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漢語拼音的國際化與台灣因應之道
2005/09/04 22:02
瀏覽3,753
迴響9
推薦7
引用0
   1977年聯合國國際地名標準化會議決議採用漢語拼音作為中國地名拼寫的國際標準。1982年日內瓦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認可以漢語拼音作為文獻工作中拼寫中文的國際標準。美國各大學中文教學均已使用漢語拼音。1997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全面廢棄台灣通行的威妥瑪式拼音,改為漢語拼音;該館是全世界最後一個揚棄威妥瑪氏漢字拼音的博物館。

  近幾年,在台灣的中文字電腦輸入法方面有「漢音輸入法」,可以選擇羅馬拼音代替注音符號輸入漢字,此羅馬拼音即是漢語拼音;而後出的「自然輸入法」可以選擇注音、倉頡、拼音和辭庫四種輸入法,而拼音中則可以選擇漢語拼音或通用拼音,甚至有發音功能。有幾家出版辭書的出版社,為了擴大出版品在華文世界的流通,已逕行用漢語拼音編排辭書。

  面對漢語拼音的優勢,台灣究應照單全收,抑或另起爐灶,以「有別於大陸」,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然而,這個問題卻成為全世界特有的一個例子,因為固有的「全球化」與「本土化」矛盾,又糾結上了「去中國化」的理念,使得台灣執政者更難作出決策。遠的不談,從1996年起,台灣發生了幾次拼音論戰。第四次是1999年1月下旬,教育部邀集中央和地方相關單位,研商國內街道、人名、地名等中文英譯統一拼音方式,並作成將以「注音符號第二式」為統一標準拼音的初步決議,結果引來各方批評聲浪。1999年7月,教育部終於拍板定案,排除余伯泉的通用拼音系統以及教育部研發的注音符號第二式,而採取漢語拼音系統為中文英譯拼音系統的骨幹,但拖延未行。2000年5月政權交替後,10月7日政府有關部門又要改採通用拼音系統,引發了第五次更大一波的拼音論戰。2002年7月11日,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通過採行通用拼音,行政院乃於8月22日核備。至此,台灣的中文拼音決策似乎已告底定,然爭議並未真正平息。


  今日台灣的中文拼音,仍然跟當年(1999年)政府部門想解決中文拼音的混亂現狀一樣,還是個戰國時代。有誰不相信,那就數數看台北市的街頭,共有多少種拼音;或者看看高雄市是否已解決了中文拼音凌亂的問題。

  姑且不從學理上論斷哪個拼音系統比較好(這方面的爭論已經吵了幾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服誰),從中文拼音決策的歷程,反映的是最糟的一種決策模式,要嘛就統一用漢語拼音,要嘛就統一用通用拼音,因為這個議題之所以會排入決策議程,初始點就是為了解決台灣中文拼音過於混亂的問題。然而,儘管在2002年政府有關單位終於做出了最後決策,決定統一用通用拼音,但卻令出不行,無法號令地方政府,於是決策做了,事實上又等於沒做,最後還是回到了原點。

有誰推薦more
迴響(9) :
9樓.
2007/01/26 00:24
西方觀點

看完大家的回應, 忍不住有話要說.

的確, 不管是那種拼音, 縱使像受氣包說的原是要代替漢字的, 但現在的目的是給不懂漢字的外國人看的, 所以不但統一非常重要, 還有在以拉丁文書寫系統的西方人腦裡能夠反應程度也很重要.  我認識很多學漢語的美國人, 大陸拼音對他們來說非常容易進入狀況, 台灣式的就讓他們搞不清楚, 因為台灣式的建立在注音符號上, 大陸拼音則是考慮到如英文發音的習慣.  像受氣包提到的一些如"灰"等例子我不同意, 因為大陸拼音法是對的, 那才是西方人的發音習慣. 我有時候想, 大陸學生若習慣把拼音當做漢字注音的話, 不知道學起英文來會不會快一點.

以我個人來說, 拼音非常好學, 也很有道理.  我注音符號幾乎都忘了, 除了在美國買的電腦沒有注音符號, 縱使有也懶得去背注音符號鍵盤, 所以當微軟視窗附帶有開發出來的拼音可以打出繁體字, 我很高興地花了一個週末下午就自學好了拼音, 現在我可以打得飛快, 才有了機會在這裡寫中文啊.

