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串串李川短影音課程推薦嗎? 》我為了學短影音報名7堂課,這段經歷改變了我的創作思維
2025/09/13 07:52
瀏覽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誰值得,誰不必,花了10幾萬學費,上 7堂短影音課後的純實戰排名

短影音⋯⋯幾乎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所謂「極速變現管道」

不管是 Instagram Reels﹐YouTube Shorts...還是 TikTok ,滑著滑著你就會看到別人拍出很吸睛ㄉ影片~賺到觸及、找到客戶、甚至搞到整個事業都翻轉起來!而我?就是那個每天看著別人的影片看得心癢癢,但一直不知道自己該從哪邊開始的那種人...

一開始我其實只是單純想把自己的小品牌經營起來~那時候也沒預算可以請代操,就是想說自己學學看,可是⋯影片剪輯?腳本設計?完全是霧煞煞。

所以說我就開始自己找資料、看教學、爬社群、看網紅分享,報名課程什麼的⋯結果才發現現在網路上的「短影音課」超、級、爆、多,而且每一位講師都說自己的方法才對,看的越多我越搞不懂要從誰開始。

那個⋯與其繼續觀望,不如直接動手試試!我決定採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實際去上課、親身體驗。

我總共報名了7位不同講師的短影音課程!從線上課程到實體班、再到密集營、顧問式1對1教學、每種類型我幾乎都碰過了

目的很單純,就是想找出到底哪種課程,最適合像我這樣──「沒經驗、沒風格、只想搞懂怎麼開始」的短影音新手。

💸 我真的花了十幾萬的學費與器材費,就是想幫你找出:哪個短影音老師,最適合你!

這篇文章,是我這段學習旅程的完整紀錄,也是一個集合7位講師、影片與實戰淬煉過的心得彙整。

我會真實分享每一堂課的內容特色、授課風格、適合族群,然後會根據我的親身體驗,給出最真實的推薦(或不推薦)理由。那個~如果你也正準備要踏入短影音的世界,但還不知道該從哪裡選起,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少走一點冤枉路。

短影音老師推薦01:老獅說|從邏輯到實作,幫我真正跨出短影音的第一步

在8位講師中,老獅說的課是我最早報名、也是收穫最大的一堂。

一開始被吸引,是因為他不像其他講師只強調「拍得酷」、「剪得快」,而是強調內容邏輯、帳號定位、以及商業應用的整體策略。

同時他是全臺唯一聚焦在小班制的課程,強度極高,一整天只休息不到20分鐘,好幾次的一對一,非常有感。

對我這種不想只是玩影片、而是希望經營品牌的學員來說,簡直是剛好切中痛點。

📚老獅說課程規劃:從定位→內容→實拍→演算法,一環扣一環

老獅說的課不是單次講座,而是一套有結構的教學流程。我報名的是【短影音起手式】主題課程,內容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核心模組:

  • 1. 短影音時代的內容邏輯:從平臺演算法演進談到用戶習慣,讓我理解為什麼有些影片明明不炫技卻特別有感。
  • 2. 品牌定位與帳號規劃:老師會帶你釐清「你是誰、要講什麼、為誰而拍」,這對一開始還搞不清楚方向的我超重要。
  • 3. 腳本設計與內容公式:教我如何拆解熱門影片的節奏、開場、CTA,還給了一套「5秒吸睛、10秒鋪陳、20秒轉折」的結構公式。
  • 4. 實際拍攝與剪輯演練:手機就能操作,還搭配剪映示範,即使完全沒剪片經驗也能跟上。
  • 5. 演算法理解與上片建議:這段我學到最多,包含標題撰寫、Hashtag邏輯、貼文時機等超實用技巧。

老獅說課後評比:最適合想走長期經營路線的人

老獅說的課,不是用華麗技巧吸睛,而是從底層邏輯幫你建立穩定產出能力。上完課我最大的感覺是:「原來短影音不是一場炫技秀,而是一場邏輯清楚的內容工程」。

✅ 老獅說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想經營個人品牌或小生意的人

● 希望學會企劃+拍攝+轉換的一條龍內容策略者

● 已經知道自己不能只靠剪影片,而要學會說故事的人

❌ 老獅說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想短期爆紅、期待上完課就變KOL的人

● 完全不想思考,只想套模版做內容的人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9/10(10分最高)

老獅說是我整體評分最高的一位講師。對我來說,這堂課就像是打通短影音內容經營的「任督二脈」。

課程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Lionchung920/

短影音老師推薦02:蟬師|當內容不只是內容,而是「思考後的內容」

如果說其他講師比較像是在教你「怎麼做」,那蟬師的課,則更像是在教你「怎麼想」。

在一場約莫20多人的教室裡,他從沒有放什麼炫目的簡報,也幾乎沒有操作教學,但就是能在短短幾小時內,把你原本以為自己會的東西,徹底拆解、重構,甚至讓你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懂不懂內容這件事。

