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買房總是輸在「談判」這一關?
在房價高漲的時代,許多想買房的人,辛苦存錢好幾年,好不容易看到心儀的中古屋,卻在議價時被對方牽著鼻子走,最終用超過預算的價格成交。這樣的故事,不只一樁。
事實上,會不會談判,往往才是決定能不能「買得漂亮、談得劃算」的關鍵。
然而市面上的課程,不是空談理論、就是針對單一角色,缺乏真正實戰能用的工具。
為了讓更多買房族與不動產相關從業者都能擁有「談出好價格」的能力,談判大叔特別推出一門結合房產實務 + 談判心法的專業課程——房產剎價學,不只是教你如何議價,更教你如何在每一場交易中掌握節奏、主導對話。
為什麼新手買房這麼困難?不是不努力,而是資訊不對等
對大多數買房新手來說,真正的障礙從來不是「努力不夠」,而是資訊極度不對等。賣方有房仲、代銷、包裝行銷團隊;買方卻往往只能依賴朋友口耳相傳或網路搜尋,資訊零碎又難判斷真假。
再加上房市水很深,從價格區間、議價技巧、產權問題、付款流程,到交屋驗收,每個環節都有可能踩雷。不熟悉談判節奏,就容易陷入情緒勒索、話術綁架、甚至簽下對自己不利的合約。
很多人一輩子只買一次房,但房市老手早就練就一身反殺技能。如果沒有武器,就只能任人宰割。
《房產剎價學》正是為了解決這個資訊不對等的結構性問題而生,從頭到尾陪你走過談判流程,讓你不再當房市的局外人。

不只是買房課程,更是買賣雙方都能實戰應用的談判心法
談判大叔開設的這門《房產剎價學》課程,不是傳統講理論的房產課程,而是從買方與賣方的雙重視角出發,一堂真正站在第一線現場、能談出結果的談判實戰班。
全課程涵蓋4大談判技巧:
- ✅ 中古屋議價流程拆解:從開口到收尾,步驟細節一次搞懂
 - ✅ 零存款也能談進場的實戰方法:不是夢,是策略與時機的搭配
 - ✅ 心理攻防術與談判節奏設計:不硬碰硬,而是引導成交
 - ✅ 精心整理的實用法律範本與對話腳本:不怕對方話術,只怕你沒準備
 
每一堂課的背後,都是房市現場實戰案例,包括如何讓賣方自己點頭降價、如何破解對方壓價話術,甚至如何在房市熊市中安全脫手不賠錢。
這堂課不只是為「買方」設計,更是為「不想再被殺價的賣方」與「想學會掌控房市節奏的投資者」量身打造。真正落地的談判技巧,讓你在任何一場不動產買賣中,都能保住自己的立場與利益。
適合誰來學這堂房產剎價學?
無論你現在正準備買人生第一間房,還是已經手握幾間物件想賣個好價錢,又或是長期在仲介、投資、代銷圈裡打拼,這堂課都能幫助你突破現況:
- 🔰 買房新手:想從一開始就不當冤大頭,掌握殺價節奏、議價底線
 - 💰 不動產投資人:希望強化進場與出場的議價策略,提升整體投報率
 - 🧩 房仲與業務人員:精進說服與回應技巧,提升成交效率
 - 🏠 屋主與賣方:不再任人殺價,反而主導價格與節奏
 
談判,不是嘴硬,而是步步算計;不是唬人,而是讓對方心甘情願點頭成交。

真實案例見證:從看屋失敗者,變成談判主導者
一位學員分享,她原本因為不懂談判技巧,連續錯過兩間心儀的房子,不是價格談不攏,就是談判過程被仲介牽著走。上完《房產剎價學》後,她懂得如何設下議價空間、如何觀察對方反應、如何用沉默逼出底價。
「我從被動挨打,變成談判的主導者。」她最後成功用理想價格買下第三間房,還讓賣方主動附贈裝潢與車位,真正將談判變成雙贏。
🏠學員常見問題 QA
Q1:買房一定要準備好頭期款嗎?
A: 不一定。雖然頭期款是進入市場的一般門檻,但透過適當談判與資金配置,有機會運用低自備或結構式付款方式進場。本課程亦會教你如何合法操作「0存款入場」的案例。
Q2:為什麼我總是殺不到價?
A: 很多人談判只停留在「喊價」階段,但缺乏對市場脈動、賣方心理與讓價節奏的掌握。殺價成功的關鍵在於「讓對方自己說服自己」,這堂課會教你實戰話術與流程設計。
Q3:我想買中古屋,該注意哪些陷阱?
