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早餐的聚會,就彷彿是公司的早餐會報,一群媽媽在聊著孩子的課外學習狀況,每個人輪流發言,各自說出看法。
她們的孩子都學習不少課程,舞蹈、音樂、體能、棋藝、繪畫、游泳、科學、桌球、智能開發………………可說是琴棋書畫樣樣都有。
這些媽媽在孩子的學習上花費不少心思,每天的生活也圍繞於此。她們開著板金堅固的名車接送孩子上下課,孩子上學之後,也是她們忙碌的一天的開始。
她們會到某個餐廳一起吃早餐喝咖啡,然後開始討論孩子的學習情形,或討論有關孩子在學校、補習班的狀況,偶或聊一些八卦,但很快的,話題總還是會繞回孩子身上。她們非常關心孩子,雖然她們有足夠的時間和經濟條件,可以在孩子上學之後,悠閒的逛名牌店購物或上護膚中心SPA泡三溫暖,甚至上美容院整髮做造型,但是那些都是中午以後的事,她們希望在中午以前能為孩子再多做一些貢獻,比如為孩子尋找資源或和其他家長資訊交流之類,這些都是她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
她們的孩子多數讀私立名校,打從入幼稚園之前,她們就已為孩子做好準備,且周圍的朋友也會給她們一些所謂中肯的建議,比方會建議他們選擇風評良好,設立有幼稚園、中小學的完全學校。雖然學費高昂,雜項開支也不少,但是學費多寡向來就不是她們考慮的重點。她們要的是教育品質,老師認真教學,學校軟硬體設施完備,學習時間比一般公立學校還充裕些,連寒暑假也都有學業輔導規劃,以銜接下學期課程。
她們說這樣可以免去將來在升學方面諸多的問題,也可以讓孩子受到良好的規範,她們覺得私立名校管教嚴格,可以約束孩子過於貪玩的性情,也可以在少班小校的環境中得到較多的照顧。因此,她們知道,一旦慎重選擇了那一所學校,就會跟著該校的理念一起教育孩子,直至孩子高中畢業。
孩子高中畢業之後,她們或許讓孩子出國讀書,或許留在台灣考大學,總之,至少在長達十多年的學習生活上,她們期望能放心地把孩子交給學校,若期間有讓她們不滿意的,或許會選擇讓孩子提早出國讀書當個小留學生了。畢竟,她們也是有主見的,並非人云亦云,別人說這學校好,就非得讓孩子留在這個學校不可。
話說回來,其實她們也未必覺得孩子一定得讀私立名校,只是覺得在那個環境裡,家長社經地位相當,背景相當,在有必要時,或許可資源共享,互通有無,比如寒暑假的短期遊學,或參加海外的夏令營之類,孩子們相伴出遊,到了國外也或許有互相照應或落腳之處,甚至平常補習也是透過家長介紹,付高昂的鐘點費,請來能為孩子「量身訂做」的家教名師一對一教學。無論是國英數理化或琴棋書畫都一樣,她們要的是適性教學,個別輔導,只要孩子能更好。
傍晚,她們去接孩子放學,想到孩子國中畢業之後,或許也可以試試外考公立高中,也許孩子可以進入前三志願呢!但她們發現今年已是末代基測了,將來的十二年國教,它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景況呢?要怎麼決定入哪所學校?怎麼考試?要不要考試?前三志願還會是前三嗎?這在媽媽們的早餐會報裡也討論不出所以然來。
還有那個排富政策……………..對這些媽媽而言,這真是尷尬的政策啊,若果真想讓孩子去讀公立學校,也希望能低調點,不要太過彰顯,但不免還是得因為政策而讓同學貼上富家子弟的標籤吧,那麼,有富就有貧,在孩子的班上應該也會有被貼上貧窮子弟標籤的吧?這樣未免太難堪了啊!一旦進入公立學校,就是希望能消弭孩子之間外在條件的差異,沒有比較,沒有高低,沒有貧富差異啊!
媽媽們想一想,對家庭年收入不到排富標準,但數字卻是在臨界點的雙薪家庭而言,若家裡有兩個以上的孩子,每個月安親班、補習費、教育經費、房屋貸款、油錢、保險…………..各種開支加起來也不少,生活也是戰戰兢兢不易過啊!這樣被稱為富,也是難堪了。
罷了,罷了,媽媽們還是決定讓孩子們繼續在私校就讀,省去許多困擾,也可集中精神好好來規畫孩子的未來。至於十二年國教,她們不了解,也暫時不需要了解囉!