這堂課對我來說,不輕鬆,但很值得。

📖蟬師課程規劃:從思維、結構到創作意圖,讓你重新理解「內容是什麼」

蟬師的課程形式是小班制討論+案例分析,有點像內容哲學課+創作實驗室,沒有SOP公式,但每一句話都值得反覆咀嚼。課程大致分為幾個核心:

  • 1. 內容本質的定義與再認識:透過九宮格分析自我優勢,並且發展出什麼是有價值的內容?誰在乎?為什麼?
  • 2. 信息設計與敘事結構:怎麼鋪排一段話,讓觀眾不是「看過」,而是「聽懂」?
  • 3. 切題 vs 切身:主題如何轉換為觀眾的感受
  • 4. 反直覺式內容策略:有時候,不說你想說的,而是說對方還沒意識到的
  • 5. 內容創作實作與互評:每個人都要現場提出1段內容架構,並彼此點評

🧭 蟬師課後評比:最適合想要升級內容邏輯與深度的創作者

蟬師的課不是給初學者的入門磚,而是給創作者的「轉型轉念」之課。他不會教你怎麼拍、怎麼剪,但他會讓你在下一次寫腳本、下主題、挑敘事角度時,做出更有思考過、更能打動人的選擇。

✅ 蟬師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已有短影音創作經驗,但內容總覺得「沒力道」的人

● 希望在內容上建立獨特思維與深度的創作者

● 媒體人、寫作人、講師、個人品牌經營者

❌ 蟬師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技術導向學習者(例如想學剪映、拍攝技巧的)

● 完全新手,希望直接套模組的人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9/10(10分最高)

蟬師不是讓我拍出最多影片的那一位,但卻是讓我「改變內容思維」最深的一位老師。

課程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9673449919

短影音老師推薦03:安達老師|從零到會拍會剪,這堂課讓我真正動手做出第一支影片

如果說其他老師偏向策略、邏輯與說服,那安達老師的課程,則是短影音「技術面」的終極入門。

我參加的是他的實體操作課,一進場就是一排腳架、一堆燈光、還有手機支架,每位學員都要從設定畫面、調整光源、設置角度開始自己動手做。對我這種對器材和拍攝流程完全沒概念的純新手來說,這堂課真的非常實用,也意外地很有成就感。

🔧安達課程規劃:一整天密集實作,帶你拍出屬於自己的短影音

安達老師的課程主打「學了就能拍、拍了就能剪」,課堂流程很清楚,而且節奏抓得剛好,不會讓新手有太強的壓力。課程內容大致包含:

  • 1. 腳本設計簡化法:用簡單的方式寫出「開場-內容-收尾」的拍攝腳本
  • 2. 上片與排程建議:簡單實用的發片流程,降低拖延與卡關機率

✅ 安達老師課後評比:最適合完全新手,尤其是商家、個體創業者

這堂課沒有太多理論,也沒有演算法分析,但卻幫助我實實在在地跨出技術門檻,讓我開始能「自己拍、自己剪」。如果你是商家老闆、講師、工作者,想要自產影片、卻又對工具陌生,這堂課真的很適合你。

✅ 安達老師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完全沒有拍攝經驗,但想自己製作影片的人

● 商家/講師/顧問等需要內容自產的個體創業者

● 希望當天就能學會拍剪流程並完成作品的新手

❌ 安達老師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已有拍攝/剪輯經驗,希望進一步學習策略者

● 對單純實作課程不感興趣的人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8/10(10分最高)

安達老師的課,讓我從「完全不會拍片」到「自己拍得出影片」,對於剛起步的我來說,這是一個紮實的開始。

課程連結:https://drich01.com/anda/shortvideo/

短影音老師推薦04:酷炫|從百萬網紅的角度看短影音:不是教你怎麼拍,是讓你想清楚「為什麼拍」

如果你在 YouTube 或 TikTok 上混過一陣子,肯定聽過酷炫這個名字。作為百萬等級的網紅,他的影音風格誇張、直白、有記憶點,也因此吸引了一大票年輕粉絲。

參加他的課,說真的不像在上課,更像在聽一場「創作人的現場告白」。

我報名的是他開的分享講座+簡易操作班,現場人數眾多,氣氛熱烈,很有「網紅本人就在眼前講心路歷程」的感覺。

🔥 酷炫課程規劃:風格經營+創作觀念+平臺玩法分享為主

酷炫的課不太像一般系統性教學,比較偏向經驗分享型,主要圍繞以下幾個重點:

  • 1. 創作者生涯的實戰故事:他如何從素人轉型成全職創作者,當中遇過的流量高潮與低谷
  • 2. 爆款影片的共通元素:標題取法、節奏控制、情緒鋪陳的實例講解
  • 3. 平臺玩法解析(特別是TikTok與YouTube Shorts):演算法觀察、熱門題材分析
  • 4. 個人風格塑造與人設打造:如何讓觀眾一看就記住你
  • 5. 如何維持產能與創作熱情:給長期經營者的心法建議