A: 中古屋市場資訊落差大,從產權、屋況、價差到稅費設計,每一步都可能踩雷。談判大叔會教你用談判手法避開話術與法律風險,還會附上可用的合約文件範本。
Q4:我是第一次買房,真的需要學談判嗎?
A: 更需要!賣方幾乎都有房仲支援,你若什麼都不懂,就是被當肥羊宰。學會談判,不是變強勢,而是保護自己、爭取合理價格與交易條件。
Q5:房價不是實價登錄都透明了,還需要談判嗎?
A: 實價登錄是參考,但成交價格仍是「願意談的人決定」。懂談判的人能以比市場更好的條件成交;不懂的人,只能買單別人設定的價格。
Q6:這門課只有買方能學嗎?我是屋主也能用嗎?
A: 當然能!這堂課雙向設計,買方學殺價、賣方學漲價。教你掌握市場節奏、觀察買氣、設計議價邏輯,讓你不因錯估情勢賤賣房產。
Q7:學了這堂課,我真的能馬上應用嗎?
A: 課程中包含線上影片+談判對話腳本+法律文件+實戰案例,每一模組都設計可複製、可直接使用的工具,學完就能上場實戰。
立刻行動:不再被話術左右,讓你買得安心、賣得漂亮
買房這條路,資訊太多、套路太深,一不小心就掉進陷阱。但談判從來不是天生的天賦,而是可以學習的邏輯與節奏。
這堂談判實戰課,用真實案例教你如何買進好價格、如何穩住立場、如何不被洗臉也不當韭菜。所有內容你都能反覆觀看,搭配腳本演練、法律文件、實戰模組,一步步成為自己的談判顧問。
說明會專屬優惠連結: https://lazys.info/House
房市買氣低迷更要會談|談判大叔建議
當房價居高不下、資訊又充滿落差,新手買房的每一步都像在踩地雷。但你不必孤軍奮戰。《談判大叔的房產剎價學》不只是教你怎麼「殺價」,更教你如何談出公平、安心又合理的成交條件。中古屋買賣實例解析|談判大叔親身操作
從零存款進場、破解心理攻防,到買方殺價與賣方漲價雙向應用,50堂實戰課程全來自真實成交經驗,搭配可直接使用的談判腳本與市值超過30萬元的法律文件範本,讓你一學就能用,實戰上場不再心虛。房產剎價學推薦上嗎?
無論你是剛起步的新手、想重新進場的投資人,還是第一次自己處理不動產交易的人,這堂課,會是你少走冤枉路、守住關鍵談判的最佳裝備。現在就加入,學會如何談得漂亮、買得安心!中古屋買賣陷阱多?談判大叔實戰經驗談
張中行:多讀多寫 前面談了有關作文的概括知識,到這里才算言歸正傳,談談怎么樣才能夠學會寫。很多有志的年輕人以及不年輕的人,比如教師和學生家長,對這個問題特別感興趣,希望有誰能傳授個秘訣,使學生不費力而言下頓悟。有沒有這樣的秘訣呢?有,只是不是不費力的秘訣,而是費力的秘訣,說來平常,是“多讀多寫”。 這自然是老生常談,不過,如果常談切合實際,即使聽來不新奇,我們也只好承認它。這正如說不吃飯活不了一樣,聽來簡直像廢話,我們卻不能不承認它。當然,承認秘訣只是多讀多寫并不是什么稱心的事。不久前,連續兩次,有年輕人來問準備高考的事,說旁的幾門課溫習得差不多了,只是不知道語文怎么樣才能考好。我說,我不知道出題的同志怎樣出題,比如說,一類是偏于考記憶的,內容出于課本,你就要溫習課本;另一類不出于課本,甚至有意躲開課本,而考語文能力,如作文、正誤等,溫習課本自然用處不大。可惜此外也沒什么好辦法,因為語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多讀多寫,長期積累,不能速戰速決。我這樣答,等于說沒辦法,很抱歉,但這是實情,也只好這樣說。 其實,學語言的經驗應該是任何人都知道。小孩子出生幾個月,不上課堂,不查詞典,不念語法修辭書,只是聽,跟著大人說,一詞半句,慢慢就會說了,而且絕不會把“坐車”說成“車坐”。何以能這樣?只是因為“熟”。學作文也是學語言,雖然這語言是與口語不完全相等的書面語言。書面語言也是語言,因而學習語言的辦法,對于學習作文都適用。比如一種意思要用什么樣的詞句來表達,意思復雜些,句與句要怎樣聯系,這說是有規律可循自然也不錯,但是拿起筆,實際去寫,你就不能先去請教規律,而要聽從你熟悉的常用的表達習慣。這習慣是由多次重復的“熟”養成的,而熟則來自多讀多寫。 