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普鳥 - 黑冠麻鷺
2009/11/02 22:42
瀏覽6,259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黑冠麻鷺 -都市普鳥 -
黑冠麻鷺在台北植物園、大安森林公園、全台灣從北到南的學校校園的草地上經常可見,
這種大型鳥不太怕人,是觀察鳥類入門的首選對象。
這二年多斷斷續續記錄了黑冠麻鷺的成長過程,很有意思。
(一) 孵蛋:黑冠麻鷺的蛋是白色,親鳥輪流坐巢。每隔一段時間要起身翻蛋,讓它們能均衡受熱,順利孵化。
(二) 雛鳥:新生雛鳥是一身白毛的小傢伙,眼睛都還沒張間就懂得要吃的。成長過程中,即使是兄弟之間,競爭也蠻大的。
(三) 幼鳥:『幼鳥』指雛鳥長出飛羽而離巢後的羽色。這個階段幼鳥的需求很大但仍然完全倚賴親鳥餵食,經常可以看見巢中幼鳥競相索食的鏡頭,親鳥疲放奔命。
有的時候,一巢兄弟大小差異很大,食物不足的時候,小隻的可能就沒機會長大。「會吵的小孩有糖吃」,鳥的世界,是長得壯的小鳥有蟲吃,我猜這也是為物種繁衍爭取最大的機會吧!
(四) 亞成鳥:『亞成鳥』則專指達到成鳥羽色需要兩年以上的鳥種,其最後一年的非成鳥羽色稱之為亞成鳥。黑冠麻鷺的亞成鳥很漂亮,羽色比成鳥淡,腹羽是藍灰色,擬態的時候特別別秀氣。
(五) 成鳥:雌雄有分,雄鳥眼睛的周圍及喙基部為藍色,頭上有黑色的飾羽;雌鳥體型較小,也沒有上述的特徵。
黑冠麻鷺是神氣的都市公園大鳥,平常都是神閒氣定的散步或覓食,遇警時會伸長脖子「擬態」,其實它生氣的樣子還蠻嚇人的,可能是為保護地盤、建立威權吧!
生態教育其實不用教艱深的課程,我們生活的周遭就有許多教材,時時刻刻在發展。透過近距離、長時間的觀察,如果能從其中看出「樂趣」,自然有機會深入研究。況且這種生活樂趣可以一直持續到老,試想,拄著柺杖在公園散步的時候,如果可以和小朋友一起聊聊延路所見的花樹蟲鳥,也是件開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