雖然課程中有簡單帶到腳本與拍攝流程,但更多時間是放在激發創作觀念、建立風格意識這件事上。

🎯 酷炫課後評比:適合正在迷失方向或追求突破的創作者

酷炫不是那種一步步教你做影片的講師,但他會讓你理解:「成功的短影音創作者,靠的不是技術,而是選對了角色與表達方式。」如果你正卡在創作動力低落,或是迷惘於個人風格定位,這堂課會是很強的補血劑。

✅ 酷炫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想靠短影音打造個人影響力、成為創作者的人

● 對創作流程與網紅思維好奇、正在卡關者

● 想經營 TikTok、YouTube Shorts 等娛樂導向內容者

❌ 酷炫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完全技術導向的新手

● 商業品牌方、企業用戶希望建立內容SOP者

📊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8.5/10(10分最高)

酷炫的課更像一場「創作燃料補給站」,適合想找回創作熱情的人。

課程連結:https://startingedu.com/product/practical-guide-to-popular-short-videos/

短影音老師推薦05:穿透|比你更懂「品牌該怎麼說話」的短影音顧問型講師

穿透的課,是我這次八堂課裡資訊量最密集、筆記寫最多的一堂。

他不是創作者型的老師,也不像其他講師會有很多現場互動或創作演練,但他是少數能把品牌思維、行銷策略與短影音結合得很有邏輯的一位講師。

簡單說,他就是一位「懂行銷+懂品牌+懂影音操作」的顧問型導師,如果你是公司行銷人員、負責社群內容的主管或品牌創辦人,他的課幾乎是必修。

🧩 穿透課程規劃:邏輯導向、系統整合,不講流量,只談策略與轉換

穿透的課分成三大塊:品牌定位、影音策略、商業應用。我參加的是實體授課+分組討論形式,課程重點如下:

1. 品牌價值轉譯為影音內容的公式:怎麼把「我們很專業」拍成觀眾會想看的一段影片?

2. 顧客認知路徑與內容策略設計:如何讓影片成為「預約/詢問/成交」的引導工具

3. 平臺內容分發與佈局策略:一支影片如何延伸到 IG Reels、YT Shorts、LINE社群、部落格

📌 穿透課後評比:適合行銷人、品牌主、正在用影片帶營收的你

穿透的課程不炫技也不娛樂,但非常「扎實」像一本短影音策略白皮書。如果你是自媒體、品牌行銷、企業老闆,已經不只是想「有東西上架」,而是想打造有效率的影音營銷模式,穿透的課是你該上的那一場。

✅ 穿透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中小企業行銷主管/品牌經營者/內容策略規劃師

● 想讓影片「變現、導流、養粉」的人

● 已經會拍片但卡在成效不明、無法衡量轉換的人

❌ 穿透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剛入門、連帳號定位都還沒想清楚的新手

● 想要學剪輯、腳本操作、拍攝技巧的技術學習者

📊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8/10(10分最高)

穿透是那種你上完之後,會回頭重聽錄音檔好幾遍的老師。資訊濃度高,建議有一定創作經驗或品牌背景的人來上更有效。

課程連結:https://xway.com.tw/

短影音老師推薦06:617行銷筆記 劉易蓁|最接地氣的創作者同行,教你用真實走進觀眾心裡

在這一輪八堂課程中,617行銷筆記的劉易蓁老師,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創作者圈的老大哥」-親切、真實、務實。

他沒有過度包裝,也不是靠炫技來教學,而是用自己一路經營、接案、帶社群、轉換的經驗,很誠實地分享「創作這條路的真實模樣」。

這堂課我收穫的,不只是資訊,還有很多「被理解」的感覺。

📘 劉易蓁老師課程規劃:從自媒體經營出發,給內容創作者最實用的提醒

劉易蓁老師的課,是以他自己品牌帳號的經營歷程作為主軸,搭配觀察數據、實戰案例,提供許多「內容創作路上容易忽略卻最關鍵的盲點」。大致課程內容包含:

  • 1. 如何從0開始經營一個有靈魂的帳號(不只是發文,而是建立角色感)
  • 2. 內容產製節奏與創作瓶頸突破法(產能管理+現實壓力平衡)
  • 3. IG、Threads、Reels等平臺特性解析(以生活型、知識型帳號為主)
  • 4. 如何從內容中「慢慢培養信任→形成轉換」
  • 5. 個人創作者如何累積自信與永續經營能量