俗傳一句玩笑話,“千古文章一大抄”,就讀他人文章以學習表達方法說,這句話卻有相當的道理。一種意思,可用的表達方式(詞語及其組織)不只一種,但不管其中的哪一種,都是由前人習用的框架描畫或脫化而來。你不讀,或讀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達框架茫茫然,拿起筆就難于得心應手。反之,多讀,熟了,筆未著紙,可用的多種表達方式早已蜂擁而至,你自然可以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這是多讀作用的初步,因而筆能達意。 進一步,多讀,熟悉各種表達方式,領會不同筆調的短長輕重,融會貫通,還可以推陳出新,把意思表達得更圓通,更生動。 多讀,所學又不只是表達方面,還有內容方面。這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吸收“思想”(包括各種知識)。學作文,由不會而變為會,由不好而變為好,既要能寫,即順利達意,又要有所寫,即有值得寫的內容。這內容,說是思想也好,知識也好,至少就初期說,面壁自然悟不出,自己觀察研究也所得有限。要有,就不能不吸收別人的,吸收的方法,主要當然是“讀”。還有一種是學“思路”。思想,知識,其出現,其存在,都是有條理的,作文的內容必須合乎這個條理。這條理,成文之前就要有,那就是思路的條理,也就是想得頭頭是道,才能寫得頭頭是道。這思路的條理也是漸漸培養成的,而培養之道,我個人的經驗,就一般人說,主要是來自“學”,即讀他人的,其次才是“思”,因為思,至少就早期說,絕大部分是順著他人(所讀之文)的路子走的。 多讀,熟了,積蓄在兩方面增多,既有內容可寫,又熟悉如何表達,作文的困難自然就沒有了。這樣,專靠多讀,不多寫是不是可以呢?據我所知,有的人,讀的方面修養很高,卻不輕易動筆,間或動筆,像是功夫還是相當純熟。這或許就是俗語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或者引杜甫的詩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吧?我想這意思并不完全對,或者說,話說得過于簡略,以致我們理解得不全面。事實是,就是不輕易動筆的人,以及“讀書破萬卷”的杜甫,至少在學習的時期,也是既勤讀又勤寫的。讀而不寫,讀多了,自然會寫的事是沒有的。多寫的作用也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由讀來的熟悉,必須通過自己的筆才能明朗、鞏固,成為熟練。另一方面,寫不只隨著思路走,還是整理思路的過程,必須常寫,內容才可(www.lz13.cn)以精粹,更有條理。 多讀,要費時間;多寫,也要費時間。所以前面稱之為費力的秘訣。費力包括兩種情況:一是不管上學還是工作,現在都事情多,任務重,多拿出時間有困難;二是多讀多寫,天天如此,有始難終,難免煩膩。時間少,所以古人有三余三上之說,意思就是擠時間。可能煩膩而不得不做,也只好硬著頭皮,鍥而不舍。 其實,也還有辦法可以不硬著頭皮。生而好之者也許沒有,培養而成為書淫、詩癖的卻所在多有。我還記得老師行輩中的一些人,他們親口說,“多年了,工作之暇,如果眼前沒有書,手里沒有筆,總覺得沒著沒落。”就這樣,他們有的未及上壽,一生卻讀了古今中外無數著作,寫了上百萬字。他們沒覺得煩膩,反以為樂,原因就是多年如此,成了難于改變的習慣。準此理,多讀多寫并非難事,辦法是養成習慣,使之成為樂趣。這在最初或者要努一把力,譬如說,無論如何忙,每天總要擠出一定的時間,比如三五十分鐘吧,讀,寫。日久天長,少則1年2年,多則3年5年,讀多了,所得之中會逐漸生出需要,生出樂趣;寫多了,難化為易,也會感到有所得,因而也就有了需要,有了樂趣。及至感到需要,感到樂趣,說句夸張的話,你就是想戒除,恐怕也難于做到了。 作文的能力是這樣培養出來的。你說難嗎?也難,也不難,說是難,因為不能一蹴而就;說是不難,因為功到自然成。功到也許是個笨辦法;不過,如果笨辦法確是有效,那我們還是把它看作靈丹妙藥的好,雖然這藥不是速效的。 張中行作品_張中行散文 張中行:北平的廟會 張中行:自嘲分頁:123
