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村上春樹的新書,從台北到芝加哥再到加州,終於飛到東岸我的手裡,它坐飛機的時間應該比多崎作更久了。)
(果然老三的笑臉讓多崎作多了一些色彩。)
(朋友的恐龍塑像,是由杜邦公司和鄰州的城市合作的藝術計畫。朋友買來後,在附近住家輾轉流傳。十月底某天,我開車出門,看到家門口多了一隻恐龍,還真是摸不著頭腦。)
(萬聖節,我們也替恐龍打扮一下,沒想到它沒耳朵不能戴眼罩,不能當海盗,只好戴上費城人隊帽子去看棒球賽了。)
村上春樹的作品,我只讀過兩本:[挪威的森林]和這本新書:[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不知是否因為這樣,總覺得這兩本作品有些似曾相識之處。讀完[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之後,第一個感想是:村上大叔真會發[春夢]啊!
歐巴桑我這樣講,說不定會引起一堆春樹迷的不滿,不過,人到中年之後,深感誠實是最好的政策,所以歐巴桑我繼續說實話,春樹迷若不想看完本文,恕我不送客了。
話說讀完本書後,忍不住想:村上大叔真不愧名字有[春],主角多崎作的[春夢]真是尺度夠強大。天啊!就算是歐巴桑我孩子都生了三個,還是對這種 [春夢]尺度,感到非常不舒服。村上大叔是在暗示多崎作和灰田似有若無的同志情愫嗎?而灰田轉述父親的故事,讀來有些[卡卡],我看不出灰田父親的故事和全書有什麼必要的關連?
本書主人翁多崎作自認是個平凡乏味毫不出色的人,在任何一個團體中都會被忽略。高中死黨也因此戲稱他沒有顏色,其實也是由於其他密友的名字都有色彩,只有他沒有。
村上春樹和日本其他作家乃至多數亞洲作家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他在書中總是引用西方作品和音樂,比如在本書介紹了李斯特的巡禮之年。為了讓自己更投人村上春樹的世界,在讀這本新書時,我上網找了李斯特的巡禮之年視頻來當作配樂,結果一直看到這張臉:看到後來,真的很想轉台。
村上春樹筆下的日本國籍主人翁,不是聽西方音樂就是引述西方經典作品,讓我有時錯覺彷彿不是在讀日文翻譯小說,而是讀英文翻譯小說。年輕時迷上了日本推理小說,大量閱讀日本翻譯小說,如今再來讀村上的翻譯小說,總覺得有種香蕉的味道:[外黃內白]。
網路世代交友快速膚淺的人際關係,對照於實際人生,仍有很大的差異。網路時代,大家在網路交友,在聊天室言不及義,一見如故,但是真實的人際關係經營卻無法如此速成。然而多崎作卻是個不用社群媒體的人,村上春樹在這裡再次強調多崎作孤僻不合群,而多崎作雖然很快的就和沙羅上床,卻始終不敢論及愛情。
沙羅雖然是多崎作的愛情對象(love interest),卻不像是本書女主角,白妞更像女主角。白妞這個人物的安排,更加顯示了村上的高深功力。多崎作只能在春夢裡夢到白妞,現實裡連手也沒有碰過,村上春樹完全沒有解釋她人生的衰敗,其實,也不必解釋了,正因為沒有原因,更突顯了白妞的神祕,這也呼應了多崎作始終無法得到白妞,始終被白妞左右的情節。她在書中一半時就宣告死亡,即使她過世了,仍然影響她的高中死黨,尤其是多崎作和黑妞,這種陰魂不散的情節安排,簡直讓[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快要成為鬼故事了!
