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破綻》All Good Things,這部電影超級不坦白的,Marks這對父子,真的是超級不打開心房的。英文片名 All Good Things,揭露了在美好高等事情的後面是可怕、變態及無聲的長期折磨。
All Good Things 是馬克斯夫婦(大衛和凱蒂絲)開的健康食品店店名,店面很可愛。賺不賺錢完全看不出來,如果沒有老爸的金援,這家可愛又健康的店是維持不了的。然而在 All Good Things這家店關門之後,馬克斯夫婦的婚姻急轉直下,大衛個性中壞的那一面也紛紛出籠了。而我懷疑,大衛變成這樣,真的只是因為父母造成的不愉快的童年嗎?
這部2008年拍攝2010年推出的電影,其實就是在講謀殺案,而且兇手是一位美國北方上流社會的富二代。它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且,兇手還活著 --- 罪名是自衛殺人,我猜測他的地位多少保護了他。在我看來,《美麗破綻》All Good Things用一種全新的手法來拍謀殺片,味道很淡,後勁極強,這種後勁是什麼?言語說不出來。比如說我看完了《蘇西的世界》The Lovely Bones,我可以很快的說出它是我所看過的第一部用全新的手法來拍謀殺案,而且看完以後心平氣和等等等。但是看完《美麗破綻》All Good Things,第一個感覺是看完後絕不心平氣和,而且有著深沉的恐懼。
那好像不是暴力,而叫"殘忍",父親殘忍的言語對待方式,母親殘忍的在幼兒面前跳樓,家族那讓人欽羡卻無情的房地產事業他卻沒有從中見識到慈悲的一面 --- 父親迫他向地下舞廳、妓女戶等業者無情的收租,他麻木的服從。
幾年前我曾在轟動一時的韓劇宮野蠻王妃中注意到女主角采靜(尹恩惠飾)有一句對白:對著冷漠的李信(朱智勳飾)說李信可能是因為宮中的生活養成了"殘忍"的個性… 這是很洞察力極強的觀察。高雅的皇室人員其實有著殘忍的內在,生活優渥的富二代、擊敗敵手的明星、霸氣豪邁的企業主甚至是執行管理工作的高階主管… 這些高度文明化的金字塔頂端的人,從奮鬥或是成長的過程中,因為所養成的環境及被對待的方式遠離"純真",被剝奪了很多人才有的"簡單",於是變的"殘忍"。
好可怕,叫人不忍見。
而且上述的這種人不但不會覺醒,還覺得他"只不過是"講了幾句話叫對方做了幾件事,對方就受不了了,真是"脆弱",難怪混不出個名堂。
這部片票房很慘,一千萬美金的預算,回收不到一百萬。卡司很棒,有《選戰風雲》The Ides of March 的男主角Ryan Gosling,有《請問總統先生》Frost/Nixon 的男主角Frank Langella,有《蜘蛛人》Spider Man 的女主角克莉斯汀鄧絲特。
我想第一個讓觀眾不舒服的,是種種的疑團並沒有一個解答,看完之後太疑惑了。對於很想進入上流社會的人,至今仍需築夢而活的話,這個電影所影射的人性沉淪令人害怕,如果有一天會進入這樣類似的環境,你的夢,還要築嗎? 第二個讓觀眾可能會不舒服的,是它只適用電影老手看 --- 只有老手懂得幫電影自圓其說,它有些手法實在是太"高級"了,跳來跳去,只憑一個鏡頭就解釋了很多事情,叫人看不懂。主角的人格特質也不用演的,不講清楚的,就憑 Marks 馬克斯先生的那張臉 --- 父子都一樣,要觀眾自己去體會及形塑,累喔!!
還有,比如說:那位冒充馬克斯太太Katie的黑長髮女人(大衛的女性好友)抽著煙手持電話,為什麼鏡頭又跳到David坐在病榻上的老父前。
比如說:老父追著兒子David到了院子,喚不回來,為什麼看到了兒子的車子,有那個靈機一動去打開後車箱?
比如說:劇情鋪陳到1/3時,就有演到一個"著女裝者"取出後車箱的東西投了好幾袋到橋下的河裡。那時候,所有的主配角都還活得好好的,若要影射"著女裝者"已經犯案無數了,但是觀眾會好奇,劇情既然改編自真實故事,那裡面的受害者和"著女裝者"是什麼關係?
劇情的手法如此隱諱,叫人看得模糊又疑惑。往好處想,既然是講上流社會的事,就以他們貫用的溝通與表達模式來拍片,也帶來了一種特殊風格來迷惑觀眾。如果你在那個圈子打交道過,你應該可以猜到我的意思。
"有本事,自己找答案,哪有那麼輕鬆要我直接講清楚的?"
累喔!!
如果想知道更多的"殘忍養成"故事,可以看另一部好片《黑金企業》There will be Blood。男主角是演過《大地英豪》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的俊美男主角丹尼爾戴路易斯,沒有女主角,完全看不到女主角。片中對於開採石油、宗教謊言、得不到家庭(兒子、兄弟)溫暖的人描寫甚為深入,石油商普蘭優(丹尼爾戴路易斯飾)可以控制得了自己演戲說謊以取得輸油管的地權,卻控制不了自己殘酷的對待讓自己失望的假兒子、假兄弟與假先知,成為有錢的殺人兇手。
《美》與《黑》同樣在描寫有錢人,兩部片表達的手法各異,一個是房地產,一個是石油 ; 他們對付的對象不同,殘酷的形式在電影的詮釋下似乎都與"得不到親情愛情的溫暖"有關,在我看來,當一個人在執著要達到目的卻又困難重重的時候,其實是家人與愛人淪為他們的出氣筒與歸罪的標的,這種心情有一點兒像是"我知道我做不好、我有罪、討人厭,但是你們不應該因此而唾棄我或是離開我,你們應該加倍的守著我、原諒我才對",喔!! 天哪!! 這種偏執狂通常自識天負異稟、身負重任,認為自己才是宇宙的中心!!
所以有時候,當一位得高望重有身份地位的人在訴說他的偉業時,我會有一點兒怕,怕有一天,他因在達成不可能的任務過程中所慘遭的壓抑,會以一種難以預防的方式狠狠的爆發出來。喔!! 要是在他身邊待的夠久,都會難逃被掃到的一刻。真的是難看透了!
所有的電影在描寫惡人黑暗的一面時,有時會影射主角因為得不到愛才變態,其實在我看來,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才拿愛來當藉口。因為,主角們最後就算是得到了想要的 --- 包含很多很多的愛,好像也沒有變仁慈。各位,成立慈善基金會、捐款、回饋鄉民是仁慈的手段,我講的是仁慈而前後一致的對人態度,是不一樣的。
丹尼爾戴路易斯因《黑》片得到了2008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我很喜歡《美》與《黑》兩部片的拍攝手法,不過,看完後真的感覺不太舒服。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樓. 艾蜜莉@guest2013/01/07 07:59Re: [電影]美麗破綻(All Good Things)
喔, 那快去租來看吧. 看完後, 可能要多擁抱妳的pet or puppet, 以找回對人性的信心. - 1樓. 辛巴克蝴蝶@guest2013/01/07 04:11Re: [電影]美麗破綻(All Good Things)
這種電影,看來倒挺合我胃口的。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