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成熟,是能接受別人的不完美 (2) (3) 張恭坤的推薦清單83563
2022/03/05 11:51
瀏覽6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01   一位大師臨終前想找一個繼承人,就讓兩個徒弟去樹林找一片最完美的樹葉。   大徒弟帶回來的樹葉不是很漂亮,他說:“我沒有找到最完美的樹葉,就帶回來還算完整的一片。”   二徒弟一直惦記著最完美的樹葉,在樹林里轉悠了大半天,最終空手而回,他對師父說:“樹林里樹葉很多,但我沒看到完美的。”   大師沒有言語,將衣缽傳給了大徒弟。(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世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樹葉,總是盯著事物的瑕疵窮追猛打,是一種低級的體現。做人也是一樣,你我皆凡人,誰都有缺點,總要求別人盡善盡美,是極其沒教養并且不道德的行為。   02   輕易指責別人的人,往往更容易陷入被動,因為你自己也是不完美的。   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就遇到過一個同事,看誰都不順眼,喜歡挑別人的刺。每次開會的時候,他都對別人的報告指手畫腳——“她ppt里的表格做成柱形圖就好了”、“顏色好亂,我看不清楚”、“這再加個目錄就好了”……(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但每次輪到別人給他提意見的時候,他又立馬甩臉色,摔本子,覺得別人是在故意找茬。   過了大概一年半,因為業績太差,他被公司辭退了。但業績差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真正逼領導作出決定的,是他無法接納別人和自己的不完美。   在國外,常常有一些自發組織的問題討論小組,里面的人或是脾氣暴躁,或是酗酒抽煙,或是懶惰不愿工作,反正每個人身上沒有一個是小毛病。   但所有的小組成員全都坦誠相待,每次參加討論的時候,大家便輪流分享自己的故事,說出自己的問題,其他人在聽完后也都會給予掌聲和支持。   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的時候,我是很震撼的。他們的可貴不僅僅在于正視自己,更重要的是接納別人。即便是一個身患艾滋,在外面倍受歧視的人,到了討論會上,也是平等的普通人。   03   什么是教養?   它只是用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準則。能夠要求別人的,叫法律。   一個總是揪著別人的錯誤不放,放大別人的缺點的人,大多數是為了宣泄自己的情緒和優越感,真正有教養的人,都懂得善意包容。   就像孔子說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這方面,我最欣賞楊絳先生的氣度。   在《我們仨》里她曾寫道,錢鐘書身上有一種“癡氣”,一心鉆研學問,家務事一概不知。   有一次錢鐘書說:“我把墨水瓶打翻了,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楊絳說:“不要緊,我會洗。”錢鐘書不信,說:“那是墨水呀。”楊絳說:“墨水也能洗。”   還有一次錢鐘書說把臺燈砸了,楊絳也說不要緊,她會修。   正是因為一次次接納對方的缺點,才成就她們和諧美滿的婚姻,以及先生高山景行的人格魅力。   當你看到別人的不完美,能夠真正接納時;當你意識到不完美從來就是生活的本質時;當你清楚明白不干涉才是人最大的美德時。   你就會發現,做一個有教養的人,原來如此簡單。   作者:爐叔 +10我喜歡