多崎作接受沙羅的建議,展開他的心理療傷旅程,回到家鄉去拜訪老同學企圖打開心結,甚至飛到芬蘭去見黑妞,這個安排和好萊塢一些電影如出一轍。讀到這裡,我馬上連想到了美國演員Albert Brooks自編自導自演的名作:母親(mother)。電影男主角離婚兩次,最後痛定思痛:要找出他和女人的問題,得從源頭下手,因此搬回和母親同住。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篇幅極薄,讀完上一屆諾貝爾文學獎作者莫言的長篇鉅著:[生死疲勞]之後,再來讀村上大叔的輕薄短小作品,不免有些後知後覺:村上的作品或許易讀討喜,但是卻不見得可以得到諾貝爾文學獎評審的青睞了。
村上大叔非常會說故事,而本書除了故事情節之外,他對於故事主人翁營造的處境,和對於西方文化的大量運用,在我們重歐美輕亞非的現實環境裡,引起了廣大亞洲年輕讀者的共鳴。
大陸名作家閻連科前一陣子才來台灣宣傳他的新書,他今年八月時公開表示,非常憂心目前大陸年輕人這種村上風潮。
不管這種風潮是好是壞,村上作品確實觸及了年輕文青尤其是二十多歲一代的心事:彷彿不被了解,似乎總是不受重視,更有處在半熟不熟之間的尷尬。村上春樹藉著多崎作道出了年輕一代缺乏自信的心事,比如多崎作在書中和黑妞談到往事時提到了自己像是個空空的容器,沙羅知道愈多可能會愈失望。
多崎作自認沒有人愛他,而對人生感到寂寞,受到朋友排擠而想死。他被好朋友排擠的痛苦,影響了他後來的性格更加孤僻和乏味的人生。多崎作在現實生活中不被人理解,被朋友排除在外的疏離感,村上大叔寫出了現代人的空虛寂寞,這種故事情節,想必讓許多年輕讀者心有戚戚焉。
而村上春樹這本新作裡,多崎作從高中開始出現,書中的現在,多崎作卻已進入三十六歲的前中年期,為了愛情(沙羅),多崎作踏上旅途,尋找昔日同伴,正式和青春道別,不在緬懷過往,而在展望未來。友情這時已經無關緊要,愛情才是多崎作想要把握的目標。而青春也已逝,在前面招手的是中年人生。中年的多崎作將會面臨什麼難題呢?正如村上春樹的讀者,有朝一日也會邁人中年。
多崎作在芬蘭和黑妞逢之後,總算真正和大學時的痛苦往事做個了斷(closure),而他回到日本之後,沙羅再度走進多崎作的人生,村上春樹在結尾為讀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間:究竟多崎作會不會和沙羅修成正果?
其實,歐巴桑我讀完村上春樹這部新作,並沒有太大感動。人到中年,時常覺得家庭最重要,多崎作和家人關係並不親密,即使母親和姐姐處處關照他,反而一直在逝去的友情和無愛的愛情之間打轉,村上筆下的多崎作,個性偏執孤僻,甚至讓人覺得有些不知輕重。
直到了沙羅出現,多崎作的人生出現了轉機,沙羅會是多崎作的未來嗎?多崎作對沙羅的愛情認知,在我看來出現太晚了,全書都要結束了,多崎作才發現了他對沙羅的感情,這種劇情安排讓人有種拖拖拉拉不夠明快的感覺。幸好,結局開放式的安排,總算讓讀者又產生了興趣。
然而不管是莫言或是村上春樹,這兩名男作家對於性的大膽描寫,才是令我印象深刻之處。比較起來,莫言在性方面的寫作方式是簡單達陣,三言兩語解決,村上春樹則是描述仔細,令人無法忽視。不知道,村上大叔這種大膽描述是不是也在日本作家中獨樹一幟呢?
- 11樓. 路過的阿達2017/03/06 04:05
我想會喜歡他的原因,在於他能把我平常所感受的的事物,不管身體心理內在外在,很明確的用文字形容出來
至於性愛的場景,我想他只是很寫實的把男生有時會想到的事物寫出來,也寫的很保守了,現實生活中,性觀念比較開放的人都前門後門亂入了....男女都快沒分別了(同性),至於台灣的作家,大道理寫的很清高,什麼林清玄...苦苓....,真像揭露後才知道,原來他們也只是凡人啊!!
這篇舊文竟然還有人來回應
我差一點錯過了您的回應
您說的是
近年來大家對於性的作風是愈來愈開放了
我讀總裁小說
發現大陸女作家對於性的描寫文筆露骨大膽
簡直自嘆弗如啊
- 10樓. 有緣的路人2014/01/25 00:49
有時候人就是這樣, 道不同..看到的東西就有落差.
看妳的描述真的不難看出你只看過兩本,而且是最"新" 和最"紅"的兩本
難怪看到的東西也只是情色和憂鬱...
