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四成玉山國家公園首批解說員 賴坤成:登山見人性(2011/02/07 10:12)
原文網址: 大四成玉山國家公園首批解說員 賴坤成:登山見人性 |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2/07/91-2683329.htm#ixzz1DFkxuxST
記者康仁俊/台北報導
民進黨籍立委賴坤成喜歡登山,談起登山過程更是如數家珍,對於與登山結緣,賴坤成說,登山可以培養團隊精神,也可以看出人性,「遇到緊急狀況的時候就可以見真章」,至於未來還想征服哪座山,賴坤成則說,他不敢講征服兩字,因為「山永遠在那裡,對大自然要抱持著敬畏之心」。
許多人知道民進黨籍立委賴坤成喜歡登山,不過卻很少人知道,賴坤成還是玉山國家公園第一批錄取的解說員,賴坤成驕傲的說,他從高中的時候開始迷上登山,在唸大四的時候玉山國家公園第一次招考解說員,當時有600多人報考,只錄取30多人,他很幸運能夠考上,當時除了操體力之外也學了很多的知識。
賴坤成說,他在唸大學的時候非常喜歡登山,現在的妻子當時還是女朋友,兩人就常常一起爬山;為了示範要如何背負登山裝備,賴坤成還背起竹簍,解釋背上的時候要靠肩膀跟腰部的力量,最好走路的時候要膝蓋微彎,上半身則是要挺直,分散整體的重量才好行走。
賴坤成說,現在的登山裝備都很輕盈,有很多的設備都是從軍中移轉出來,而他登山的時候一定要帶鐮刀跟火種和米,至於葉菜類,則可以就地取材,他很驕傲的說,「登山的裝備一定要精簡,我很會塞東西,可以背30多公斤的裝備」。
賴坤成回憶,他最遠曾經最多1天走30公里左右的路程,也曾經因為颱風被困在山裡20幾天,幸好自己有帶著糧食,加上山上有些工寮,還有工人接濟,才得以度過被困的時間。
曾經在登山時失溫,還是靠著山友硬塞食物到他嘴裡,還把他拖回營地才撿回一命,賴坤成笑說,登山可以培養團隊精神,也可以看出人性,「遇到緊急狀況的時候就可以見真章」。
原文網址: 大四成玉山國家公園首批解說員 賴坤成:登山見人性 |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2/07/91-2683329.htm#ixzz1DFkkyH99
--------------------------------------------
台灣有笑點/藍鳥山上雷公劈斷的玉柱 被警察管束
從藍鳥山被雷神擊落的玉柱,自從交由警察大人管束後,就不曾再做過壞事。(記者王以瑾/攝影)
原文網址: 台灣有笑點/藍鳥山上雷公劈斷的玉柱 被警察管束 |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2/07/91-2685998.htm#ixzz1DFmKsbJu
原文網址: 台灣有笑點/藍鳥山上雷公劈斷的玉柱 被警察管束 |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2/07/91-2685998.htm#ixzz1DFmEgWoD
台南玉井有座「藍鳥山」,這個讓人不好意思用台語發音的山名可不是瞎掰的,真的有這座山;傳說中,仗著自己的特異造型,藍鳥很愛作怪,讓當地婦女像吃了春藥一般行為脫序,直到被雷神教訓劈斷了那根杵在山頂上的男性之寶,地方才終於獲得了平靜,這個斷掉的寶貝,現在就交到玉井分局由警察大人管束。
玉井分局後方這塊「一柱擎天」大石,也稱為玉柱,傳說玉柱原本是在藍鳥山上,這玉柱平時看來只是一根長相比較特別的石頭,但等到月光照射到它,並正好將它的影子投射在楠西鄉江家古厝的月眉池時,正好陰陽交合,人世間立即產生騷動,這一帶的婦女心神會被蒙蔽,就像被下了春藥一般,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對於玉柱的作亂,當地人皆苦惱不已,但束手無策,直到有一天,玉皇大帝察覺此事,命雷神斬了這個妖孽,在一陣狂亂閃電夾雜著轟隆巨響,玉柱被劈斷了,就這麼滾到山下來,當地居民又怕又驚喜,但也擔心它繼續作怪,大家商量之後,決定將它抬到警察局,讓警察大人好好管束它。
傳說中,這是日據時代發生的事情,當時的社會人人都還很怕警察大人,顯然玉柱也很怕,因為它從日據時代被管束,改朝換代之後,玉井分局繼續管,它都不曾再作怪。
被管束的玉柱在玉井分局後方,據說,想求子的人來摸摸玉柱,可以實現願望,同時,聽說玉柱也好幾次幫忙警方指引辦案方向,看來玉柱似乎已「洗心革面」。
玉柱為什麼會叫做玉柱?的確,以玉柱的外型,它只能叫做石柱,實在看不出和玉有什麼關係,當地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有人給了一個有點無厘頭的答案:因為它在「玉井」,「玉」井的石頭理所當然就叫做「玉」柱了。
但說起來,玉井和玉其實也沒關係,根據玉井鄉公所提供的地名溯源資料,玉井之名其實來自日語的Tamai,而Tamai的發音則近似Tapani(即噍吧哖),也就是「噍吧哖」的原名被日本人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發音後,再把它寫成中文,就變成「玉井」了。
原文網址: 台灣有笑點/藍鳥山上雷公劈斷的玉柱 被警察管束 |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2/07/91-2685998.htm#ixzz1DFm4TSm7
------------------------------------------------
台灣有笑點/拜土地公不能太專心
小心被火車撞到!