🧡 劉易蓁老師課後評比:適合想「慢慢把內容做出來」的創作者與接案者

如果你不是想當網紅、也不期待三週爆粉一萬人,而是想慢慢建立個人風格、說出真實故事,617行銷筆記劉易蓁老師的課就是你該去坐一坐的地方。

他就像一位創作者心理教練,不教你怎麼搶熱點,但會告訴你:「熱點燒完後,你還剩下什麼?」

✅ 劉易蓁老師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IG經營者、自媒體初學者、個體創作者

● 正在面對創作焦慮、產能壓力、缺乏方向的人

● 想把生活經驗轉化為社群內容的人

❌ 劉易蓁老師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尋求技術教學/剪輯操作課程的學員

● 商業品牌方希望獲得影音轉換工具的企業代表

📊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8/10(10分最高)

劉易蓁老師不是短影音的技術教練,而是內容創作者心靈上的同行者。這堂課幫我重拾了創作的初心。

課程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617bee/

短影音老師推薦07:串串李川|創意不是學來的,是被點燃的-風格型創作者的靈感加油站

串串李川這位講師的課,是這8堂中最跳Tone的一堂。

大量用案例、腦洞、現場發想互動,帶你進入「創作自由意識」的世界。如果你習慣邏輯式教學,這堂課會讓你靈感爆棚。

他本身就是一位用極具個人風格短影音內容在社群上引發話題的創作者,從生活細節、語言節奏到構圖風格,都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他。

🎨 串串李川課程規劃:內容破框訓練+靈感挖掘工作坊

這堂課的教學風格非常特別,內容不是線性安排,而是類似一場創意腦內風暴:

  • 1. 案例分析:那些爆紅不是巧合,而是設計
  • 2. 題材腦力激盪:透過「反差題材」、「角色反轉」、「無厘頭敘事」激發創意
  • 3. 語感與視覺節奏的實驗訓練:如何剪出「看不懂但停不下來」的吸睛效果
  • 4. 風格測驗+反饋討論:讓你更清楚自己適合什麼類型的創作風格

🚀 串串李川課後評比:適合喜歡創意、風格強烈的創作者

這堂課幫我找回了創作初期的那份「自由感」。不是為了演算法、不是為了爆紅,而是為了讓我自己先覺得:這支影片我做得很爽、很真誠。

✅ 串串李川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

● 想打造獨特風格的短影音創作者

● 喜歡創意題材、情境設計、實驗型敘事的人

● 走非主流、不想迎合市場的內容創作者

❌串串李川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

● 尋求教科書式課程、新手需要基本工具教學者

● 商業品牌希望直接導流或轉單的實戰應用需求者

📊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8/10(10分最高)

李川老師不是來教你「怎麼做內容」,他是來問你「你想讓觀眾感受到什麼」。這堂課適合腦袋想跳一跳的人。

課程連結:https://hahow.in/courses/6221a5a8b82e9300073a24df

我的Top 3推薦講師與理由:根據不同需求,推薦給不同的你

上完這7位老師的課之後,我最大的心得就是:沒有最好的課,只有最適合你現在階段的那一堂課。

所以我不單純選「誰講得最好」,而是從「誰最能解決我當下卡關問題」的角度,挑出我最推薦的3位講師,並依照需求分類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 1. 想建立內容節奏與商業邏輯的人:老獅說

如果你是零經驗,但很明確知道自己是為了經營品牌、推廣服務、建立信任感才進來做短影音,那你絕對該先上老獅說的課。

他不會只教你「拍什麼」,而是一步步建立你的內容邏輯、平臺操作節奏與影片的角色功能。從定位、腳本到實作,全流程一次打通,非常適合經營者、創作者、接案者的起點課。

✅ 適合誰:想打造個人品牌、商業應用導向創作者、想穩定輸出內容者

⭐ 推薦指數:9/10(10分最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想提升鏡頭表達力與舞臺感的人:酷炫

如果你已經會拍、會剪,但始終在鏡頭前「放不開」、找不到屬於自己的角色感與節奏,那酷炫的課會給你很大刺激。

他本身就是百萬網紅,課程內容偏向經驗分享+創作者心法,特別著重在「如何在鏡頭前自然地展現自己、創造記憶點與娛樂張力」。即使是講一樣的內容,他能教你怎麼「講得有感、有力、讓人記得住」。

✅ 適合誰:想打造個人特色、自帶風格的創作者/自媒體經營者

⭐ 推薦指數:8.5/10(10分最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想升級內容深度、強化敘事邏輯的人:蟬師

如果你覺得自己拍得還行、剪得也會了,但影片始終缺乏穿透力、打動不了人,那你很可能卡在「內容邏輯」與「敘事設計」的階段,這時候,蟬師的課就會是你突破瓶頸的重要推手。

他會帶你深入探討內容的本質、觀點的選擇與資訊的設計方式,幫助你說出有重量、有思考、有情感厚度的內容。這不只是內容技巧,更是思維養成。

✅ 適合誰:創作一段時間、想突破內容深度的創作者/講師/顧問

⭐ 推薦指數:9/10(10分最高)