如果你肯多看幾本應該會自動刪除你這篇的很多東西
無意間google到這篇,
誠實以對的感想是...
這篇妳說的是氣話,不是實話
謝謝來訪回應
不過不懂您為何說我在說氣話不是實話
我根本不認識村上大叔有什麼好氣的呢
本文純粹是我讀完多崎作之後的感想
當然是只以這本書為主
不與村上其他作品混為一談
各人喜好不同
說真的我讀村上的長篇真是沒什麼太大感覺
而且挪威的森林反而讓我更感 動一些
十一月我在本文提到就只讀過村上兩本書
上個月我倒是再讀了一本短篇集:遇見百分百女孩
這本書倒是讓我覺得村上確實有才氣
曾經讀到某些網友提及更喜歡他的短篇
我完全同意
感謝您在本文留下回應
不知為 何這篇都沒什麼人要回應呢
不過
blue phoenix單飛的雙人旅行 於 2014/01/25 05:26回覆 - 9樓. 飛飛 ^__*2013/11/27 21:13新版又無法回應@@"
沒看過以上這些書 只瞄過以下這本 而且認同:『跑步是 自我內心的對話』
這一段尤其好;
《日常的跑步對我來說,就像生命線一樣的東西,不能因為忙就省略,或停跑。
如果因為忙就停,一定會變成終身都沒法跑了。因為繼續跑的理由很少,停跑的
理由則有一卡車那麼多,我們能做的,只有把那「很少的理由」一一珍惜地繼續
磨亮。一找到機會,就勤快而周到地繼續磨。』飛飛無法跑步~只能健走 最難的就是在跨出門的那一步 只要出了門就生龍活
虎 思維也跟著澄澈不少 重要的是維持體態的輕盈與健康 喜歡運動的喘息聲
細胞張開的感覺....唉~應該回家擠一篇的 呵呵.....謝謝 藍鳳凰分享
^__*
- 8樓. 牛仔3號2013/11/25 16:55
雖然日本離我住的地方很近,但對於日本文學藝術甚至動漫等我一直是門外漢 (喔,除了宮崎駿的動畫很令我著迷外).我家有<挪威的森林>,是女兒買的,我卻...不想翻捏.以前有個格友張傑介紹了不少日本文學作品,我也曾嘗試去借閱,無奈食不下嚥的文字較多...阿...我可能是日本文化的絕緣體!
不要叫我寫他的書評喔~等妳們的閱讀筆記有共鳴之處時再說嚕
呵呵哪敢強迫妳寫書評啊
我只敢強迫自己寫
結果寫莫言時還沒什麼問題
一寫村上春樹
竟然點閱率低到打破自己文章的紀錄
哈哈哈
我就在想奇怪城邦網友是不是不怎麼愛村上春樹啊?
blue phoenix單飛的雙人旅行 於 2013/11/26 06:24回覆 - 7樓. 一畝桑田2013/11/23 21:58
春夢了無痕,
很多日本男性作家,
對於兩性情慾的描述是夠開放的,
其實莫言反而含蓄多了。
- 6樓. 看雲2013/11/20 15:09有點色彩比較好
我喜歡看阿藍加的"色彩"
還沒有讀過這位作家的作品,似乎很跟不上時代
- 5樓. 東村James2013/11/20 11:43
“彷彿不被了解,似乎總是不受重視”歐吉桑我這把年紀還是很有這樣的感覺。
不過﹐他的書我還真是一次都沒看過。
- 4樓. Apple *2013/11/19 22:44Emperor Joseph II reacted to Mozart’s opera “Don Giovanni” with the remark “Too many notes".
這是外行人的評語, Apple就借用了.
Apple沒看過這書. 但翻一翻, 覺得字太多了. 哈哈.....
- 3樓.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2013/11/19 13:09
鳳凰媽是個好讀者,基本上我覺得一個(成熟的)作家需要的
不是全然的粉絲(粉絲的本質就是無條件的支持,迷戀(其符號
的代表),是不夠理性的,所以,我也從不當那種粉絲。不過我還沒
看過這本書,但覺得至少能如同看預告片一樣,會去做個選擇。
- 2樓. 多硯坊 (休)2013/11/19 09:38讀完精彩書評
村上賦予多崎作的色彩
是淡淡的灰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