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沈芯菱愛的故事
2013/01/30 14:05
瀏覽1,957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沈芯菱:無私付出,讓世界更美好

      沈芯菱的成長故事- 我的童年成長在擺路邊攤的流動攤販家庭,居無定所,很貧困。可是,貧困的環境讓我知道,真正的窮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能力去付出。相對的,富裕是什麼?不是誰擁有得多,而是誰需要得少。

     我不斷在尋找一件事,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無權者的力量)。到底我們這些比較資源匱乏、比較新世代、比較沒有發言位置的人,力量在哪裡?這個答案在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慢慢有點頭緒了。

     我11歲時,看見阿公阿嬤非常煩惱,我也跟著焦慮,因為倉庫裡有3萬顆文旦賣不出去,長年滯銷的問題,讓老農的生計沒有保障。當時我想,一個人吃不完,如果有100人、1,000人吃,不就吃得完了。可是,一個鄉下小孩要怎麼讓那麼多人知道?

     當時,我的學校剛好有電腦課,我母親變賣她最珍愛的玉珮,買了一部二手電腦。我對電腦很有興趣,學會了發送電子郵件。這事很簡單,我用一封封電子郵件,將這個訊息寄給各個公司的老闆,沒想到,那一年賣了3萬多斤的文旦。

     隔年,在我五年級時,我成立了台灣第一個農產品直銷網站。到今年10年來,成功賣了100萬斤的文旦到全國各地,不只幫了自己的阿公阿嬤,更幫了斗六地區曾經文旦滯銷的柚農們。

      我百思不得其解,怎麼會有這種影響力呢?後來我發現一件事,原來誠懇就是最好的品牌。老農最真摯的笑容,一個學生最迫待的期待,帶來了這份奇蹟。

      隔年,有感於台灣城鄉貧富差距愈來愈嚴重,於是我用唯一會的電腦技能,成立一個集合國中小各科目多元領域的安安免費教學網站,希望透過24小時免費的教學平台,幫助資源比較欠缺的同學有一個教育的機會。這個網站原本只想幫助班上4、5個好朋友,沒想到藉著科技的力量,9年來已成功幫助將近500萬名弱勢學子。

     這些事讓我發現一個道理:這世界可能只有兩種人,一種是do,一種是do not。我的確非常平凡,但我就是選擇去做而已。

     幸福是什麼?未必是賺很多錢,未必是功成名就,而是成為開拓者。開拓者是找到自己的道路,再幫別人開路,讓每一個遇見自己的人都可以變得更美好,這是我一直在做的事。

     以一己之力,23歲的我,投入公益10年以來,大概花了500多萬元的個人收入,其中沒有接受任何贊助捐款,都是透過參加演講、寫作、比賽、拿獎學金而來。

     我覺得我不是在做公益,只是一路上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面對周遭那麼多急迫的問題,我的動力是什麼?是來自一路上遇到的這些人。

        公益之外,我也花了6年多時間,拍攝一系列草根台灣臉譜,記錄台灣基層的人。至今,我拍攝了將近30萬張照片,走訪了17萬公里。每次面對這些飽受苦難卻勇敢堅毅的長輩,我都感覺到自己的謙卑跟渺小。10年公益路上,難免挫折,難免困頓,但每次看到這些人的臉龐,我的信心又回來了。

       我很早就知道這世界有很多黑暗、貪婪、甚至偽善的一面。可是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辦法讓世界往美好更靠近一小步。

       我非常相信一件事:你,就是力量。

「摘自2013年1月Cheers雜誌148

幾年前,在國小的教科書上就知道了「沈芯菱」這位奇女子,感佩她有一顆善良的心,默默的以一己之力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人生的價值更臻崇高,就如文中所言:幸福是什麼?未必是賺很多錢,未必是功成名就,而是成為開拓者。開拓者是找到自己的道路,再幫別人開路,讓每一個遇見自己的的人都可以變得更美好。

沈芯菱書推薦:

100萬的願望

作者:沈芯菱
出版社:圓神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27日

  1. 16歲的沈芯菱不是草莓族!而是勇於做自己的新世代志工族,用網路來助人,以知識做公益!常常有人認為她年紀太小,有份善心就好,她卻說:「我要賺進100萬來做公益。」下一個願望,還是100萬,還是繼續做公益。
  2. 成長環境不優渥,但身為弱勢,更能體會弱勢族群的需要。在逆境中學習有成,可作為青少年學子的榜樣。
  3. 自學電腦,12歲成立網站工作室,15歲已考取31張電腦證照。
  4. 為貧苦學子架設「安安免費教學網站www.ananedu.com」,為國內最大教學入口網站(70萬人次)。
  5. 李家同/沈春華/孫越/聖嚴法師 真心推薦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靈
自訂分類:2013年-2017年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