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1樓. 何偉2014/07/18 16:17
- 10樓. 宋子平老師2014/05/20 12:22您所言甚是^^
- 9樓. 雁~《世說/德行第一》〔中〕2014/05/09 00:49該資訊網址已無法查考~可能已經移除。
該資訊網址已無法查考~可能已經移除。
猜想是臆測之詞,有種族能力歧視之味。例如敝友曾外放印度德里,據告少在當地醫院看病。
理由是大小醫院防護不足,較容易感染;也是種族歧視。換言之,此則資訊係懷疑操作人員能力,似不具公信力。
〈按印度自製有 3.75 萬噸輕航母,據悉亦曾被某軍事雜誌評析戰力有限。以海軍噸位規模言印度是亞洲第一,唯戰力評估,中共或日本海軍才是亞洲第一。〉 - 8樓. 亞納2014/05/08 12:40
謝謝你的說明,讓我長了知識。
如果台灣成「非核家園」,
除了拖垮經濟,
環境汙染、氣候變遷及糧食問題。
都會帶來更大的災難!
- 7樓. 雁~《世說/德行第一》〔中〕2014/05/08 12:08理論上,釷裂變發電應該比鈾裂變更乾淨安全有效率。
ITER 的 500Mw 實驗反應器,造價太高,據說只能維持零點幾秒的反應~這是現代科技亟待突破之瓶頸。
釷反應爐則是目前可以看得到的成果,值得世人期待。
來源不詳的網路資訊指出,若以印度一座在製造中的釷反應發電廠為例,其發電效率被預估將不及鈾反應發電廠。
理論上,釷裂變發電應該比鈾裂變更乾淨安全有效率。
七、八十年代科學家多不太關注釷燃料發電,主要是因過度重視鈾燃料副產品~可製造核武之軍事效益。
- 6樓. 雁~《世說/德行第一》〔中〕2014/05/08 02:18釷反應爐確實比較安全可靠,不過在發電效率上,目前還不及鈾反應爐,仍待繼續努力以赴。
釷反應爐確實比較安全可靠,不過在發電效率上,目前還不及鈾反應爐,仍待繼續努力以赴。
另一說法:鈾反應爐係應用核分裂〈鈾〉原理,若能研發乾淨的核融合〈氘〉反應爐,應可消除幅射感染之疑慮。
核融合反應的優點:不會產生具危險性之輻射性產物,且原料取之不盡。
核融合反應的缺點:目前仍在進行實驗,距離廣泛實用上仍有相當不足。
核分裂反應〈鈾〉的核廢料一般以掩埋處理;核融合反應〈氘〉的核廢料據了解可不斷再生利用,減少儲存空間。
核融合的確是最乾淨的核能﹐人類談論核融合已經超過四十年了﹐到現在最值得注意的成果就是世界各國聯合做研發的組織ITER(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 宣佈的計劃︰建造一個是500Mw實驗反應器﹐預算是一百六十億歐元﹐預計二零一九才能完工。這個反應器目標是支持一千秒的核融合反應。數年前在中國完成了一個實驗反應器﹐當時頗轟動地以「人造太陽」大肆宣傳。據說只能維持零點幾秒的反應。核融合這項能源技術的問題是﹐造價太高﹐如何能夠持續核融合反應﹐將瞬間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轉﹐換成穩定持續的電力還有許多艱難的挑戰!到目前為止這些核融合反應器操作所需的能量都大過所能產出的能量!是否核融合能夠解決人類目前無碳能源需求的問題﹐尚是個極大的未知數!
LKK不了解兄台所說「釷反應爐 ... 發電效率上,目前還不及鈾反應爐」能否請賜教?日月光明 LKK 於 2014/05/08 05:26回覆 - 5樓. 台灣政經索隱2014/05/07 20:03報載:
李登輝今(2014/4/24)天在臉書上表示,他對「核能發電」的立場很清楚,他反對核四現在這種以「鈾」為原料高風險、高汙染的核能發電,這不是核能發電的唯一方 式,應該思考研究低汙染的「釷」為核能發電的方向。若有人(馬英九)不願意瞭解其中的意思,僅擷取片段「斷章取義」,拿來滿足自己的主張,打擊人民的意 志,令人遺憾。而當一個領導者聽不懂人民講的話,或只撿自己順耳的話聽,實在是民主政治的大災難。
李登輝:馬英九只聽順耳話 是民主政治大災難
我的部落:台灣政經索隱 - 4樓. medov醫生(我愛中華民國2014/05/07 17:01為了選舉譁眾取寵
DPP無所不用其極,造神運動、學運、霸佔公家機關和馬路,一切動機還是為了選舉!核電廠已經違約一次了,賠償奇異公司鉅額賠償金額都是全民買單。DPP老把戲譁眾取寵 又沒具體配套計畫 最後得利的又是奇異GE,再一次停核四國庫失血 還是全民買單 停核四台灣科技重鎮竹科立即出問題 高鐵和台鐵都將停擺
是啊!能源也是重要國本﹐教育已經毀了一大半﹐能源再毀了﹐臺灣就會從搖搖欲墜變成隨時傾倒。
民進黨存心破壞的反對和毫無善意改進的共識﹐就是臺灣內耗空轉的禍源。日月光明 LKK 於 2014/05/07 21:28回覆 - 3樓. 多硯坊 (休)2014/05/07 11:27
目前的在野黨
正以政治手段
解決所有問題 - 2樓. reaizuguo*😻2014/05/07 10:30d---0.o---b
知識含量高的好文章
不少讀者長知識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