7位短影音講師特色彙整總表

講師名稱

教學風格

適合對象

推薦指數

老獅說

實戰派、邏輯清晰

想從0開始建立內容策略者

9/10(10分最高)

蟬師

哲學派、內容有深度

已有基礎者

9/10(10分最高)

安達老師

節奏明快、重實拍

新手~進階剪輯

8/10(10分最高)

酷炫

網紅型、娛樂感強

想紅/想破圈者

8.5/10(10分最高)

穿透

論述深入、策略導向

品牌或商業經營者

8/10(10分最高)

617

經驗談豐富、接地氣

IG小編、自營商

8/10(10分最高)

串串李川

創意取勝、風格強烈

喜歡玩風格、破框創作者

8/10(10分最高)

你現在的短影音學習階段,誰最能幫你跨過去?

報名課程不是為了學得最多,而是為了「解決當下最困難的問題」。

這8堂課帶給我不同角度的刺激,有些讓我馬上實作,有些則在幾天後才回味無窮。

最後送你一句我在課程中最有感的話:

「你不是要變成最厲害的創作者,你只是想要被看見、被理解,然後說出你真的想說的話。」

希望這篇心得,能幫你選對你的第一堂課,或下一堂該上的課。
 

 

安達老師短影音課程有人上過嗎?

看完這篇完整的7位短影音課程老師評比,不知道你心中是不是也開始浮現出「我適合哪一位老師?」的念頭?

我知道,現在學短影音已經不只是跟風,而是每一位想建立影響力、經營個人品牌、甚至推廣事業內容的人,幾乎都必經的關卡。

這7位老師當中,有的擅長邏輯清晰的架構教學,有的主打超接地氣的實作訓練;有人像朋友陪伴你一步步拍出第一支作品,有人則直接給你商業變現的完整藍圖。每堂課我都親自體驗過,也從一個完全不會剪影片的門外漢,一步步找到自己適合的風格與節奏。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堆廣告、但遲遲不敢下手報名,或者上了一堂課後仍覺得無法真正產出內容,那我真心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少走一些冤枉路。

