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與SEIFERT一起學習「EPS」的意義與計算方式
2020/04/06 17:15
瀏覽82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在探討股票時,最基本也最先需要知道的就是【每股盈餘】,也就是【EPS】(Earnings Per Share)。此外,由於計算方式的不同,更保守的評估下還有所謂的【稀釋每股盈餘】,即【dEPS】(diluted Earnings Per Share)。
以下我將一步一步地與各位分享我所知道的EPS知識。
壹、定義與特性
一、每股盈餘(EPS)
即是指「公司在某個會計期間內,為每一股賺了多少錢」。請注意:是「每一股」而不是「每一張股票」。一張股票是1000股。這裡我們要看的是「1股」,而不是1000股合起來的「1張」股票。
二、特性
由於股價與公司的獲利能力有「直接相關」,因此「公司為每1股賺多少錢」(EPS)也就跟股價呈現【絕對正相關】。換言之:EPS的變化會跟股價的變化呈現一樣的走勢。EPS變多,股價便呈現上漲,否之亦然。
從【Mr.Market市場先生】根據台積電實際EPS與股票變化所製作的專業圖表,可以明顯地看出這一點。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前往該部落格閱讀專文介紹。

圖片來源:Mr. Market市場先生【一分鐘看懂每股盈餘EPS?如何計算、要注意什麼?】
貳、計算方式
一、一般EPS(又稱【基本EPS】)
EPS = 稅後淨利 ÷ 總發行股數
(一)總發行股數
這裡要用【已發行且已收足股款之股數】(中鋼是用前述名稱,或者有公司會在財報中寫作【已發行且付清股款之股數】,如台積電)
1、已發行且已收足股款之股數
一般情況下,會用已發行且已收足股款之【普通股】來計算。這是因為一家公司【額定股數】(也就是全部預計要發行的股數)不見得會全數發行到股票市場讓投資人購買。有被人買的就叫做「已發行且已收足股款之股」。在財報中,通常是以「仟股」為單位,也就是當你看到財報中的股數數字時,要記得後面多加3個0才是真正的股數。

圖片來源:【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告暨會計師查核報告-民國108及107年度】,頁72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告暨會計師查核報告-民國108及107年度】,頁52
2、稅後淨利
(1)稅後淨利可能有其他名稱:例如【本期純益】、【稅後純益】,但都是指同樣的東西。

圖片來源:【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告暨會計師查核報告-民國108及107年度】,頁10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告暨會計師查核報告-民國108及107年度】,頁10
(2)有發行特別股的公司,其實際稅後淨利必須減掉【特別股股利】
所謂的特別股,就是權利優先於普通股;當分配股利時會優先於普通股先分配到、公司倒閉時會優先於普通股分到公司財產。特別股也可以公開交易,並且擁有固定的配息率。一般的股票投資人不容易直接買到特別股,多半都是在股票市場買賣「普通股」。

圖片來源:【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告暨會計師查核報告-民國108及107年度】,頁75
(3)有發行特別股的公司【稅後淨利】計算方式
以中鋼這種有發行特別股的公司為例,依照108年度它的【稅後淨利】計算就得是
當期稅後淨利 =本年度淨利 - 特別股股利
二、稀釋性每股盈餘
dEPS
=
稅後淨利
÷
(普通股在外流通股數 + 稀釋性普通股數)
=
稅後淨利
÷
(普通股在外流通股數 + 稀釋性普通股數)
(一)稅後淨利
之前已經講到過;如果有發行特別股的公司,則其【實際稅後淨利 = 本期稅後淨利 - 特別股股利】。如果沒有發行特別股的公司,則直接找財務報表中的「本年度淨利」或「本期純益」、「稅後純益」。
(二)普通股在外流通股數
前面也講到過,就是已發行且已收足股款之【普通股】。因為一家公司【額定股數】(也就是全部預計要發行的股數)不見得會全數發行到股票市場讓投資人購買。有被人買的就叫做「已發行且已收足股款之股」。在財報中,通常是以「仟股」為單位,也就是當你看到財報中的股數數字時,要記得後面多加3個0才是真正的股數。
(三)稀釋性普通股數
包含「特別股」、「認股權證」(又稱【選擇權】)、「可轉換公司債」等。前述三者在股價高時可能會被持有的人變成股票持有,如此就會導致公司股份增加、也就是「分錢的人變多了」,會「稀釋掉每一股的獲利」。所以要計算dEPS時,這部分也要納入「分母」計算。
但是,一個公司的「認股權證」不容易在財報中找到,至少已我的程度還沒辦法從中鋼、台積電的財報中看見。
所幸,股票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在最後都會列出【基本每股盈餘】和【稀釋每股盈餘】,所以dEPS、甚至EPS常常不用投資人自己去算就能夠在財報中直接看到。

圖片來源:【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告暨會計師查核報告-民國108及107年度】,頁12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告暨會計師查核報告-民國108及107年度】,頁11
參、總結
一、一般EPS(又稱【基本每股盈餘】)計算方式
基本EPS = 稅後淨利 / 總發行股數
二、遇到有發行【特別股】的公司時,一般EPS的計算方式
基本EPS = (稅後淨利 - 特別股股利)
/
總發行股數
/
總發行股數
三、稀釋每股盈餘(dEPS)計算方式
(一)沒有發行「特別股」的公司
dEPS = 稅後淨利
/
(普通股在外流通股數+稀釋性普通股數)
/
(普通股在外流通股數+稀釋性普通股數)
(二)有發行「特別股」的公司
dEPS = (稅後淨利 - 特別股股利)
/
(普通股在外流通股數+稀釋性普通股數)
/
(普通股在外流通股數+稀釋性普通股數)
(三)稀釋每股盈餘計算所需資料不容易找,但可以在公司財務報表最後面直接找到,通常不用投資人自己計算。
【為甚麼要學從公司的正式財報
找到數據來計算?】
找到數據來計算?】
雖然現在網路上有很多網站都提供了快速的搜尋引擎來讓投資人迅速查得各公司的EPS,但是一切都還是要以股票上市公司提交【臺灣證券交易所】的資料為準。如果有一天網站要收費、不給錢就不給看;或者網站關了,至少投資人都還有能力自行從原始資料去發掘與計算公司與所屬股票的EPS。更尤其諸多網站的資料不保證絕對正確,還是要以股票上市公司提交【臺灣證券交易所】的資料為準。
因此,自己學會真正的基本功,也是降低未來投資和操作風險的理由之一。
今天向各位推薦的書是【錢:7步創造終身收入】,作者是享負盛名多年(從我小時候就聽過他)的激勵與演說大師Anthony Robbins

同樣地,這本書在YouTube上也有專門重點整理過後的錄音可以聆聽:
我是Seifert,願好的觀念讓我們一起穩健地及早抵達財富自由。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