在廟門轉向之前,奮起湖居民拜土地公必須站在鐵軌上。現在廟門前的階梯還保留著,「門神」台灣杉也還站在原地,可以想像廟原本的樣子。(圖/王以瑾攝影)
原文網址: 台灣有笑點/拜土地公不能太專心 小心被火車撞到! | 旅遊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2/06/10848-2685997.htm#ixzz1DFnOzOF5
記者王以瑾/專題報導
奮起湖的土地公廟已經超過100年了,因為很靈驗,很多外地人特別上山來求祂,但阿里山火車通車之後就麻煩了,因為廟門朝向鐵軌方向,此後信眾拜土地公要專注虔誠但又不能太專心──這很難做到但又不能不做到,因為太專心會被火車撞到。
拜土地公在哪一個地方都是一件平凡但莊重的事,奮起湖原本也是這樣,直到建了阿里山鐵路以後,拜土地公卻變成一件搞笑而且有點危險的事。
奮起湖所在的中和村村長李智順說,伐木時期的火車班次比現在密集多了,每天上山5班車、下山5班車,密集時段,平均20分鐘就來一班,廟門朝著鐵軌,而拜土地公的人別無選擇,只能站在鐵軌上請求神明解決煩惱,老一輩都教我們,向神明祈求一定要心無雜念、虔誠十分,但在奮起湖千萬不能這麼做,眼睛看著神明,心裡默唸著要祈求的事,耳朵則要注意聽有沒有火車來,一心二用,才是拜奮起湖土地公的必遵法則。
奮起湖居民就這樣一心二用拜土地公拜了70、80年,這樣的畫面,光用想像的就覺得有趣極了,可惜這已經成為村裡老一輩人笑談的過去式;奮起湖土地公廟已在82年改建,改建時居民也順便將廟門改了方向,但並不是因為站在鐵軌上拜土地公太危險也太搞笑,而是要土地公轉個頭,看看村裡的人,外地人的事等有空再辦。
土地公雖然階級最小,但卻是民間最信任的神明,一般土地公只管轄區內的大小事,只有奮起湖的土地公管得超寬,從早年來此開墾的移民照顧起,到後來是伐木、做便當生意,最後還有好多外地人,特別坐火車上山來拜祂,祂也很照顧這些遠道而來的信徒,對這些外地人幫忙的程度,讓當地居民都要吃醋,大家閒嗑牙還不時會抱怨一下。
想不到廟門轉向的導火線是「大家樂」;民國70多年大家樂風行,老是有外地人到土地公廟酬神,村民才發現原來奮起湖土地公出明牌還蠻準的,大家也跟著簽注一起做發財夢,但奇怪的是,來感謝的外地人不斷,但村內卻從來沒有人中獎,村民想來想去,得到的結論是土地公廟的方位不對,「只興外庄,本地不旺」,於是,民國82年重建時就讓土地公廟轉了90度,請祂專心照顧村民。
奮起湖土地公廟就在車站附近,土地公已經從住一間小房子換成一間柱子刻有浮雕龍,空間寬敞、體面的房子,雖然景物已經不同了,但因為是原地建築,還是可以想像早年拜土地公的情景。
早年的廟門開在現在新廟的右側,也就是朝向鐵軌的方向,正門前的階梯現在還保留著,雖然再也看不到村民在鐵軌上拜神的奇特畫面了;土地公的「門神」也還站在原地,為原來的廟門位置做見證。
所謂的「門神」指的是兩棵台灣杉,正常的台灣杉樹幹筆直,枝幹也不會彎曲,但偏偏這兩棵種在廟門左右兩側的台灣杉都有一枝幹彎曲,像極了門神抬起腳正在搓腳的模樣,無法解釋的巧合讓人莞爾。
廟門換了方向,不知道村民有沒有感受到土公地專心在照顧村內,但土地公指使外地人做事的情況倒是發生了幾次,有好幾個外地人特別上山,說土地公托夢要他幫忙處理一些瑣事,比如說,廟門口的金字掉漆了之類的;也許土地公的目的是教育信眾吧,早年祂對外地信眾幫忙很多,現在也要他們跑跑腿,教教他們「受人點滴,湧泉以報」的道理吧!
原文網址: 台灣有笑點/拜土地公不能太專心 小心被火車撞到! | 旅遊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2/06/10848-2685997.htm#ixzz1DFnAzwna
- 『您開悟了沒』 19天剋期取證 ! 11/22(五) 14:30~11/23(六) 12:00 (上課練功) 食宿免費
- 振興花蓮三天兩夜 9/29(日)、10/20(日) 售價6600.只要4200(歡迎到花蓮一起 拍照! 採氣練功!)
- 「2024導領培訓、振興花蓮踩線研討會」三日遊(奉准辦理) 補助後 3600元! 7/30.8/6.8/13 三梯! 額滿為止.
- 陳盈蓉處長 : 促成<台灣觀光導遊領隊總會>到行政院(一院四部)開會的推手!
- 7/19(三) 《2023疫後台灣觀光產業高峰論壇》 開放(免費)報名
- 總會 秋季發文集錦1.觀光組織2.三大訴求3.2025兩岸文化論壇4大小三通, 緩清零督促文5能量台北6.海外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