每一位老師都有其獨到之處,沒有所謂絕對「最好」,只有「最適合你當下階段」的課程。
與其猶豫觀望,不如開始行動。

如果你還在猶豫怎麼選、或想知道更多實戰學員的真實心得,歡迎留言或私訊我,我會真誠分享我的上課筆記與推薦順序,幫助你做出更適合的決定。

走進短影音世界的第一步,其實沒有那麼難。
你只需要找到一位讓你「願意開始、敢於嘗試、持續產出」的老師。

影片剪不好可以重拍,腳本不順可以重寫,但行動,不能一直等。
下一個「被看見的你」,可能就從選對老師的這一刻開始。

梁實秋:旁若無人  在電影院里,我們大概都常遇到一種不愉快的經驗。在你聚精會神地靜坐著看電影的時候,會忽然覺得身下坐著的椅子顫動起來,動得很勻,不至于把你從座位里掀出去,動得很促,不至于把你顛搖入睡,顫動之快慢急徐,恰好令你覺得他討厭。大概是輕微地震罷?左右探察震源,忽然又不顫動了。在你剛收起心來繼續看電影的時候,顫動又來了。如果下決心尋找震源,不久就可以發現,毛病大概是出在附近的一位先生的大腿上。他的足尖踏在前排椅撐上,繃足了勁,利用腿筋的彈性,很優游的在那里發抖。如果這拘攣性的動作是由于羊癇風一類的病癥的暴發,我們要原諒他,但是不像,他嘴里并不吐白沫。看樣子也不像是神經衰弱,他的動作是能收能發的,時作時歇,指揮如意。若說他是有意使前后左右兩排座客不得安生,卻也不然。全是陌生人無仇無恨,我們站在被害人的立場上看,這種變態行為只有一種解釋,那便是他的意志過于集中,忘記旁邊還有別人,換言之,便是“旁若無人”的態度。  “旁若無人”的精神表現在日常行為上者不只一端。例如欠伸,原是常事,“氣乏則欠,體倦則伸。”但是在稠人廣眾之中,張開血盆巨口,作吃人狀,把口里的獠牙顯露出來,再加上伸胳臂伸腿如演太極,那樣子就不免嚇人。有人打哈欠還帶音樂的,其聲嗚嗚然,如吹號角,如鳴警報,如猿啼,如鶴唳,音容并茂,禮記:“待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視日蚤莫,侍坐者請出矣。”是欠伸合于古禮,但亦以“君子”為限,平民豈可援引,對人伸胳臂張嘴,縱不嚇人,至少令人覺得你是在逐客,或是表示你自己不能管制你自己的肢體。  鄰居有叟,平常不大回家,每次歸來必令我聞知。清晨有三聲噴嚏,不只是清脆,而且宏亮,中氣充沛,根據那聲音之響我揣測必有異物入鼻,或是有人插入紙捻,那聲音撞擊在臉盆之上有金石聲!隨后是大排場的漱口,真是排山倒海,猶如骨鯁在喉,又似蒼蠅下咽。再隨后是三餐的飽嗝,一串串的咯聲,像是下水道不甚暢通的樣子。可惜隔著墻沒能看見他剔牙,否則那一份刮垢磨光的鉆探工程,場面也不會太小。  這一切“旁若無人”的表演究竟是偶然突發事件,經常令人困惱的乃是高聲談話。在喊救命的時候,聲音當然不嫌其大,除非是脖子被人踩在腳底下,但是普通的談話似乎可以令人聽見為度,而無需一定要力竭聲嘶地去振聾發聵。生理學告訴我們,發音的器官是很復雜的,說話一分鐘要有九百個動作,有一百塊筋肉在弛張,但是大多數人似乎還嫌不足,恨不得嘴上再長一個擴大器。有個外國人疑心我們國人的耳鼓生得異樣,那層膜許是特別厚,非扯著脖子喊不能聽見,所以說話總是像打架。這批評有多少真理,我不知道。不過我們國人會嚷的本領,是誰也不能否認的。電影場里電燈初滅的時候,總有幾聲“噯喲,小三兒,你在哪兒哪?”在戲院里,演員像是演啞劇,大鑼大鼓之聲依稀可聞,主要的聲音是觀眾鼎沸,令人感覺好像是置身蛙塘。在旅館里,好像前后左右都是廟會,不到夜深休想安眠,安眠之后難免沒有響皮底的大皮靴毫無慚愧地在你門前踱來踱去。天未大亮,又有各種市聲前來侵擾。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以動物而論,獅吼,狼嗥,虎嘯,驢鳴,犬吠,即是小如促織、蚯蚓,聲音都不算小,都不會像人似的有時候也會低聲說話。大概文明程度愈高,說話愈不以聲大見長。群居的習慣愈久,愈不容易存留“旁若無人”的幻覺。我們以農立國,鄉間地曠人稀,畎畝阡陌之間,低聲說一句“早安”是不濟事的,必得扯長脖子喊一聲“你吃過飯啦?”可怪的是,在人煙稠密的所在,人的喉嚨還是不能縮小。更可異的是,紙驢嗓,破鑼嗓,喇叭嗓,公雞嗓,并不被一般的認為是缺陷,而且麻衣相法還公然地說,聲音洪亮者主貴!  叔本華有一段寓言:  “一群豪豬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擠在一起取暖,但是他們的刺毛開始互相擊刺,于是不得不分散開。可是寒冷又把他們驅在一起,于是同樣的事故又發生了。最后,經過幾番的聚散,他們發現最好是彼此保持相當的距離。同樣的,群居的需要使得人形的豪豬聚在一起,只是他們本(www.lz13.cn)性中的帶刺的令人不快的刺毛使得彼此厭惡。他們最后發現的使彼此可以相安的那個距離,便是那一套禮貌;凡違犯禮貌者便要受嚴詞警告——用英語來說——請保持相當距離。用這方法,彼此取暖的需要只是相當的滿足了;可是彼此可以不至互刺。自己有些暖氣的人情愿走得遠遠的,既不刺人,又可不受人刺。”  逃避不是辦法。我們只是希望人形的豪豬時常地提醒自己:這世界上除了自己還有別人,人形的豪豬既不止我一個,最好是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的刺毛收斂一下,不必像孔雀開屏似的把自己的刺毛都盡量地伸張。 梁實秋作品_梁實秋散文集 梁實秋:雅舍 梁實秋:客分頁:123

