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拋下最美好的記憶
2014/03/10 15:31
瀏覽264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曾記得時光總不會把記憶帶走,總會拋下最美好的記憶。
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會有不平凡的那一頁,都會有太多的瑣事,太多的捨不得與割捨,總會有那麼一頁讓我們無法翻過去……但我對他們以至於村鄰們都有自己記過。
父母時常教導我努力奮鬥,謙虛好學。兒時的我不懂父母的意思,他們的眼神裡流露出期望,伴著黎明出發。父母含辛茹苦育我成人,自己的成熟已讓父母滄桑了許多,我還是如願地考上了大學,為父母爭得了榮譽,也為自己贏得了一片天、屬於自己一片天空。我在村鄰們的恭維中顯得沉穩。
幾百次的回眸只是想讓自己不要忘本,因為自己在這個宇宙中太渺小了,無非是小小的一份子。打小我就比同齡的孩子笨,傻乎乎、說話還語無倫次,在別人的眼裡是那麼的笨拙呢!天真的我還不能辨別是非。現在回味起我還滿臉微笑,難道一個人從小就要被畫上句號麼?被定下結論麼?不一定吧!我覺得要用自己最誠懇的心去品、品出有意義的人生,不是麼?人生沒有誰對誰錯,只不過是每個人的思想方式不同。尊重別人的想法就等同與詮釋自己。滿大街的人們在忙碌著,蟻族的年輕人在掙扎著,而現實的社會讓他們無耐。
眾多人們的勢利眼無處不在,古人雲:“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這句話在我的腦海中浮蕩許久,自古至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真理。這些年的求學生涯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堅持與忍耐……湘芒無措的螞蟻、還是劇烈的狂風,在意的是怎麼去做。
6和25差的是大小,但6歲和25歲差的是歲月;輕輕的腳步伴隨著歲月而逝,靜靜的黑夜觸動著我的內心,樓道裡不時傳來碎碎聲,我依舊在勾勒著理想;時間見證一切。那個讓母親流淚的故事在我內心緩緩而升,我的一個家族親屬(也就是我的一個長輩),曾說過我太傻比別的孩子都笨拙,以後沒有太大的出息。我承認自己沒有別的孩子聰明,也沒有別的孩子靈巧。但我沒有失去鬥志,超越自我,其樂無窮。勝利的結果在告訴他們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盡的。知識可以讓人變的有氣質、高雅。母親詮釋了偉大的愛,我在內心裡鼓舞自己,堅持自己的夢想。所謂的不可能、譏諷、嘲笑等,都刻意地被我拋到九霄雲外嘍!以至於繼續成功。
家鄉中的思想觀念依舊落後封建,道路依舊塵土飛揚。我的發小都沒有選擇讀書,結婚生子無非是農村的習俗了,多年後的某一天我衣錦還鄉,發現一切都物是人非,是歲月流逝見證了眼前的景。原本羡慕的那個發小也不過是擦肩而過,人生的過客。他當年的進城也激勵我淺步而行。一個村子裡能考出個大學生也不容易,家庭背景、教育也很重要,其實我自小到大父母對我的影響很大,對我的教育也很苛刻,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誠懇與善良、堅持與吃苦。父母對我的教育也很苛刻。
18歲的天空格外明朗,歲月如清風一樣清爽,寂靜的校園裡飄浮著丁香的淡香味,品如氣息,繽紛氛圍,讓人忘記煩惱的憂傷。18歲猶如鋼鐵般的堅硬,鑽石般的珍貴。我還是選擇了回讀,那意味著什麼?從初三又回到初一,對於父母及村鄰們是無法接受的,我百般地堅持。我不在乎別人的看法,我堅信理念。堅信信心是勝利的奠基石,生活中不要太在意外界侵擾,保持自己的心境去生活、奮鬥。
我是在鎮上讀的中學,05年的時候我上了初三,糟糕很、並不順利,我的成績一直落後,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對於中考來說沒有希望了,班主任勸說我還是去學點技術吧!也挺不錯的。但是我喜歡念書,我相信……知識也會改變命運,孔聖人是我們每一個人所應敬仰的,他的思想、精髓流傳至今。勇敢去面對現實的生活,懂得去面對、相信的是理念、信心。其實後來我也沒有考上高中,也許是自己生病手術的緣故讓自己落榜,但在我內心深處還儲藏著永不磨滅的意志。雖然自己笨但我用理智去生活,初中班主任曾對我母親說過的一句話;“嗯……您兒子在以後的學習中沒有大的發展。”就這麼短而瑣碎的話激勵我不畏懼困惑。
恬靜的鄉村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光澤,嫋嫋的青煙被微風吹散,兒時的那種感覺在敲打著我的內心。人們在忙碌著農活,清明時節雨紛紛哦!柔和的陽光照亮了人們的心靈,我兒時的憧憬、我青春的記憶、我成長的艱辛及歲月的蹉跎,都被塵封在這肥沃而黝黑的土地上了。加油吧!我慶倖自己選擇了知識,愛知識如熾熱的太陽一樣火辣。走出偏僻的小山村,不再被自然災害而焦慮。給自己一次選擇的機會,也是為父母、自己……以後的幸福。村鄰的讚美中充滿著嚮往,知識是改變命運的工具,考大學其實也是商戰,只不過是性質不同而已罷了!一張好的作品畫,只要不擇手段畫好,那就是好的作品。
整理好心情再出發,珍惜身邊的一切。努力去奮鬥,現實的社會向我們揮手,多多少少都要鼓足勇氣,做不同於別人的事,就此把自己的信念揣摩在手中,任其融化,滋潤我摯愛的大地,讓整個鄉村的氣息都沸騰著,昇華著,去感染著每個的心……
你我是那姐妹花裡相依的那朵 青春是首未完的歌 在雲煙山水中感悟生命的真諦 愛一個人很容易 戈壁灘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