8樓. 時季常
2005/09/29 16:58
注音第二式應該採用改良式的漢語拼音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漢語拼音最初不是做為注音符號用的,它的產生是中共最初時準備廢除漢字,全面羅馬拼音化,所創造出的羅馬化文字。你可以從人民幣上有漢語拼音看出來。聽起來匪夷所思,但卻是事實,中共最開始的時候還準備要廢除貨幣的,本來在中共始政的時候,人民也不繳稅的,當然這些事都沒有真正實行,可是漢語拼音卻留下來了,取代原來傳統的注音符號。
正因為它原來不是做為注音符號用的,它的母音部份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因為這些不一致,如果說很多大陸小孩很多是先學會唸字,再去背漢語拼音的,不足為奇。研究發現,在台灣學傳統注音只要花十週,大陸學生學漢語拼音卻要花二年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的原因,我在美國也發現不少大陸留生的漢語拼音相當有問題。
舉個例來說吧,像黑的漢語拼音是hei, 所以 e 就是ㄝ,而 i 就是ㄧ,那麼 ei  就等於ㄟ(ㄟ是ㄝㄧ的複合音)。但我們看灰這個字的漢語拼音寫成hui,在這裏,i 其實是發ei 的音,這就造成了不一致,但批的漢語拼音是pi,它卻不唸成呸。
再如u這個符號,在hui (灰)裏是發ㄨ音, 在liu(劉)裏發ㄡ音(ㄡ=ㄛ+ㄨ),在 xue(學)變成了ㄩ。
另外 i 也使用很廣泛。在pi (批)和 qi (漆)裏是發ㄧ音 ,但在 zhi(支), chi (吃), shi (師)裏,卻發「倒ㄓ」的音(此符號在台灣小學不教)
像這些不一致,大陸小學生可能要先學會台灣的注音再來對照學漢語拼音可能還會學得快一點。
漢語拼音比其它羅馬式拼音的強項是在它子音的一致明確,尤其是zh, ch, sh;z, c, s, 二個對照組(一組捲舌,另一組不捲),和 j, q, x, 一組。但它的母音部份實在令人不敢恭維,然而這個不一致的毛病是很容易修正的。反觀台灣目前弄的注音第二式在子音部份實在令人難記難解。因此我認為注音第二式應該採用改良式的漢語拼音,同時我們也可以此和大陸當局商討。我們可以放棄通用拼音(為什麼叫做拼音呢?難道我們也要廢漢字嗎?會叫做拼音,就知道搞通用拼音這套系統的人程度如何了),注音第二式改採改良式漢語拼音,可改稱為漢語注音系統,也希望對岸能從善如流,接受漢語注音系統。
作者:受氣包 <好男好女自強之家> 董事長兼工友
https://city.udn.com/2192
7樓. 古士塔夫
2005/09/16 13:08
捨本逐末

先講一點:香港用的也是繁體字。就文字的使用而言,香港九七回歸後,還真的是「一國兩制」;而言論自由度也仍然遠高於中國大陸。

其次,主張硬是要在台灣推行通用拼音的人,可能很難回答一個問題:「對台灣的日常生活而言,究竟是中文影響大,還是中文拼音影響大?」如果無法拒絕同樣來自中國的文字,為什麼那麼在乎後出的、奠基於中文之上的漢語拼音系統,而要另建一套通用拼音系統,以有別於中國?這不是捨「本」(中文)逐「末」(中文拼音系統)嗎?

換句話說,影響大的中文都不能有別於中國,光從影響小的拼音系統去有別於中國,那有什麼意思?

6樓.
2005/09/15 22:24
現在的孩子很辛苦

以前出國玩時,某位大學助教授談起這項話題,非常嚴厲的話:『反正繁體文只在台灣使用,為什麼台灣不能單單使用通用拼音。』似是似非,我的口才不好,再講下去也只是被批評,也就不去反駁了。如果回到原點,通用拼音給誰使用?外國人。不只台灣使用繁體文,香港、新加坡、大陸貫用的雖是簡體,但繁體文在各地仍有人使用,如大陸,書法家皆需以繁體字起家。

那樣教母語,害的是孩子。


5樓. 古士塔夫
2005/09/15 09:07
沒法子
沒法子,台灣就是這樣,不死不活地。(悲觀了點)
4樓.
2005/09/15 01:37
太混亂了
太混亂了!拼音就是要讓不韻中文的外國人看的,現在這種混亂的現象讓外國人怎麼適應,不要再執著於意識形態之爭了,也不要把台灣自絕於全世界。
3樓. 古士塔夫
2005/09/05 13:22
鄉土語言教材

  印象中的有關報導,鄉土語言教材確實有好幾套不同的系統,各校採用的課本不同;如果一個學生轉學,就要從頭學起另一套。

  問題是:鄉土語言教學需要用到拼音系統嗎?或者說,方言(母語)的學習需要在學校學嗎?

2樓. 蒙娜丽莎的微笑
2005/09/05 13:19

是个问题!
想知道我是谁?直接点击我的个人主页.
1樓. 貓喵XD
2005/09/04 23:26
>"<

連國小的鄉土語言教材,

拼音和文字也是一團亂!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