張學鵬   但凡練武之人都想成為高手。清朝末年,江南青溪城的雷雄風就是一位高手。雷雄風祖輩世代習武,當他二十歲時,就精通十八般武藝,功力非凡。雷雄風的父親雷一飛,人稱“江南第一高手”,因為早年在一場南北拳的對決中敗于對手,郁郁而終。            雷雄風為重振家業,遍訪名師,十年苦練,集百家拳術之所長,獨創一套拳法,這套拳剛柔相濟,快如閃電,招招傷敵于無形,名曰:雷電拳。雷雄風把這套拳不斷地加以改進,更加威力無比。雷雄風利用這套拳,擊敗了江南前來挑戰的各路高手,一時名氣大振,聞名前來拜師的人絡繹不絕。雷雄風開館教武,廣收門徒,取名“雷電門”。 那時江南一帶倭寇猖獗,攪得沿海人民不得安寧,西方列強對中國虎視眈眈,朝庭腐敗,外憂內患,人民生活于水火,國家風雨飄搖。百姓為了保家衛國,習武之風漸盛。雷電門武館在這樣的背景下,逐步發展壯大。雷雄風經常擊敗各路高手,傲視群雄,以天下第一自居。 一天中午,來了一位老者,自稱是自北拳傳人,早聞雷電拳赫赫有名,特來領教。雷雄風一看:老人一襲白衫,身材矮小,鶴發童顏,氣度不凡。 雷雄風拱手道:老人家遠道而來,請堂上用茶。 老者微微一笑,說:“不用了,武林中把雷電拳傳得神乎其神,今日老朽特來切磋,還請雷兄手下留情訝。” 雷雄風早就想找北拳一決高下,為父雪恥,重振南拳雄風,不料今日竟找上門來。雷雄風哈哈一笑,說:“明人不做暗事,大家都是武林中人,比武輸贏將如何?” 老者答道:“如果我輸了,轉身就走,從此不再踏進江南半步。” 雷雄風道:“我若敗了,就關了雷電門,拜你為師。” 比武場上,老人白衫齊腰,雷雄風黑衣裹身,一位是北拳老將,一位是南拳霸主,究竟誰輸誰贏,人們試目以待。因為這場比武不僅僅是這兩個人的輸贏,還關系到南北拳的強弱,青溪城一時萬人空巷,比武場臺下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每個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只見臺上一黑一白,拳腳上下翻飛,時而打成一線流風,時而戰成一團光影……兩人戰了一百多個回合,依然不分勝負。 突然,老者跳出圈外,緩緩說道:“雷電拳果然名不虛傳,老朽實在佩服,今日算是平手,明晚咱們城西最高峰上再決高下。” 雷雄風喘著粗氣,答道:“前輩老當益壯,我也很敬佩,好,明晚不見不散。” 異日夜晚,月黑風高,烏云壓頂,天上劃過一道道閃電,耳邊傳來陣陣雷聲,驚起峰頂松柏樹上的群鴉,遁向夜空。 雷雄風施展輕功,登上峰頂。老者已在峰頂等候。老者見到雷雄風,哈哈一笑,指著面前的一個石磨道:“雷兄能把這盤石磨舉過頭頂,就算你贏。” 雷雄風看了一眼石磨,倒吸了一口涼氣,石磨至少有五六百斤。雷雄風沒有十分的把握,但是為了一雪父恥,戰勝北拳,雷雄風深吸一口氣,氣沉丹田,力運兩臂,拼盡全力,免強將石磨舉過頭。此刻,雷雄風聽到了自己的骨架在叭叭作響,血沖頂冠,一陣弦暈,不得不立即放下石磨。 老者輕捋銀須,哈哈大笑道:“雷兄果然臂力過人,老朽佩服。”說完揚長而去,瞬間隱在夜色之中。 雷雄風又看了看石磨,心里仍在后怕。突然,黃豆大的雨點砸落下來,砸得雷雄風頭皮生疼,也砸醒了他的神經:這峰頂四周無路可走,石磨是如何上來的?老者才是真正的高手啊!這樣,他既顧全我的面子,又不至于讓我步爹的后塵啊。 雷雄風急忙向山下望去,只見整個青溪城籠罩在風雨雷電之中,哪里還有老人的身影。 從此以后,雷雄風不再跟人比武,修身養性,傳授武德。后來,雷雄風積極響應朝廷號召,辦練民團,大興習武之風,扶危濟困,打擊倭寇,抵御外侵,保衛一方平安,終成一代宗師。   +10我喜歡

