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仙- 老子 道德經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2019/07/10 10:01
瀏覽1,197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老子口中的「一」是什麼意思呢?我的解義是「拋開分別心的整體概念」;是「萬物不分彼此的合體」,是「陰陽合一的概念」,是「拋開是非善惡的對立觀念」,更是「融合的力量」!以下是老子對於「一」的論述,請大家細細體會: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
谷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其致之也
謂天無以清,將恐裂;
地無以寧,將恐廢;
神無以靈,將恐歇;
谷無以盈,將恐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侯王無以正,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是中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
故致譽無譽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解義
說說以前那些 「擁有無分別心並用整體概念去調和陰陽者」
就好像是:
天 擁有「無分別心的整體概念」則變得清明
地 擁有了它則變得安寧
神 擁有了它 則變得靈驗
谷 擁有了它 則變得滿盈
萬物 擁有了它則得以生成
侯王 擁有了它則成為天下人的領袖
他們都具足「調和陰陽是非於一體」的能力
反而言之
天如果喪失了陰陽調和之力恐怕就會破裂
地如果喪失了陰陽調和之力恐怕就會荒廢
神如果喪失了陰陽調和之力恐怕就會歇息
谷如果喪失了陰陽調和之力恐怕就會衰竭
萬物如果喪失了陰陽調和之力恐怕就會滅絕
侯王如果喪失了陰陽調和之力恐怕就會垮台
所以要明白這個「整體概念」
知曉「賤是貴的本源」「下是高的基礎」
這也是那些侯王們 為什麼會刻意自稱「孤家 寡人 不穀」
他們不外乎想凸顯自己 不排斥低賤的「無分別心」觀念 不是嗎
所以 最高的榮譽 就是不在意別人的稱譽
悟道者不會追求尊貴 也不會刻意表現平凡
伴霞樓主
2019/7/9 於溫哥華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