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中午家人聚餐,因『榮榮園』太熱門訂不到位,改訂前印象還不錯的『上海故事』。其前身是知名的「方家小館」,老闆移民後,總經理陳再復與員工們接手經營。信義路時期曾吃過數回,後喬遷至復興北路,近期又搬家到松江路現址。
ñ 「小菜(四碟)/320元」,小貴。
ñ 「無錫脆鱔、醉雞、醉元寶三拼(小)/628元」,脆鱔甜鹹適中、香酥可口;醉雞滑嫩淡淡酒香;醉元寶骨頭稍多。
ñ 「豌豆河蝦仁(中)/938元」,招牌料理,清甜的豌豆仁與蛋白漿過的小尾河蝦仁沾醋而食,軟滑爽口。
ñ 「虎掌子排(中)/488元」,濃油赤醬,軟嫩入味。
ñ 「蝦子烏參(中)/1,032元」,母親很喜歡的上海本幫菜,蝦子醬汁鮮醇濃郁,澆在白飯上滋味頗佳。
ñ 「砂鍋醃鮮(小)/388元」,可。
ñ 「上海菜飯/168元」,可。
ñ 「雪菜百頁(小)/228元」,百頁滑嫩。
ñ 「蟹黃小包(大)/300元」,點心本該是拿手的,但完全吃不出蟹黃該有的鮮味。
ñ 「雞湯煨麵(2份)/456元」,不錯。
『上海故事』環境典雅,江浙料理口味大致不錯,服務生勤快,七個人消費$5,500元,價位稍高。另既無臭豆腐敬菜,也未招待甜湯或水果,吃剩的砂鍋醃鮮打包也未添加些許高湯,店家似乎不懂待客之道或略微施以小惠,如何做生意?
ADD:台北市松江路101號B棟(近南京東路);TEL:02-25033688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李亞蒨2010/09/30 11:20方家小館的回憶
貓兒還記得上海故事(信義路)裝潢簡單卻不俗(以藕色的紗做為桌子隔間),復興北路時期之環境亦尚稱典雅,看到小可先生首張照片,似乎上海故事裝潢風格有所改變了?
(btw~之後由海國凰樓承接信義店原址,供應粵菜,開店初期貓兒嚐過一回,不怎麼優,但不知近年來,小可先生是否造訪過呢?)至於上海故事&方家小館菜色味道方面,民國78年8月初,九歲的貓兒第一次拜訪:天母東路的方家小館(位於聖道育幼院旁邊,數載之後才遷至對街),感覺相當不錯~比起斜對角的江浙大使館(菜餚偏甜,也許較走"蘇錫"風?)滋味更適口些,就當時的味覺記憶~可說與秀蘭&(舅舅喜歡吃的)陶陶,各擅不同路線江浙佳餚之勝場.
還記得那回嚐到醬爆青蟹,炒蝦腰,碗豆雞絲,還有紅燒划水(當時貓兒還小~就把魚刺超多的划水,吃得乾乾淨淨,果然是屬於貓科),至於方家小館信義店菜色,嚐之總覺得稍有不及當年,貓兒亦曾點過一回碗豆河蝦仁,那次蝦仁品質不佳(紅豆食府也難免有類似之情形),或許改日再嚐試囉.
「榮榮園」新承接「上海故事」信義路原址,「海國凰樓」不知去向?
諸多原因,較頻繁接觸江浙料理也不過近10年之事,往前則為片斷模糊記憶。天母「方家小館」只吃過一回印象不深,「大使館」沒吃過ㄟ。至於接觸信義路「上海故事」也是後期之事,最後一次假日中午聚餐,顧客除了我們包廂一桌外,散客只有兩桌,冷清的很,不久便搬家至復興北路,當時並不看好其前景,並未跟隨。松江路裝潢風格偏冷色調。
會吃划水的小貓兒,不知是否已進階善啃下巴?河蝦仁多由滬杭一帶冷凍進口,品質較難確保,店家多以劍蝦仁替代。河鮮食材取得不易,乃台灣江浙料理一大罩門。貪吃的小可 於 2010/09/30 17:5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