人到中年,謝謝親愛的自己 2020-04-14 欄目分類:抒情散文 標題分類:抒情散文 人到中年,如在生活的激流中行走,習慣了背過身子哭,轉過身子笑。有時候,只想沉默,不是不懂,不是裝清高,只是累了,不想說。 成年人的世界里,越發懂得獨處,閑暇時,打開音樂,沉浸在一個人的世界里,在高低起伏的音樂聲中,抱緊自己。 人活著,有時真的很累,越是外表開朗的人,內心越脆弱,越是表面看起來無所謂的人,越在意的多。 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方天地,你走不進來,他走不出去,于是便學會了在自己的世界里,淺笑成歌。 慢慢地學會了,苦而不言,喜而不語,因為你的不容易,別人未必能夠讀懂,你走的路,只是別人眼中的一處風景。 再堅強的人,也會委屈,也會難過,但是你要相信,每個人頭頂上都有一片天,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陰晴圓缺。 人到中年,要學會自己去奔跑,每天睜開眼睛就面臨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再苦再累都不能倒下。 張愛玲說,到了中年的男人時常會感覺孤獨,因為他一睜眼全是要依靠他的人,而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中年人生,渴望有一雙大的翅膀,為親人撐起一方天空,總想給孩子一片森林,總想成為父母眼中的驕傲,總想成為朋友中的佼佼者,因而要咬緊牙關,不斷的充實自己。 人到中年,看不透的人心,放不下的責任,無論深夜如何糾結,無論內心有怎樣的疲憊,天亮依然去奮斗, 無論有怎樣的迷茫,都不敢停下前行的腳步。 大多數人只關心你飛得高不高,又有多少人能在乎你過的累不累,朋友如雨中的傘,錦上添花的人到處都有,雪中送炭的卻沒幾人,走了那么久,回頭看看真正能在你身邊的人有多少。 誰都有脆弱,誰都會有委屈,難過的時候,習慣了努力的昂起頭,讓臉上掛著微笑,盡量讓自己的肩膀再寬厚些,讓胸懷再寬廣些,扛下所有的責任。 如果你沒有傘。就注定要拼命的在風雨中奔跑,果你想堅持,就要默默的承受和付出,時間將過程層層的包裹起來,滄桑久了,就會破繭成蝶,堅強的人生就是一個蛻變的過程。 村上春樹說,當你穿過了暴風雨,你就不再是原來那個人。所以我相信,只有經歷過磨難的人,才能變得無所畏懼,總有一天,你的堅持會讓腳下的路走向開闊。 人到中年,喜而不言,痛而不語,再苦再難也要撐起一片天,好的壞的都慢慢收起,經歷過,再回頭,一切都算不了什么。 終有一天,你會在慢下來的時光里,喝一杯歲月的閑茶,道一聲感謝自己,感謝這一路上我們都沒有放棄。 作者:春暖花開,花開心靈驛站主編,有文章被收錄高中隨堂筆記和做中考模擬試卷習題,發表在《人民日報》等,已出版散文集《聆聽,花開的聲音》,春暖花開微信公眾平臺:花開心靈驛站cnhk667788 散文悅讀swyd996 >>>更多美文:抒情散文
我家鄉有一片耕地,面積雖然不是很大,但地貌獨特。它東頭平而西頭尖,中間彎彎的,形狀很像一只羊角,所以人們稱之為“羊角垌”。 羊角垌旁邊有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引入溪水可種植水稻,堵住溪水能種植番薯等其它農作物。也許是小溪滋潤的緣故吧,羊角垌土壤十分肥沃。羊角垌的后面橫著一個土坡,土坡上除了野生的灌木外,村民還在上面種滿了木麻黃樹。有人說,那個土坡是羊角垌的守護神。在那以糧為綱的年代,羊角垌是我們村重要的糧食產地。 羊角垌是原生態條件最好的一片耕地,村民們都自覺地用原始的方法耕耘它,沒有使用化肥和農藥。那里種出的不管是稻米、番薯,還是其它農作物,煮熟后都是香噴噴的,非常誘人胃口,并且營養豐富。 