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0/16(二)晨
佛國之旅尋佛跡,亦步亦趨觀神跡,
一腳一印留痕跡,心心相印有動機。
(宗教現象類,解[961016a]:近年,因佛法的弘傳普及,嚮往佛法源頭而前往印度、尼泊爾的信眾也愈來愈多,但由於當地整體環境不佳、治安等問題,使得印度、尼泊爾的朝聖團長期以來在旅遊界便被認為是「苦路」之旅。儘管如此,但仍不減有心人士朝聖的熱情。
從尼泊爾到印度,自恆河到泥連禪河、藍毗尼聖境、竹林精舍、祇園、舍衛城、靈鳩山…溯尋印度的宗教和歷史;從釋尊的誕生、成道、說法、涅槃的地方,一一巡禮佛陀的遺跡芳蹤,尋找佛國,並且親身體驗佛陀弘法的悲願和辛勞。我們少年時代讀《西遊記》,知道佛國在西天;青年時代閱讀禪籍,相信佛國不離自心;接著明白佛國既不在心內也不在心外;經過了印度、尼泊爾朝聖之行,才發現佛國是在印度的恆河兩岸。
誠如聖嚴師父在《佛國之旅》序言中所說,「遺跡本身並沒有神聖意味,但朝聖遺跡則是飲水思源的表現,所以,對佛教徒而言,朝聖對其宗教的信仰和修持都具有崇高價值和意義。」師父接著也說,(朝聖的)「心情是沈重的,也是嚴肅的」,因此,在朝聖時,朝聖者跟隨著佛陀弘法一步一腳印所留下的痕跡,「能產生身心的反應和感應」,讓我們的凡夫心與佛的心產生心心相印的效果,朝聖後,生起矢志成佛的動機與決心,這「也能使人格品質昇華」。)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4樓. 紫衣2007/10/23 19:00佛國之旅尋佛跡
追尋佛陀的足跡
沿循古道之路行
感恩佛陀的示現
佛法不離世間覺
- 3樓. 牛兒2007/10/23 00:00朝聖
問一下~~朝聖後
心若不正
還是沒用吧??
但牛想知道
要如何評斷心正或不正
自己想~或許都失客觀........
https://city.udn.com/9186
呵呵~~
朝聖當下即已受到加持,但是離開之後,隨即又遭到污染.
除了因為習氣太重,福德資糧不夠,也很有關係.
若能常起善心,持正念,行正道,光明自然常照,加持力就不會退轉.
心正或不正,可以在家五戒來衡量之.
不能交給自心來衡量,因為自己總能為自己找到千百萬種理由的.
ez 於 2007/10/23 04:17回覆 - 2樓. 劉六郎 jasonliulang2007/10/22 05:57舞動優雅,歌聲好聽!
最厲害的ez :您好!
內容精彩,舞動優雅,歌聲又好聽!
- 1樓. 曾俊卿~生命教養-言行註定命運徵志工師資2007/10/21 17:40這個舞蹈超棒
這個舞蹈真的不錯
師兄好像也失蹤一段時日
是出這一趟佛國之旅嗎
祝福網友--佛光炷照/ 光明無量 / 菩薩加被 / 智慧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