總喜歡靜靜的坐在光陰里發呆,心里不為等誰,也不為去關心誰,就這樣默默的發愣,時而抬頭看看馬路上依然勤奮奔馳的車輛,閃著急匆匆的光,那是旅人,是忙碌的人,是正在奔波的人,亦或者是在游玩兒,晚歸的人。漫天游走的晚風,還有那不愿意消退的晚云,輕輕的包圍著半個月亮,如此多嬌,如此羞澀似水,又似凝脂。   凝視著廣袤無垠的天空,任由心的深處裝滿了夜的故事。云影挪動,漸漸隱去,天空依舊清寧,聽小鎮在耳邊狂歡的聲音。   夜,宛若一副帶著點點詩意的畫卷,鋪展開來。不知道從何時起,喜歡獨處,喜歡一個人坐著,縱然對著夜色,是無數的孤獨,也深覺挺好。孤獨何妨呢?不被打擾,也是一種美麗的享受。無聊時候,敲幾行貼心的小字,沉迷夜色的清然與優柔之中。靜坐的時光,總有往昔的故事,如同電影一樣心頭回放,那些曾經的人,那些漸遠漸無書的你我,而如今形同陌路了,唯有殘留的往事,像是爬滿心房的藤蔓,無休無止。   有些懷念,只是給曾經付出真誠的心,給予一種自我慰藉而已,所以,懷念并非代表了沉淪。正如這春去秋來,攔不住它瀟灑來去的腳步,至少我們可以懷念,來祭奠那些留過的美好光陰。辭了夏,踩在秋天的光陰里,腳下飄落的梧桐一葉,足矣報告了秋的消息,安撫了狂野的靈魂。一生要遇到幾十個春夏秋冬,也遇到了唯一的你。   此刻的你,是那么的遙遠,就如同那遠去的夏天,早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熱情,似乎我們都已經習慣了這樣在安靜中別離。光陰消失了,承諾還在,人兒遠去了,如那離弦之箭,即使遠到天邊,柔情的話語還在。情意若深,不怕久遠,心里有你,足矣安慰孤獨的靈魂。那日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秋風送來清涼。夏悄然而來,又悄然而去。秋款款邁著優雅的,婀娜多姿的步子而來,深情的送著夏遠去的背影,伴著落葉等待下一個季節的蒞臨。看著枯萎的落葉,知道一些離開,是毫無阻擋的,空了的心,也會被秋光的靜美填滿,那么一次次的別離,也會因下一個的相逢而溫暖。   生命中,有很多的相遇,都是精彩的,也是命中注定的,它讓你的生活有了絕倫的美麗。(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有相遇的美好,就會有別離的傷感。別一味傷感別離,正是這些讓你放心不下的別離,才讓你更加珍惜相遇,珍惜身邊的人。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總有一些人在你的生命里,來去匆匆,沒有設定,沒有預約,在你需要的時候,他來了,在你安逸的時候,他走了,若是換個角度想,他就是上天派來的天使,他的出現,只是為了讓你成長,我們要學會坦然面對,努力把自己養成一棵可以遮擋風雨的樹。   當你長成一棵根深蒂固的樹,你需要的不再是呵護,而是把綠蔭奉獻,于人于己都是美好的。每一段的相遇,都會讓你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好的成長和成熟。能有那么一個人,不求回報,愿意陪你走過人生的低谷,陪你成長,這是一件多么彌足珍貴的善事,在這個爾虞我詐,利欲熏心的時代,哪一樣兒的付出,不都是需要你還一個相應的代價,默默無聞的幫助,一直被想成是天方夜譚。又有多少人,不是在知恩不報,心里早已經把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古訓,拋到了九霄云外,面對別人的恩澤,當成一種理所當然。   不光忘了古訓,更加是失去德馨,良心。不然,怎么會一次次上演著恩將仇報,良知泯滅的碰瓷事件。更多時候,我們善良的人,做一件善事,不是隱姓埋名,就是得找到充足的證據,來證明自己不是肇事者,而是助人為樂,是清白的,不想因為做好人,反倒被咬的后果,誰說不是呢!