜蘭人的前法務部長陳定南病逝後,他捐錢協助建紀念館。
昨天上午八時,他到家扶基金會位於台中市的總部,親手把支票交給家扶副執行長何素秋;社工要求拍照留念,他勉為其難穿上耶誕老人裝,用白花花的鬍子遮住臉,只露出戴著眼鏡的和氣眼睛。
「他到底是誰?難道中了樂透嗎?」不少社工聽到消息,紛紛打聽。「對方很低調,我真的不能說。」何素秋堅持不透露捐款者的姓名。
他去年首度捐款一百二十萬元給家扶,資助七十八名清寒的大學生繳學費,還認養五十名國外兒童,遍及亞洲、非洲與中南美洲,其中有不少是南亞海嘯的受災戶。
他對社工說,把錢交給家扶他很放心,今年主動加碼十倍,還強調如果家扶妥善運用,未來年年都會捐錢。
~~~~~~~~~~~~
從比爾蓋茲與巴菲特瘋狂捐錢開始
台灣也是有人把自己的財產捐獻出來
有時候也許是
空才是最多的有
- 2樓. 秘密客2007/01/03 10:28用錢的智慧
基本上,不可否認的,富人用錢的效率比一般人高很多。
他們即使將錢用在捐助用途,也會對錢的使用及流向作觀察。
利用的好,就加碼!甚至也會親身加以研究,再投入。
社會的走向,只會更貧富不均而已,過去的歷史,常常只是均貧,
現在的時代,已經是少見的熱錢時代,除了台灣。
不要去否定他人付出的心思,即使那種付出僅是一場及時雨。
而且,他所付出的,表面上看來僅是及時雨,
但之後會出現如何頑強的小草,並不是短時間就能看到的。
- 1樓. 月光河2006/12/30 18:27反向思考
窮人需要的是自給自足的生存機會,不是手心向下的拖捨。
有些人得到及時雨活僥倖活了下來,但也有另一家四口在向社會局求助不成燒炭走了以後才得到社會局補助的喪葬費。
就像那一家六口,有五人跳河自殺的景況,還有一家共吃一碗麵的爸爸,他們都說過一句話,只想要有工作的機會。
當社會資源被少數人大量擁有之後,失去機會的人並不想靠富人灑錢救助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