楊朔:鴨綠江南北  十二月的一個月黑天,我跟著一支鐵路援朝志愿大隊跨過鴨綠江,到了朝鮮。有些軟東西撲到臉上,掉雪花了。回頭一望,江北岸已經籠罩著戰爭的煙火,只剩下三三兩兩的燈光,江南岸更是黑茫茫一片,空氣里飄著糊味。只是一江之隔,南岸的朝鮮土地正經歷著從古未有的災難,沒一塊地方不在燃燒。  可是,誰要以為鴨綠江是條銅墻鐵壁的邊界,美國強盜在朝鮮所放的野火,燒不到北岸中國領土上,那才是笑話。今天,就又有一群美國飛機竄到鴨綠江北岸,反復轟炸連接中國和朝鮮兩片土地的橋梁。  不過誰要以為炸彈能夠炸壞中朝人民在心里所建立的血肉相關的橋梁,那才更是笑話!正是通過這座無形的橋,中國人民組成各色各樣的志愿隊伍,涌到朝鮮,跟朝鮮人民并肩作戰。他們明白:美國今天在朝鮮所作的,就是明天要在中國所作的。援救朝鮮,就是援救自己。怎么能隔岸觀火呢?  在十一月八號那天,美國飛機對南岸的新義州進行無人性的轟炸時。我們鐵路醫院就有十幾個醫生、護士穿過火焰,跑過江去,從火堆里,從彈坑邊上,來往搶救那些受傷的朝鮮和平人民。盡管飛機還在頭上嗡嗡的響,煙火燒傷了手臉,他們早忘記了自己。董祿、鄧超、盧伯渢等都是這回應該寫下名字的英雄人物。  其實,我們的鐵路援朝大隊又那個不是抱著這種忘我的精神呢?鐵路是戰爭的輸血管,敵人把朝鮮鐵路沿線的車站都炸成一片焦土,有的煤堆著了火,幾天幾夜冒著大煙。炸盡管炸,火車卻照樣開。敵人急了眼,不分晝夜,無數次的來轟炸,搶修鐵路就變成后方最緊張的戰斗。  這里有座橋(恕我不能寫出名子),敵人投下燒夷彈,起了大火。也不用招呼,搶修隊拿著鉤子、水桶,從各路跑去救火。他們在火里穿來穿去,撲滅火,自己的鞋卻燒壞了,腳后跟燒起了泡。工友姜成晏和徐國棟簡直變成兩個火人,棉衣服燒得忽忽的,幸虧拿水龍把火澆熄。夜晚十點一定要通車,天一黑,立時進行搶修。可是敵機又來了,炸彈一個連一個丟下來,掉到江里,水柱激起比橋都高。不少工友震昏了,有個人跌到橋頭下摔傷了腿。這里,讓我用最大的敬意提到老工人伊長更。他已經五十六歲,多年的苦難磨得他像石頭一樣頑強。他看見那個工友滾下橋去,跟著跑下去,把那人背到身上。頭上的炸彈落的正兇,他正走在河灘上,一顆炸彈把他震倒,渾身被蓋上一層浮土。他從土里鉆出來,背起那人跑到岸上,一口氣掙扎到較比安全地方,自己的也昏倒了,一塊被送到病院去。路呢,當夜十點鐘,又通車了。工友們在自愿報名時的誓詞是:“飛江過海,抗美援朝!”現在卻喊著:“他能把河水炸干了,這個橋也炸不斷!”  朝鮮人民本身的斗志更加可敬。一過江,我們就遇見了朝鮮的鐵道部隊和鐵路工人。他們夜夜在敵人的轟炸下搶修線路,維持行車,盡可能往前線輸送軍隊所需要的東西。有一天,我到定州附近去看一個山洞,那洞里原先藏著一列車汽油,美軍逃跑時拉不走,一把火燒了,火車都燒壞,堵住洞子。許多朝鮮戰士點起一堆一堆的木柴照著亮,緊張地叫著號子,動手往外拉那些死車。柴火亮里,我看見一個朝鮮戰士望著我笑。一個年青的小伙子,長的很壯,一張臉又紅又圓,十分灑脫。我對他做著手勢,他笑起來道:“同志,我也是從中國來的。”原來他叫樸石東,參加過中國的鐵道兵團,今年才跟著一大隊朝鮮同志過江回到祖國。他們從中國來,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也帶到朝鮮,走到那里就給老百姓挑水掃院,惹得一個八十多歲的老頭奇怪地問道:“你們這是從那來的隊伍呀?”  當時朝鮮人民軍正往南追擊李承晚的偽軍,樸石東他們這支鐵道部隊也追過漢城,一路緊急搶修鐵路。在堤川搶修時,一間屋子存著十五桶汽油,美機投彈,屋子著了火,有個叫吳尚錄的連長沖進火去,一個人把十五桶汽油都搶了出來,因此得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勛章。這不是朝鮮鐵道部隊和鐵路工人僅有的英雄事跡,但就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朝鮮人民本身為了保證前線的勝利,怎樣在后方進行著戰斗。說到現時,樸石東用堅定的口氣說:“現在我們得到中國志愿軍的援助,解放了平壤;后方又有中國鐵路援朝大隊的幫助,我們一定能早日修復鐵路,把美國鬼子早日消滅干凈!”他忽然笑了笑說:“你知道,朝鮮老百姓都叫你們是啞叭軍呢。”  這個名詞絲毫沒有輕蔑的意思,倒有點不分彼此的親昵意味。真的,自從到了朝鮮,我們簡直像啞叭一樣。可是不管遇見那個朝鮮人,言語雖然不通,他們總是用熱情的眼睛望著我們。只要一有能翻譯的人在旁邊,彼此就要表達出自己的感情了。  在宣川,一個叫桂玉吉的婦人披著條棉被,不停地搖著懷里的孩子說:“我丈夫原先在平壤內務省做事,一撤退,不知那去了。要不是中國志愿軍幫助我們,我那有后路!今天見到你們,就像見到親人。我也沒有別的東西,只有一雙襪子,送給你穿吧!”我(www.lz13.cn)們忍心而又感動地拒絕了她。  又有一個深夜,朝鮮搶修大隊的保衛部長廉得浩就地坐在席子上,輕輕說道:“想起頭幾個月我們撤出平壤,連夜往東北退,個個人低著腦袋,心想往那撤呢!有一天晚上走到熙川,月亮地里,忽然望見迎面開來一支部隊,就近一看是中國志愿軍,眼淚就掉下來了,話也不會說,抱著志愿軍的脖子光是哭!”  美國強盜害怕中朝人民的友誼,不斷從飛機上向地面撒下無恥的挑撥性的傳單。但有什么用呢?朝鮮人民是用一陣蔑視的大笑來談論這些屁話的。在地理條件上,雖然有條鴨綠江把中朝人民隔在南北兩岸,但在保衛自己祖國和世界和平的共同意志上,這條界線是不存在的。  《人民日報》1950年12月23日   楊朔作品_楊朔散文集 楊朔:金字塔夜月 楊朔:香山紅葉分頁:123