現在做雷鋒,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泰戈爾曾說:“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所以,做人,無論如何,都要懂得“感恩”二字,懂得感謝,社會才會和諧,才不會有那么多人心不古的人和事發生。人生有平坦,就會有溝壑,有眼淚,也會有歡樂,自然界有花開,就會有花落,那么生命中,有相遇,就會有別離。燈火闌珊時,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愈加少言寡語。冰涼的屏幕里上演一首閑曲幽幽,外面的熱浪從不曾有退卻的跡象。深沉的思緒里,妝點的本該是稍有的蕭索,然,蕭索卻渺渺茫茫。   英國詩人,布萊克說:“從一粒沙里,可以看世界,一朵野花中見到天國。”呵,我坐在這深秋的熱浪里,依舊看到歡欣鼓舞的夏光燦爛。看到街頭裙袂飛舞,在一杯清香的菊花茶里,我也看到了一抹清涼,看到塵世的沉浮,在這茶水了,在光陰里,淺淺飲啜一杯禪的深秋,在靜美的秋夜,念一段清心靜語。看淡塵世風雨,豐腴內心世界的成長,才能讓你的人生加以臻美。(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文字/湘楚雁麗 +10我喜歡

原創 曹寇 反常 對張亮來說,回家過年這件事一直是個問題,因為他回答不了村中親友如下幾個問題:   1、你每個月掙多少?   2、什么時候請我們吃喜酒?   3、你快四十了?   所以他好幾年沒回家過年了。今年回來是有原因的。第一,正好房子到期,他不打算在上海再待下去了。為何?他說“上海沒意思”。已經跟趙志明聯系好了,一過完年就到北京去投奔他。當然,微信上,李瑞強在廣州也盛情邀請。但考慮到李瑞強剛結婚生子,“估計去了也不好玩”。所以北京是首選,如果北京不行,那,再說。第二,父母雖然對兒子有種種不滿意,但張亮畢竟是他們的獨子。在田間地頭如刨似拱地苦了一輩子,他們多少有點積蓄。而兒子在外飄蕩至今也沒買房置業。考慮到在村里要點老臉,給兒子一點體面——總不能讓兒子將來跟自己一起擠在村里的房子里吧?現在的鴨鎮已經不時興給兒子蓋房起屋了,年輕人都紛紛跑到鎮上住單元樓——老倆口不顧兒子的堅決反對掏空積蓄并借了一大筆債在鎮上給張亮買了套80多平米的房。木已成舟,“你還是行行好回來看看給你買的房子吧?”張母背著老頭子特意跑到雞圈后面在臘月二十二的電話里哀求兒子。沒錯,張亮在電話里聽到了雞的叫聲。   “主要是沒地方去,”張亮跟趙志明倒是坦誠,他還規勸起了趙志明,“要不你也回吧,你老娘不是身體不好嗎?”   趙志明沒有回他,也沒有說他過年期間怎么安排。如果他們多年的友誼能夠成立的話,張亮認為趙志明在萬家團圓大魚大肉之際,后者只能在京郊的租屋里含淚吃泡面。這是舊歷年前他和趙志明最后一條微信。看時間是臘月二十八。   “完了,”大年初一趙志明突然發來一個信息,“我走不了了。”   原來趙志明跑到湖北X城找女網友過年去了,X城因為新冠病毒封城了,女網友也不能從家里出來跟他會面,他在一家賓館里哪兒都不能去。   “操!”   “操!”       即便張亮一直以不關注時事新聞自居,但鋪天蓋地的有關疫情的真假新聞,尤其是朋友圈中趙志明原創或轉發的圖文,不得不讓他覺得這事確實是個事。所以在整個疫情期間,除了吃飯睡覺,玩手機看疫情進展成了他生活中最大的內容。因為這涉及到湖北X城何時解封?趙志明何時返回京郊?自己何時動身出發?父母還是那個父母,問題還是那些問題,老實說,他真的在家里待不住。他也從來不覺得“媽媽燒的飯菜是世界上最可口的飯菜”這句話有什么道理可言。   也正是因此,他才發現一個讓他不得不面臨的嚴峻問題,雖然寬帶早已村村通,但囿于他長年不在家,家里沒有無線網(父母使用的是完全不需要WIFI的老人手機),村中其他人家亦同理。鎮上新買的房子更別提了,還在建設尚未交付呢。幾架高大的吊機靜止在年前年后的風雪之中。