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樂曲介紹-烏蘇里船歌
2018/01/22 23:04
瀏覽2,16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烏蘇里船歌》是一首充滿生活氣息的東北民歌(赫哲族民歌),反映赫哲族人過上幸福生活,歡快,甜美,心情格外開朗的革命歌曲。20世紀60年代,郭頌、胡小石詞,汪雲才、郭頌曲。第一個在舞臺上正式演唱《烏蘇裡船歌》的人是郭頌老師,郭頌老師以其高亢悠揚的旋律唱響了神州大地,奠定了郭頌作為民歌演唱家的地位。
烏蘇里江一帶,是赫哲族祖居地之一。在長期的漁獵生產和生活中,逐漸形成了一些反映赫哲人生產、生活習俗的具有鮮明民族特徵的民歌曲調。《烏蘇裡船歌》就是在赫哲族傳統民歌曲調基礎上改編的,並在廣泛傳播中成為赫哲族民歌的代表作。郭頌等人在創作中吸收了《想情郎》等最具代表性的赫哲族傳統民間曲調,於1962年創作完成了《烏蘇里船歌》音樂作品。
因《烏蘇里船歌》主部主題曲調與《想情郎》等的曲調基本相同。1999年11月12日,中央電視臺與南寧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了“99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開幕式晚會。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稱《烏蘇里船歌》明明是一首創作歌曲,但其一直以為它是赫哲族人的傳統民歌。引發了黑龍江省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人民政府與郭頌、中央電視臺、北京北辰購物中心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著作權糾紛。據郭老陳述:他一心想推廣北方民族藝術,《烏蘇里船歌》是經他創作與演繹表達赫哲人原始情懷的歌曲,不僅傳唱了幾十年不衰,還一舉被收錄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化教材當中。糾紛案損害的是他一生的名譽,這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了無法彌補的遺憾。
《烏蘇里船歌》歌曲曲式為帶再現的三段體,6/8、2/4混合節拍,宮調式。歌曲表現了赫哲族人民愉快勞動的情景。其包括序唱、主體部分和尾聲等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序唱是根據赫哲族的說唱音樂“伊瑪堪”改編的散板性引子,只用虛詞;
第二部分是歌曲主體部分,也是唱曲中心部分和主要唱詞部分,是根據赫哲族民歌改編的行板,它包括了三段歌詞;
第三部分是用“伊瑪堪”改編的散板性的尾聲,仍只用虛詞,與第一段相呼應。
第一段序唱與第三段尾聲篇幅短小,且只用虛詞,很明顯,整首歌中最重要的是中間的主體部分。
這首歌主體部分依據的赫哲族民歌“嫁令闊”調,在赫哲族中家喻戶曉,流傳十分廣泛。它是一首一曲多用的民間曲調,有多種內容的歌詞。多首名稱不同的赫哲族民歌都用這首曲調演唱——如在1959年第12期《歌曲》上發表的赫哲族民歌《狩獵的哥哥回來了》,以及《想情郎》、《我的家鄉多美好》、《等阿哥》等,都是同一首曲調。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赫哲族傳統民間曲調。《烏蘇里船歌》對赫哲族的重要性,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看出:
(1)赫哲族每四年一次的“烏日貢”文體大會的主題歌就是《烏蘇里船歌》;
(2)國內的聽眾只要聽到《烏蘇里船歌》,就知道這是赫哲族民歌;
(3)談起赫哲族,就會提到《烏蘇里船歌》。這首歌已成為赫哲族的文化象徵和標誌;
(4)在1980年就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定為亞太地區音樂教材。這是赫哲族人民的光榮,也是中華民族的光榮。

【烏蘇里船歌】歌詞
啊朗赫呢哪 啊朗赫呢哪(回聲)
啊朗赫赫呢哪 赫雷赫赫呢哪
啊朗赫呢哪 赫雷 給根
烏蘇里江來長又長
藍藍的江水起波浪
赫哲人撒開千張網
船兒滿江魚滿艙
啊朗赫拉赫呢哪雷呀 赫啦哪呢赫呢哪

白雲飄過大頂子山
金色的陽光照船帆
緊搖槳來 掌穩舵
雙手贏得 豐收年
啊朗赫拉赫呢哪雷呀 赫啦哪呢赫呢哪
白樺林裡 人兒笑
笑開了滿山紅杜鵑
赫哲人走上幸福路
人民的江山萬萬年
啊朗赫呢哪 啊朗赫呢哪(回聲)
啊朗赫赫呢哪 赫雷赫赫呢哪
啊朗赫赫呢哪 赫雷 給根


註1:赫哲族是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據2000年人口普查,赫哲族只有4640人。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區在黑龍江省內。
註2:烏蘇里江發源于吉林東海海濱,錫特霍特山脈,烏蘇里江全長905公里,流域面積1870002平方公里。烏蘇里江是中國與蘇聯的界河,在俄羅斯稱為阿莫爾河。滿語“烏蘇里江”意為“水裡的江”、“東方日出之江”,是中國太陽最先升起的地方。烏蘇里江是黑龍江的一條主要支流,其上游由烏拉河與道比河匯合而成,向東北流至伯力一帶急轉折向西南,注入黑龍江。

資料引用: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9%8C%E8%8B%8F%E9%87%8C%E8%88%B9%E6%AD%8C/4560826
2.http://www.baike.com/wiki/%E3%80%8A%E4%B9%8C%E8%8B%8F%E9%87%8C%E8%88%B9%E6%AD%8C%E3%80%8B


降央卓玛演唱《乌苏里船歌》,天籁嗓音,韵味无穷!


長雲樂集
2023/04/02 葉明麗/古箏-
烏蘇里船歌


長雲樂集 2018/01/21 王子維/簫-烏蘇里船歌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樂曲介紹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