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1/12 16:48
住家的西窗外,近百公尺就是大漢溪古河階,那裡高低落差三十幾公尺,緊依著河階有一聚落,建有三排成屋,住百戶人家,第一排住家正門和我的西窗遙對,早先那裡住有一對兄弟,父母不知那裡去了,只留下他倆,這兩兄弟...
瀏覽:67迴響:0推薦:8 - 2023/10/31 16:14
剛剛下了一場雨 是細細綿綿的秋雨 懶躺在牀上 聽雨棚接雨聲 今早不出門,外出散步 逕在牀上胡思亂想 想我還是讀詩年紀 霪雨不停,撐傘在雨中 踩踏細碎的雨水 編織、幻想遠方的思念 記憶裡還有幾場...
瀏覽:84迴響:0推薦:12 - 2023/10/24 19:45
今年同學會距我們穿上軍服已過四十五年。因疫情關係而中斷,原來每年舉辦,這是疫後三年的復辦,真不容易呀!誰知道往後能不能如期如意續辦,這只有老天知道,如果衪同意了,大家才有機會相聚同樂。 去年疫情一度稍...
瀏覽:87迴響:0推薦:8 - 2023/10/21 10:55
高中畢業,買了一本孫中山先生所著「實業計劃」,原因無它,高中三年讀了近代史,修習三民主義,對中山先生存有許多幻想,對他首創的三民主義比指稱讚,因此對他未竟事業,一本實業計劃就有許多想像。 買了實業計劃...
瀏覽:65迴響:0推薦:7 - 2023/10/16 08:28
這些年寫故鄉舊事,都是個人見聞,有移情作用,可慰藉鄉愁。只是一些題材難以深入核心,發抒後便往事如煙,很快消散而了無踪跡,寫著寫著,越寫越有不著邊際的遺憾,因為文字旨在表述心情,對於事之本末沒有幫助,鄉...
瀏覽:73迴響:0推薦:7 - 2023/09/29 16:10
二零一七年第一次到泰國中、北部自主旅行,走清邁和素可泰,參觀幾座古城,也概略瞭解泰國歷史。可以這樣說,泰國的發展是北到南,順著湄南河流向,由陸地到海洋,這和許多古文明發展如出一轍,從河的源頭奔向海洋,...
瀏覽:75迴響:0推薦:9 - 2023/09/23 20:31
退休時間充裕,日常休閒最喜歡背著釣具到河邊垂釣,只是一般人喜歡挑戰的職業魚池,我一次都没進去過,不是怕花錢,而是不喜歡釣魚時旁邊有人在那裡走來走去或是七嘴八舌,一點屬於自己的空間都沒有,也難得有悠閒樂...
瀏覽:78迴響:0推薦:9 - 2023/09/09 15:09
老家在花蓮,那裡有花蓮溪和其最大支流木瓜溪流過,可惜這樣一個有山有水的地方卻只能種植旱作,那是一個旱村。 說起現在的老家,說老,其實並不老,那是我高二時新建的「什拉木」,用鋼筋水泥搭建四方平房,距離現...
瀏覽:61迴響:0推薦:6 - 2023/09/06 06:28
九月三日海葵颱風從台東縣東河鄉登陸,那裡風強雨大,樹斷水淹,同一時間北台灣不見風雨,桃園西天卻出現火龍雲,霞光滿天,深紅橘黄。相同的時間,不同的氣象,我拍了火龍雲照片張貼在網路上,有位老師在留言區留言...
瀏覽:67迴響:0推薦:9 - 2023/09/02 09:49
人活一生一定會遇上許多轉折,就像你走在山巇,遇上無數的峰廻路轉,或走進一片不見天日的森林,那時會疑惑哪裡會有出處,而有一點膽寒,這時若遇上一道彎轉,出現一道亮光,隨即豁然開朗,便看見不同的風景,那會是...
瀏覽:64迴響:0推薦:9 - 2023/08/28 08:36
「鯉魚潭畔荖溪河邊」,就讀的國中校歌開頭就這樣齊唱,那裡也是我的故鄉。花蓮鯉魚潭,應該很多人聽過,那一泓綠水倒印兩山青翠,使整個潭水宛如碧玉一般,或許還很多人都到過,那是花蓮最大的內陸湖,早成為觀光勝...
瀏覽:112迴響:0推薦:11 - 2023/08/26 06:57
站上高崗眺望故鄉 想看它真正的容顏 那曾是孩提似懂非懂的頜首 也是懵懂無知的青少年紀 無從想像的那種明白 故鄉能有什麼形容? 能讓離鄉遊子魂牽夢縈 是那裡的山還是那裡的水 傳說花蓮溪頂撞太平洋 在那裡...
瀏覽:88迴響:0推薦:11 - 2023/08/18 08:06
(一)洪荒時期 東海有一座島,其形如游魚,人稱「鯤島」;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來此看它第一眼就驚呼「美麗之島」,那話音直接翻譯就叫「福爾摩沙」。其實它的形狀最像一條地瓜,所以本地有人稱它「番薯」。至於臺灣...
瀏覽:126迴響:0推薦:6 - 2023/08/06 14:08
時至今日,若有人向我借書,那人只在遠端電話提及,我一定會支吾其詞,亂說一通,然後婉拒,若人己然來到我的書架前,那才有機會出借,書借出去還要叮嚀還。這不表示吝嗇,小氣,其實過去的我並非如此,我借出去的書...
瀏覽:110迴響:0推薦:12 - 2023/07/28 08:05
「我是原住民」,這要從一個故事說起。前些日子和失聯三十幾年的同學搭上線,因為網路上貼了一篇雜文『五月鬧桐花』,她問我「是不是客家人?」我說:「不是,因為小時候住家附近住有幾戶客家人,成年又住客家庒,所...
瀏覽:108迴響:0推薦:7 - 2023/07/23 11:12
自「蘇花改」通車後,原「蘇花公路」大部分路段獲得休養生息,目前除東澳到南澳仍有砂石車往來,其餘路段已不復見大卡在那爭先恐後,其中蘇澳到東澳、南澳到和平、和平經和仁到大清水休憩區已少有車輛通行。想捨近求...
瀏覽:207迴響:0推薦:12 - 2023/07/19 17:58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多少寒暑輪替,幾多春秋更迭,雖然熬白少年頭,但回首往事,像過眼雲煙,一幕幕場景,没有太多驚奇喝采,也不至於悵然失意,曾經走過,時空留跡,都恰如其分,人生好比一首歌,有著節奏迎合,當...
瀏覽:92迴響:0推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