疫情之下,誰也不知它們何時掙脫冰雪和銹跡吱吱嘎嘎重新啟動。多年以來,城市生活到處都是免費WIFI,就算不免費,密碼寫在墻上,張亮也可以通過各種方法破解。他可從來沒考慮過自己應該去營業廳辦一個無限流量的套餐。他考慮過在線辦一個無限流量,但還沒付諸實施,他就發現,這完全是一種對資本市場的屈服(這種所謂骨氣可是他和趙志明等人偉大友誼的核心部分),也是多余的。戴著口罩在村路上晃蕩的時候,劉曉華家門前居然有滿格的WIFI,用戶名就是漢語拼音全拼liuxiaohua。   若非WIFI,張亮可以肯定自己已經忘了劉曉華。雖然劉曉華跟自己青梅竹馬,在童年時期,曾在過家家的節目中扮演過自己的妻子,但初中之后,可以說它們就分道揚鑣各奔前程了。然后是張亮在高中暗戀某個女同學,在大學談過兩場戀愛,之后有過若干戀愛、同居乃至通奸的經歷。而劉曉華呢,他也僅僅是剛剛在父母口中隱約獲知,已經跟男人離婚好幾年了,這幾年一直住在娘家。   “不過,”張母說,“蠻能干的,天天早出晚歸,在鎮上有個門面,賣裝潢材料,錢沒少掙。”   確實,劉家的三層洋樓應該是村里最高大豪華的建筑,據說這完全得力于劉曉華的經濟條件。   “我都忘了她長什么樣了。”張亮說。   這句話其實不是問題,但張母顯然是過度理解了,想了想,說:“不丑。”       雖然打過好幾個照面,張亮沒法判斷劉曉華到底丑不丑。因為他們相遇時彼此都戴著口罩。如果不是劉曉華一驚一乍地主動喊出他的名字,張亮的本意就裝作不認識。   “是我。你是?”張亮還是想繼續裝。   劉曉華說:“我是劉曉華啊。”但她并沒有如張亮所愿摘下口罩讓自己辨認。   “哦哦,劉曉華啊,新年好新年好。”   他們站在劉曉華家門前彼此寒暄幾句,劉曉華就騎著電動車出門了。好在劉曉華沒有提本文開頭那三個問題。   第二次,還是在劉曉華家門口。她還是出門辦事,車上一左一右架著兩桶油漆。這次劉曉華流露出張亮何以在大冷天不在自己家待著卻靠在她家院子外面冰冷的鐵柵欄上玩手機的疑惑。張亮只好慚愧地告以蹭網實情,謊稱這不疫情嚴重嘛,公司的事情只能靠網絡解決。雖然張亮明確表示自己早已經驗豐富地破解了劉曉華的網絡密碼,但劉曉華還是熱情地報出了密碼:88888888。   當然,劉曉華的父母(沒戴口罩)也多次看見張亮。二爺二嬸熱情邀請過張亮進屋里坐坐,張亮都以疫情嚴重響應政府號召絕不串門相婉拒。二爺二嬸大概也僅僅是客氣客氣,并不勉強。   就這樣,張亮和劉曉華在“老地方”多次不期而遇,他們的寒暄越來越少,以至于最后他們遇見都是以笑一笑相招呼。這從他們眼角平添的幾道皺紋可以看得出來。如果張亮沒記錯的話,劉曉華僅比自己小一歲,也快四十了。       不過,村里的閑言碎語還是穿過口罩很快通過張母的口反饋到張亮的耳中。但張母指責的并非“寡婦門前是非多”這句俗語以及兒子日復一日“跑寡婦門口傻站著”的蠢行,而是聲討村民的下流和庸俗。她跳出平時與他們為伍的陣營,倒戈一擊,陡然品質脫俗起來。她強調,劉曉華首先不是寡婦(“寡婦”是村民針對劉曉華這種離異情況的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其次,劉曉華和張亮從小一起長大,這么多年沒見了,偶爾說幾句話難道不是情理之中的事?再說了,兒子張亮可不是去找劉曉華的,他跟新聞里說的那樣是“在線辦公”(此話也是張亮誆騙父母的說辭)。張母甚至賭氣發狠地自言自語,就算兒子跟劉曉華好上了,又有什么不好呢?好得很!老娘高興得很,屆時劉曉華不用早出晚歸,就住在她和老頭子給兒子在鎮上買的房子里,不兩年,就得抱上大孫子,氣死你們!   張亮感到很尷尬,請求他的老娘不要再說了,并發誓自己再也不會到劉曉華家門前蹭網。不過,晚上睡覺前,他倒是暢想了一下老母的說法。劉曉華和自己弄假(三十年前的過家家)成真成了夫妻,自己不去北京了,等房子交付,就和劉曉華一起裝修,后者正好是開裝潢店的,估計還能省不少錢。二人自此在鴨鎮過上了平靜穩定的家庭生活。