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議室裡,氣氛相當嚴肅,富育證券幾位高階主管商討著重要策略。
「林經理,今年股東會改選,若以現有股權分佈,公司可掌握幾席董事?」
自從邦國集團迅雷不及掩耳地買下「誠誼創投」後,富育證券高層為了保護公司經營權,無不汲汲營營地構想對策。財務林經理的簡報,正是市場資訊的蒐集。
林經理用雷射光筆指著投影螢幕說明:
「從購併「誠誼創投」後,邦國集團已化暗為明,利用轉投資事業從市場大量收購富育股票,現在已從37%提昇至40%股份,而富育證券現有36%。沈富鼎擁有15%為個人最大股東,其餘9%為散戶所擁有。
依照市場觀察,受大環境影響,小股東們應該會贊成合併為「金融控股公司」,因此,就算沈老的股權全部支持富育證券,也只能維持小勝而已。
但董事會已通過『泰山銀行』結盟案,若不增資,公司根本無力主導「泰山銀行」營運。而富育證券現有流動資金不足,邦國集團挾其財力,自然可將富育證券無力認購的股權,全面吸收,結果便是經營權易手。」
簡報完畢,室內燈光重新點亮。只見林總以指背揉著兩邊鬢角,舒緩心中壓力:「諸位,有什麼對策可以解救公司危機麼?」
財務林經理報告說:「可和邦國集團高層研擬聲明,建議今年不要合併,但我們可以允諾以邦國的金融商品作為主力,使他們提高獲利利潤。」
我沈思了一下,發言道:
「雙方合作必須建立在勢均力敵,資源分享上。現在邦國集團挾著財力優勢,可在董事改選後吞併我們,只會把我們的資源當成囊中物,因此合作聲明形同虛文,反而降低我們的憂患意識。
我的想法是:公司最缺乏的是『資金』,而資金來源有三:
一是向『銀行舉貸』。但高額的利息將使公司營運陷於泥沼,且要有足額的擔保抵押,以目前狀況未必能貸到足額款項。
二是發行『公司債』。但以主管機關審核的速度,需要審核債信、會計師簽證及資金應用計劃,還有許多公文往返,恐怕緩不濟急。
三是變賣國外投資事業,並鞏固沈老向心力,必要時請他協助認購足額增資股票。
第三項最有可能讓公司短期內突破困境。在購併泰山銀行後,順利轉型為金融控股公司。」
林總點頭表示贊同:「這提議很好!外國金融法規較為寬鬆,尋求適當買家挹注資金,應有較大空間,也可避免邦國集團直接收購。順便提醒,沈富鼎那邊,程風你可要陪我過去走動走動!」
「是的,林總。」
會議結束,林經理離去,我特地陪林總走回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