元宵節最值得回味的,除了觀花燈、舞龍燈、吃元宵外,猜燈謎也是很有趣的咯,至少剛剛過去的元宵節里,長沙城內多處元宵燈展中,設置有燈謎。 在過去,由于燈謎難以猜中,如同老虎難以被射中一樣,所以燈謎也被稱作燈虎(也叫文虎)。 據說紀曉嵐就曾出過一謎題,連乾隆帝都被難住了:“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詩不是,詞不是,《論語》也不是,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也是妙文”,打詞語一。相信現在的你,也被這燈謎難住了吧?答案請見本文末的注1。 呵呵,不著急,作為長沙人,我們只猜長沙謎語好了。紀先生這是典型的北派燈謎,講究謎面成文、謎帶詩意。長沙謎語是“南派燈謎”的重要一支,長沙謎語雅俗共賞、貼近生活、接地氣為中華謎界所公認,更有外地謎友戲稱長沙謎語為“玩出來的謎語”,巧的是我朋友中還真有這樣一位玩家呢。 元宵節的前兩天,朋友進哥在他的朋友圈里掛出了6條謎箋展猜,說是為參加第二天的長沙一社區的燈謎活動熱身,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前往活動現場競猜。我雖是他的“菜鳥級”謎友,只依稀記得有借扣、通假、會意幾種猜射方法,沒想到一下子就猜中了2條半,興趣還真的被調動起來了。 第一條謎面是:三毛五毛皆醉翁(打一長沙地名),呵呵,三毛+五毛=八角,幼兒園小朋友也會的加法;而《醉翁亭記》,是每個中學生都讀過的古代散文名篇呀。謎底不就是“八角亭”嗎? 第二條謎面是“說田心田心到(打著名歌手一)”。“說”與“陳”近義,“田+心”就是“思”呀,哥呀,你是陳思思女士的“粉絲”嗎? 至于那半條,謎面是這樣的:婁底吉首更加光明(打稱謂一、湖南地名一),第一時間我只猜中了稱謂的謎底是“女士”,還在思考“更加”扣什么字恰當時,另一個朋友就把謎底“益陽”直接給透了,“哦,真是這樣呀”,我不得不佩服謎友的思維敏捷。 當然還有人是“敏于行而訥于言”的,那位猜中“田中花開半綻放(打一影目)”的朋友,也不亮謎底,只在朋友圈里回復:“進哥也是小剛哥哥的影迷嗎?”一個大男人說話還這么委婉,我只能掩嘴而笑了,親自把幾個字拆開來再組合,讓“芳華”重現了一次。 還有兩條謎語:一夕別后人無依(打12筆字一)(注2)、息心相依從此思念不斷矣(打13筆字一)(注3),猜字謎對我這“菜鳥”來說還是有點難度的,好吧,權當是隔空捎來的兩張入門券,就帶著它到競猜現場向進哥本尊求教好啦,更何況還有機會向謎人圈的大咖們現場學習呢。 元宵節自古以來便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說的是唐代的盛況;“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表達的是宋人的情懷。今人如我,乘興赴一場謎會,熱熱鬧鬧猜幾個燈謎,也算是謎動我心吧。現在元宵已過,而燈謎卻已“迷”了我的心?我說個謎語給你猜好不?這是金庸的《天龍八部》中阿紫對喬峰說過的話。 >>>更多美文:生活隨筆

EE515JIIOC787MKH



老獅說短影音課程貴不貴? 》誰最會教短影音?7位名師實戰PK,評分結果太意外!串串李川短影音課程實用嗎? 》短影音名師大評比:7堂課的課程架構與適合對象一覽穿透短影音課程哪個縣市有開課? 》7位講師課程評分表:實用度、易懂度、CP值大公開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