這確實也沒有什么不好。年近四十,漂泊多年,張亮承認自己確實感到有點疲憊。至于老母抱上大孫子的夢想,這倒有點好玩。據說劉曉華與前夫離婚的直接原因就是對方認為沒有孩子是劉曉華的問題,而如果自己把劉曉華肚子搞大了,那是否能讓其前夫顏面丟盡?   張亮對自己真是失望,這一連串的所謂暢想居然讓自己在臨睡前的黑暗中無恥地興奮了起來。       起碼有十多天張亮未再去劉曉華家門外蹭網。也正是這十多天,從各方面看,疫情似乎開始緩解。當然,這也可能是天氣轉暖的原因。水仙莖葉委頓被連盆潑入墻角,臘梅凋謝結出了顆顆青果,乃至于一覺醒來,隱約可聞魚苗場的水面上傳來陣陣蛙鳴。趙志明兩張賓館窗外的景象也證明了這一點。幾乎完全一致的角度,完全一致的拍攝對象,遠在湖北X城,一張荒蕪一片,一張則菜花金黃。   張亮跟趙志明仍時有聯系,張亮明確感受到后者情緒從最初的煩躁不安到眼下的安之若素。趙志明自比坐牢,他一度試圖越獄,但因為把守嚴密,未能得逞。現在呢,他在朋友圈曬的卻是佛經的只言片語,如給賓館房間白墻的照片配以“無者無何事?念者何物?無者離二相諸塵勞。真如是念之體,念是真如之用。性起念,雖即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常自在”這種詰屈聱牙的句子。為了配得上他們無話不談的偉大友誼,張亮除了點贊,更多的是調侃自己的這位老友。如在此條朋友圈下寫道:“您的意思是說,您還活著?”朋友圈互動外,當然也偶有私聊,發發語音什么的。張亮豈會隱瞞劉曉華這個村居期間的唯一值得向老友分享的小插曲?事無巨細之外,無非添油加醋。在趙志明看來,劉曉華顯然自幼就喜歡張亮,而張亮時隔三十年才恍然大悟。劉曉華是否因青梅竹馬的張亮而離婚,此不敢胡亂定論。但疫情如果再持續半年,但凡張亮拋一個媚眼,劉曉華攜自己的裝潢店以身相許看來是遲早的事。   所以,趙志明經過深思熟慮斟詞酌句終于在自己坐滿五十天的牢之后,向自己這位老友提出了一個請求,那就是能否借兩萬塊錢給他?趙志明告訴張亮,賓館不是白住的,一天四百多,自己早已分文沒有。而他跟張亮關系如此之密切,深知張亮手上沒什么錢,且因父母在鴨鎮買房而債臺高筑,家里可能也拿不出錢來,那么,張亮是否可以向暗戀了他半輩子的那個傳說中的鄉村富婆劉曉華開這個口呢?   張亮很明確晚飯時不顧父母相勸自己灌了半斤白酒是出于對趙志明的憤怒。他未卜先知地認為自己跟趙志明的偉大友誼恐怕到此為止了。而自己的北京之行也勢必千山萬水前途渺茫。他甚至還忍痛給李瑞強發了一個兩百塊錢的紅包,肉麻兮兮地表示這是“窮叔叔給咱兒子的壓歲錢,只是一點意思”。不過,他還是靠這半斤白酒壯膽,搖晃著走出家門,來到了劉曉華家門前。   真是一個春風沉醉的夜晚啊。   在劉曉華家門前,酒氣上涌,暈眩難支,嘔吐在地。巨大幅度的身體動作還產生了連鎖反應,他倒在了劉曉華家的大鐵門上。整個情形看上去就像他是一個半夜醉歸的丈夫被嚴厲的妻子反鎖在大門之外,而他必須怒氣沖天地搖晃大鐵門以示抗議和詛咒。   滿村的狗吠就不提了。原本熄滅的燈火驟然明亮起來。劉曉華家不愧是村中第一豪宅,門燈和院燈將張亮照得通體透明。被驚動從床上披衣趿鞋趕至院門的是劉曉華的父母,而劉曉華僅僅是從二樓的一個窗戶縫中探出披頭散發未戴口罩的半張臉。不過,因為燈光是自內而外的緣故,張亮雖然時隔多年第一次看到未戴口罩的劉曉華,可惜仍然沒有看清楚她的長相。     +10我喜歡


蔡淑真的推薦評比好物葉詩婷的momo好物推薦30569李俊俊的優質推薦評比郭大青的特別推薦郭志賢的優質推薦評比陳宜凌的momo好物推薦吳淑竹的必買購物清單40078王佳芃的購物開箱清單
佛光寺下面的鐵門 姜泓春的優質推薦評比53229這樣做,值得 鄭韋柏的優質推薦評比驕傲的金筆(寓言故事) (2) 郭辛元的推薦評比好物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