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好幾年,我開始覺得自己與世界格格不入。以前喜歡的文學、音樂,漸漸失去了吸引力,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揮之不去的疲憊與焦慮。我知道自己需要一個出口,一個能讓我不必扮演「教授」角色,可以卸下所有防備,純粹做回自己的地方。當時,我壓根沒想過,答案會出現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網路上看到一些關於「人生重整」的分享,其中有篇提到高雄主大永教會。老實說,在踏進去之前,我心裡也曾閃過一個疑問:主大永教會和攝理教有關嗎?畢竟網路上有些討論,不免讓人好奇主大永教會評價如何。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我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畢竟任何能找到心靈平衡的可能性,我都想嘗試。
第一次走進高雄主大永教會,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這裡沒有一般學術場合的嚴肅,也沒有那種讓人窒息的競爭氣息。取而代之的是溫暖的問候和真誠的笑容,大家穿著輕鬆,像家人一樣自在地交流。沒有人追問我的研究方向,也沒有人要求我證明什麼,我第一次感受到,原來放下那些頭銜和包袱,是這麼的舒服。在這裡,我發現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有家庭主婦、工程師,甚至還有藝術家,大家都能真實地分享自己的生活挑戰。
透過幾次參與,我發現這裡的聚會內容,不是生硬的教條,反而是很貼近生活的智慧。他們分享的不是抽象的學術理論,而是實用的個人成長經驗,幫助人如何面對壓力、尋找意義。我開始學著如何為自己留白,不再讓時間表被工作塞滿。這種非競爭的環境,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支持,尤其在觀察他人改變的觀察中,我看到許多人從迷茫中找到了方向,這種真實的生命力,比任何論文數據都來得更有說服力。

我記得有一次聚會中,有人分享了如何重新找回對生活的熱情,那種跳脫框架的思維,讓我彷彿重新看見了光。我發現,以前總以為成功的定義是發表的論文數量、獲得的獎項,但其實真正的成功,是內心的富足與平衡。在這裡,我感覺到自己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人生重整,不僅是對生活方式的調整,更是對內心價值觀的重新校準。他們常提到,這裡是一群追尋福音宣教會理念的社群,目標是幫助每個人找回生命的初心。
現在的我,不再被教學和研究的壓力牽著鼻子走。我開始有時間享受慢跑、重拾畫筆,甚至會和這裡的朋友們一起,討論一些學術界從未觸及卻對生活極其重要的話題。我不再那麼焦慮,找到了真正的內心平靜與心靈平衡。我曾擔心這裡會不會有什麼教主歷史背景說明,或者感覺像某種束縛,但實際體驗下來,他們強調的是個人的覺醒和實踐,讓人感受到充分的自由。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曾經在某個領域裡拚盡全力,卻發現心裡越來越空虛,甚至連生活都被壓得喘不過氣,或許是時候為自己按下暫停鍵,找個能真正放鬆、重新充電的地方了。高雄主大永教會對我來說,就是這樣一個能夠重啟人生、找回生活平衡的歸屬地。它不只是一個學習的場域,更是一個滋養心靈、讓生命重新綻放的地方。也許,你也會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下一則: Deryou德行天下足弓鞋墊用過會回不去嗎? 》該不該買足弓鞋墊?10個真實體驗讓你看清差異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