~蘋果蘇打.2013.6.19~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8樓. 麥芽糖2013/06/21 05:23
媒體上的"排富", 說得老丐膽戰心驚, 以為共產黨來了, 要打土豪了!
其實, 也不是劫富濟貧, 而是能者買單, 多繳稅, 多繳學費.
我們曾幾何時, 將一些立意頗美的事情, 說得這麼危言聳聽了?
- 7樓. 寄居者2013/06/20 09:08
香港的情況就是這樣,有錢人爭先恐後擠進私立名校。
名校本身不是唯一的目的,名校所帶來的人脈才是重點。
- 6樓. 安歐門2013/06/20 01:42
法治不應該有例外。
加拿大的健保,家家費率相同,何需榨富?台灣應該提高的是「所有」富人所得稅率,而不是假藉健保等等名義,榨取某些逃不掉的小富,真正大富逃光光。
加拿大的私校,政府不補助(某些省分,教會學校納入公校系統,視同公校)。為什麼補助私校呢?台灣的私校,誰創立的?誰才能創立?你我能嗎?都是特權玩的遊戲,所以必須補助?
法制沒有例外,所有例外,原因只有一個,特權。
沙塵人間滌心垢.虛擬世界洗真情.
- 5樓. 蘇信2013/06/19 16:33
貪富差距不在出不出學費,
在同儕之間的『無所不在』!
球鞋、3C用具、零用錢‥‥!
我老婆的經驗,免營養午餐費的通常都是家長用賓士載來上課的!
她以前服務的學校竟然還有一個現任教務主任為了讓孩子領取補助,
和老婆假離婚,讓他的孩子享受原住民的所有優待。
- 4樓. 蘇信2013/06/19 10:32
說到這裡很想再聽一次馬兆駿的『那年我們十九歲』。
高職畢業時全班四十二個人,
到四十歲開同學會時全班已經剩下不到二十五個人,
有幾個被槍斃了(同學裡面有一個是名人的哥哥,高天民是他最小的弟弟,兩兄弟全死在槍下)
另外還有六個全在同一場海難掛點。
幾個車禍還有一個三十幾歲中風掛掉!
升學的好像只有我一個人。
蘇信這回應倒可以寫一篇故事了!哈
看來你還算是平順福氣之人啊!
馬兆駿那首歌我忘了,被你一說,我倒也想翻出來聽聽。待會兒得空就來聽聽。
最近我也遇到幾個高中老友,頗感動的,高中是人生當中一段純真美好的回憶!所以囉,希望那些「貧富差距問題」,不會抹滅孩子們的青春色彩,也不會影響他們的情誼。
蘋果蘇打 於 2013/06/19 10:50回覆 - 3樓. 蘇信2013/06/19 10:22
私立高中除了貴族學校之外還有另一種以升學為志向的『超級操班』,
其實讀這種班和公立高中再加上補習費花的錢大概是一樣的,
既然你能出這些補習費,又何苦佔用了國家資源?
把自已的小朋友輔導好才是真的吧?
PS:如果在私校不能進入這種班反正都能免試升學了,
又何苦去上這種『東、西、南、北、中』的『名私校』?
這些學校在我民國五十幾年讀基隆水產時就是名校了,
(我還參加過和同學遠征到汐止火車站幹架場)(遠道生上下學會在汐止火車站會車)(在基隆已經是無敵手了)
這些學校到現在也還是在『名校』範圍內。
對了以前還有三極高工再加上中國海專!
- 2樓. 蘇信2013/06/19 08:17
先前政策被『人本』綁住了,
搞成私立高中也可以『免學費』?
說一句難聽的話,憑什麼你的孩子讀『薇閣』那種貴死人的貴族學校要大家出錢?
為什麼不能和國中一樣,凡是私立一律自費,
這樣不就和排富可以脫鉤了!
PS:不要以為馬英上任了『人本』就消聲匿跡了,
在教育部裡還是一大堆當初『地下部長范巽綠』帶進去的『人本』還是一樣的可以操控國教政策。
之前高中需要基測考試入學
若孩子考不到理想的公立高中就會進入私校就讀
除了部分私立名校的家長社經地位和財力相當之外,有些私校學生家庭背景卻是一般而已
蘋果蘇打 於 2013/06/19 08:31回覆 - 1樓. 3031012013/06/19 08:16
標籤都是自己貼上的!
住的地段 住的房子 來接送的車子 讀的私校 都是標籤 如何低調?
耳濡目染啊!
不過也別拿孩子作借口,
有錢爸媽的孩子還是能與沒錢爸媽的孩子 交上好朋友 義氣相投!
不是錢!
只要家教好
有教養
這些都不是學校社會能教導的
除了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