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自古以農立國,農民耕作的進度與生活的作息往往依天時為準,因此有曆法的制定。歷朝歷代的帝王,尤其是開國之君,登基之後都要宣佈「改正朔」──「正」是指正月,為一年之始;「朔」是指初一,為一月之始──也就是要制訂新曆法。據統計,自古代以至民國,中國人所制訂的曆法有104部之多。其中最早見諸史籍的是所謂「古六曆」,即黃帝曆、顓頊曆、夏曆、殷曆、周曆、魯曆。其中黃帝曆、周曆、魯曆三種曆法是以子建月,也就是以仲冬月(陰曆十一月)為一年的開始。顓頊時曆法以亥建月,即以孟冬月(陰曆十月)為一年的開始。夏朝曆法以寅建月,也就是以孟春月(陰曆正月)為一年的開始。殷朝曆法以丑建月,也就是以季冬月(陰曆十二月)為一年的開始。到了漢武帝時,已出現了曆法與天象不符的偏差,因此武帝下令司馬遷、落下閎、鄧平等人改秦「顓頊曆」,另訂「太初曆」,仍以夏曆的孟春之月為歲首,並將廿四節氣列入曆法。這套曆法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民國以後,才改用陽曆。
自漢朝到清末一直採用夏朝的曆法,所以,人們至今還把陰曆稱做夏曆,也稱它為農曆或舊曆。農曆實際上是陰陽合曆,把陰曆朔望月的時間作為曆月的平均時間,又運用了陽曆設置閏月的辦法和二十四節氣的辦法,使曆年的平均時間等於回歸年,農曆比純粹的陰曆實用方便。
農曆的特徵是既重視月相盈虧的變化,又顧及寒暑節氣,年月長度都依據天象而定。曆月的平均值大約等於朔望月(約29.5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每月以月相為起迄,朔為始,望為中,晦為終。農曆年的平均值大約少回歸年(長365.2422日)10日21時。因此,需三年一閏,五年再閏,十九年七閏,閏年十三個月全年384或385日。我國古代科學家早就提出了391年中設144個閏月的方法。
除此之外,農曆十二個月都另有別名:正月又稱肇歲,二月又稱杏月,三月又稱桃月,四月又稱槐月,五月又稱蒲月,六月又稱荷月,七月又稱巧月,八月又稱桂月,九月又稱菊月,十月又稱孟冬,十一月又稱葭月,十二月又稱臘月。
為什麼現在人們習慣的將”正”月唸做”徵”月呢? 那是從秦始皇稱帝開始的,因為秦始皇姓贏名政,”政”和”正”兩音相同,為了避諱,就下令全國將正月的”正”讀做”徵”。從此人們不再叫”正月”而唸成”徵月”,一直沿傳至今。
- 12樓. DD@guest2007/03/01 04:58Re: 中國曆法漫談
稍有涉獵, 略有研究,興趣而已.英文版的得看我家老爺有沒有興趣跨刀囉.
兒童版倒是可以找大小二妞試寫!
- 11樓. Yolanda@guest2007/03/01 01:14Re: 中國曆法漫談
妳可真是個古典美人ㄚ!不簡單!好有研究唷!要不要也翻成英文版ㄚ,這樣我就叫那兩位小妞來讀,不然,就請再寫篇兒童版囉!
Good Job!
- 10樓. DD@guest2007/02/22 11:29Re: 中國曆法漫談
好啊,把你的八字拿來,我幫你瞧瞧
.測字我不會.
大年初五開市了,祝你年行大運 財源滾滾來!
- 9樓. DD@guest2007/02/22 11:24Re: 中國曆法漫談
別客氣呦,大家切磋切磋. - 8樓. DD@guest2007/02/22 06:57Re: 中國曆法漫談
沒有,沒有,不值識者一哂,我原本就對中國的東西有興趣,剛好上學期大妞的中文老師在課堂上講到有關中國24節氣及曆法,女兒有點似懂非懂,為了要教她,所以我就去找了些資料,自己也獲益良多,趁著過年,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心得!
- 7樓. 童話屋主人@guest2007/02/22 05:38Re: 中國曆法漫談
大年初五快樂!
你也會算命啊.那改天幫我算一下好了.你會測字嗎 ?
- 6樓. Mandy@guest2007/02/22 04:02Re: 中國曆法漫談
了不起耶.您對曆法的了解真透徹. 謝謝妳給我上了一課.
- 5樓. shane@guest2007/02/22 01:32Re: 中國曆法漫談
又多了一份知識喔
真感謝耶
- 4樓. DD@guest2007/02/21 09:23Re: 中國曆法漫談
謝謝你的謬讚
, 我不是唸歷史的,只是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很有興趣,喜歡研究一點中國傳統的東西,像是中國的文字學,算命學,詩詞歌賦.....等.
曆法影響中國人的生活深遠,不論是在中國的文學裡甚或是武俠小說裡,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現在正逢過農曆新年,就順便跟大家隨意聊聊,也許後面還會寫幾篇文章跟大家聊聊傳統習俗,目前尚在構思中.
大年初四快樂! - 3樓. DD@guest2007/02/21 09:07Re: 中國曆法漫談
謝謝囉! 旅遊中還不忘上網? 整個禮拜中時都沒換嚴選優格及嚴選好文,所以妳的部落格及"來去愛爾蘭"依舊掛在中時嚴選上,運氣很好喔,趕快去買獎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