每年春分后,村民就挖開溪口,引水浸泡羊角垌接近溪邊的耕地,把地泡得軟軟的,然后趕來耕牛,將其犁深耙平。清明前就開始插秧了。羊角垌土肥水足,秧苗落田即長,不幾天就綠油油一片,長勢十分旺盛。漫步田埂上,就能聞到禾苗淡淡的馨香,還有泥土的氣息,讓人倍感親切。這是一片旱澇都保收的沃土,秧插下了,豐收的圖景就展現在村民的腦際。 在水稻生長的季節,羊角垌成了鳥兒和青蛙的天堂。白天,我們可以看到鳥兒的倩影;晚上,我們可以聽到悅耳的蛙聲。 每天一大早,鳥兒就在羊角垌喧鬧起來。它們歡叫著,跳躍著,追逐著,嬉戲著。那些鳥兒有大的小的,有白色的灰色的,有長嘴的短尾巴的,大小不同,顏色有別,形狀各異。它們成群結隊,一會兒飛到稻田里吃蝗蟲和飛蛾,一會兒飛到溪邊喝水,一會兒又飛到木麻黃樹上或灌木叢中棲息。鳥兒是害蟲的天敵,也是小孩子的朋友,鳥兒飛呀叫呀,我們也跟著歡樂起來。 夜晚,羊角垌也不寂靜,青蛙“呱……呱……”的叫聲此起彼伏。遠的,近的,錯錯雜雜,就像在舉行大合唱。它們似在宣泄,又似在交流問答,你一聲我一聲,讓田野的夜晚有了生氣。蛙聲融進月光中,落在水田上,混入稻香里,是那樣的清晰、悠遠而動聽。這真是天籟之音,是鄉村的催眠曲。它回響在時光的深處,銘刻在我的記憶中。那些青蛙一天不知吃掉多少只害蟲,所以聽見蛙聲,我就沉浸在“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意境里。 夏收完后,接著是一輪秋種,斜風細雨中,羊角垌金黃的衣裳換上了綠色的新裝。羊角垌生態環境優良,不僅生產的糧食質量好,而且滋養的塘鲺魚和田蟹也很肥美。 晚稻揚花時節,到羊角垌去捉塘鲺魚和田蟹,是我少年時經常做的“功課”。 羊角垌的稻田里野生著很多塘鲺魚,它們經常游到田邊的水洼里。放學后,我提著一只小木桶跑到羊角垌去,看哪個水洼面積較小水又不深,而且長有較多水草,就從哪里動手,因為塘鲺魚最喜歡生活在這樣的水洼里。我卷起褲腿,用小木桶戽洼里的水,把水戽干后,哈哈,水草下面的塘鲺魚,就成為我的勞動成果了。 說到羊角垌的田蟹,真是肥美可口。而捉田蟹,更是一種講究技巧的活兒。田蟹喜歡在田埂下打洞,因為田蟹進進岀岀,洞口就留有很多爪痕,由爪痕的深淺和大小,可以判斷出田蟹的大小。捉田蟹,有人直接伸手進洞穴里掏,有人用鋤頭挖掘洞穴。我可不這么干,因為用手掏可能會被蛇咬,用鋤頭挖掘會破壞田埂。我扯來一些野草,塞進洞穴里,再用淤泥將洞口封實,然后在洞穴邊做個記號。田蟹在洞里不能出來覓食,又缺乏新鮮空氣,就會往外爬,被野草纏著。過一段時間,我回來扒開洞口,將野草拽出,田蟹就被帶出來了。 當然,那些塘鲺魚和田蟹,也就成了我們農家餐桌上的佳肴。 深秋,晚稻即將成熟了,農民就將小溪的水口堵住,不讓溪水流入羊角垌里,稻田漸漸滲干了水。立冬后,村民收割完稻子,又趕來耕牛,將羊角垌不用作次年種早稻的耕地犁成一畦畦的,種上了冬薯。滋潤的土地,使番薯在冬天里也長得嫩綠嫩綠的。到第二年春季,就可以收獲圓嘟嘟的大番薯了。一年四季,羊角垌都沒有閑著,高質量高效率地生產糧食。 羊角垌是我們村的小糧倉,那時對于小小年紀的我來說,它更是孩子們玩耍的樂園,那里留下了我很多充滿童趣的故事。 長大后,我外出讀書、工作,極少涉足羊角垌,兒時那些“功課”也不再做了,但羊角垌還不時出現在我的記憶里。 羊角垌,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幾十年過去了,雖歷經滄桑,但它原生態的容顏絲毫也不變老,只要用心耕耘,它就獻給我們糧食。我們要感恩羊角垌,感恩土地的給予。我的感恩里,還多一份它帶給我快樂的童年。 >>>更多美文:美文閱讀
WW7755HYU54RIJLKJ
課程說明會會講什麼內容? 》買房不等於被動接受報價,主動談才是真功夫房產剎價學學員實際心得分享 》學會這堂課後,看中古屋變得更有信心房產剎價學課後真的會談嗎 》我怎麼靠一套談判SOP打動房東願意降價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